作家網

首頁 > 書刊目錄 > 正文

《詩歌月刊》2018年2期目錄


《詩歌月刊》2018年2期目錄

 
頭條
黃燦然的詩 / 黃燦然
自述 / 黃燦然
沙馬的詩 / 沙馬
境遇與詩 / 蒼耳
 
隧道
張執浩訪談:守住我們的精氣神/ 張執浩  雪女
張執浩的詩 / 張執浩
 
先鋒時刻
啞石/王東東/胖榮
 
新青年
朱光明/馬遲遲/黃成玉/陳自道
 
現代詩經
離開/ 魏榮冰/ 阿毛/柳宗宣/張敏華/藍紫/阮雪芳
蘇娜/宋峻梁/許天倫
 
國際詩壇
奧莉嘉·亞歷山德羅芙娜·瑟達科娃
[俄羅斯]奧莉嘉·亞歷山德羅芙娜·瑟達科娃  駱家譯
 
評論
詩學筆記/ 西渡
詩就是詩/ 李以亮
 
詩人在線
林新榮/陳一秋/何繼/杜曉明/于之雅/泥文/呂建軍
潘新日/羅書銶/半桌/龔喜杰/李德林/羅國雄/馬維駒/劉傲夫
 
欄目主持人語
 
頭條
黃燦然擁有多重身份,他在寫詩、翻譯、評論三者之間閃轉騰挪,自由轉換,各有所成。黃燦然詩歌,溫柔敦厚,正心誠意,灑脫自然,率真自由,品味端正,當詩神降臨,詩人處在“當下”和“全詩”場域中,“世界呈現其真面目”,詩人在節儉、內斂、克制的“降調”中,“含辛茹苦”而又“謙虛誠實”地尋找屬于自己的聲音,并為最終找到那個“更準確的聲音”而欣喜。
 
在瑣碎中凝萃光影,于平靜中暗藏凜冽,以雅語淡言傳達人生的大真實、大境界,這是一種相當松弛的狀態,凡所在處,皆是詩。沒有什么機巧神跡,所寫的不過是瞬間和日常,以及世事滄桑、人間百態、生老病死,甚至詩人在一場大病后,出于敬畏,停止了對“死亡”的書寫。
 
沙馬的寫作,一直遵從直覺、想象和經驗,通過語言魔方的靈智把玩和即興組合,傳達出“碎片化”生存之境的頹唐、荒誕和割裂的痛感。到了《理智之年》這一時期的作品,我們看到的沙馬呈現出一種泥沙俱下的駁雜和混沌,挾石滾雷,破空而來,他以自我的語言變亂,取消了既往創造的清澈、純粹和詩意,駛入自由和開闊之境,此即沙馬個人詩歌史上被諸多論者稱道的“中年變法”。
 
閱讀沙馬近作,又感到一些變化。詩人在經歷了下崗、罹患重癥等中年危機后,進入到某種“煙火氣盡除”的平靜中,“我從未將一首詩放在某個祭壇上/來證明文字的力量/我的每一次冒險都來自對/時代的誤解,來自對大師背影的凝視”,這是屬于一個人的盛大而卑微的孤獨,他且享用著這孤獨,并在與時間和病痛的對抗中,在緩慢到來的衰老中,收獲著空無一物,“我的影子投射到一朵花上/花衰敗了。我的影子/投到一只鳥兒上,鳥兒飛走了”。
——何冰凌
投稿郵箱:shigeyuekan@163.com
 
隧道
1985年,張執浩在華中師范大學上大二時發表了第一首詩作。1990年組詩《糖紙》獲首屆《飛天》詩歌獎金獎,聲名鵲起。此后幾十年他筆耕不輟,獲獎不斷,出版著作10多部,文體涉及小說、詩歌、隨筆、評論等,至今仍是活躍在詩歌一線的強力詩人。
張執浩是一個積極入世的詩人,體現在寫作上,就是讓詩歌與生活保持同步。他將自己置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增強自己足夠的承受力,培養敏銳的洞察力、強大的定力,以及過濾和化解雞零狗碎的能力。這樣的磨礪,使他更有底氣更執拗地投入思考與寫作。
 
置身于生活,使張執浩的詩歌一直保持在場感和開放性。日常的、鮮活的,散發著親和力、帶有自身體溫的語言,是張執浩詩歌的語言特色。他提倡詩歌的“喚醒”與“復活”功能,在詩歌寫作中注重聲音和畫面感,主張被詩歌喚醒的情感能返照塵世,使雜亂混沌的生活和生命變得澄明有序,給躁動不安的時代以慰藉。
——木兮
投稿信箱:shigeyuekan@163.com
 
先鋒時刻
啞石是一位優秀的詩人。此處的“優秀”,真正地回到了這個詞的漢語本意,去掉了社會學雜質。“優秀詩人”也對應著納博科夫說的“優秀作者”。他的詩歌在某個向度上達到了極致,從而使其和所有的好詩應該有的那樣:經得起細讀。雖然這些詩歌奇詭復雜的外觀,讓人覺得閱讀起來有些困難,但對于納博科夫意義上的優秀讀者而言,這種困難是一種挑戰帶來的愉悅。啞石往往善于將詩歌中的事物、感覺和經驗,通過精準的手法,拆解得異常細微,從而變得難言的精確。這種精確近似“神秘”,——他讓筆下的世界復魅。
 
王東東,也許因其學院的背景,他的詩歌讀起來,對于普通讀者而言,并不會感到輕松。編者認為,所謂的“先鋒”,可以有無數種可能,而東東詩歌的先鋒性在于:他的寫作,與歷史和現實之間,經由詩的想象力,虛構了一種奇妙的隱喻關系。雖然他也涉及時代,但卻是一種經過個人化處理之后的時代。“時代”在他筆下,不是一個宏大的詞,而是經驗化以后的私人小詞。
 
胖榮的詩歌,短小,不復雜,似乎是“好讀”的,容易懂。但這樣的詩歌,寫出來卻不容易。從經驗的角度來看,他的詩歌具有一種現象學式的優秀品質。他對世界的感受,是直接的,不拐彎抹角。而這種經驗,在詩人的看起來“簡單”的詩歌里,被幽深地呈現,但給人的感覺又是讓人驚訝地新鮮,它似乎屬于這個世界的秘密。如《幸福書》一詩,他寫的是一家人的日常的一幕,但他卻是用最合適的詞語、句子,精準地寫出了他對世界的感受,體現了讓人贊嘆的洞察力和感受力。
——李商雨
投稿信箱:lisychengdu@163.com
 
新青年
朱光明的詩歌在抒情的布局上就是在抒情達意,他的詩歌統一了輕松與沉重的色調,詩歌的節奏、措詞和線條有著語境上的豁達與恣意。從他的《平原禮贊》《重慶》等詩作里我們讀到了一種屬于朱光明的個性的張揚、本能的凸顯和內心的欲望與一體的抒情格局,“世界在我走進山林的那一刻/瞬間小了下來/幾棵大樹就撐起整個天空/幾堆黃土,幾塊石頭就填平了大地”,在90后詩人中很少體現出這種詩歌抒情意味上的豁達征候,常見的詞語在朱光明詩歌中變得明澈而遼闊,情感起伏棱角分明且湛然透徹。
 
馬遲遲的詩歌多以敘述的方式出現,在他的敘述基調里,糅合了詩歌的唯美、象征和意象的多種因素,所有這些詩歌呈現手段都是圍繞詩人的特定的人稱而進行詩歌情感的深度轉換。在馬遲遲的《瓶中人》《坐在一棵樹下》等詩歌作品中,雖然說他、她、他們、它們作為詩歌敘述對象的敘述關系較為復雜,但馬遲遲詩歌的情感植入方式卻很直接。
 
黃成玉和陳自道的詩歌相對還是停留在詩歌抒情范疇的描述情感階段,他們能夠使某種尚不確定的情感明晰出來,比如寫出“雨正在下/田野里,榆樹上,艾草綠色的葉子/它落在哪里/就有哪里的色彩”的陳自道,和寫出“我漫步在兩條小道的交叉口附近/抬頭看云端,太陽花像蝶,翅膀熠熠光彩”的黃成玉,他們作品的題材與結構、意象與主題等方面的綜合運用關系比較協調。縱觀黃成玉和陳自道的作品,他們的語言和情感的有機結合還稍感不足,兩人的詩歌語言在直接表現內心的情感上略顯粗糙和急促。
——樊子
投稿信箱:fanzi1967@163.com
 
現代詩經
進入詩歌的道路有多條,藍紫可以說是由痛入詩的。藍紫的詩是有重量和鋒刃的,她的詩句中有一種凜冽的冷,讀起來并不令人感到輕松。然而,冷到了極至,反而升起了一股心陽之暖。是啊,對于那些縈繞之痛,我們已經沉浸得太深太久了,以至于那痛已然成為自我生命的一部分,因此,詩人用文字和痛苦構筑了一個心靈密室,只為“把寂靜守護成永恒”。
 
同藍紫詩歌的冷冽相比,離開的詩句有隨心的思緒在流淌,如果說“相由心生”,那么,詩人眼中所現的事物無一不代表此在之心境,在鄉間,在黃昏,“大風茅倒在東山橋河岸的一邊/采摘的人此刻還沒有到來/但過不了多久,它會被曬干成草藥。”季節更迭帶來變化,一種在場感,卻沒有庸常的哀傷,詩句表達了自然和人之間的親密聯系。而詩人離開有能力將一個單純的自我交出去,再將豐富和擴大了的自我收回來。
 
張敏華的詩歌主題表達交織多變,欲望、超脫、迷思、生死,中年的五味雜陳,交錯纏裹,在他的詩句中,有一種時光穿梭般的焦慮和緊迫感,值得欣慰的是,我們也從中讀出一份堅持和堅忍。
 
如果說詩歌可以創造奇跡,那么,許天倫的詩歌還是對他自身的一種超越。凡是見過他的人,可能都會被他掩飾不住的單純的善良和快樂所打動,在他略帶羞澀的微笑中,有著不同于周圍青年人的純粹,“九只蝴蝶,九對靈動的翅翼/那個陽光燦亮的下午/他們朝我飛撲而來/將我圍在一座花園里”,相信詩歌所給予他的是精彩的理想世界。
——黃玲君
投稿信箱:lingjun0316@126.com
 
國際詩壇
本期推出一位俄羅斯重要女詩人瑟達科娃的詩。在此之前,讀者對瑟達科娃相當陌生,國內只有翻譯家谷羽先生零星譯介過瑟達科娃,后來駱家潛心翻譯了她的詩歌部分。感謝駱家授權本刊首發。瑟達科娃融合了二十世紀歐洲新古典主義的多樣化傳統,她的詩,彰顯出她一以貫之的精神探索、對新生事物永恒的開放性,還有外表看起來無論怎樣負贅和難堪都不會脫離生活的品格。瑟達科娃到訪過中國。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白俄羅斯作家阿列克謝耶維奇對瑟達科娃推崇有加。
——阿翔
投稿信箱:a_xiang2003@163.com
 
評論
一個優秀的詩人必有其對詩學的深刻理解,這份詩學理解固然可以呈現在其批評文章、理論著述中,但也同樣可以見諸其隨筆、札記、書信乃至詩作中。西渡就是這樣一位詩人,不但在詩歌創作上成就卓然,在詩學研究與詩歌批評上也為詩壇矚目。他既長于體大思精的詩學理論撰述,也長于體驗式、感悟式的詩學隨筆寫作。本期推出的《詩學筆記》,就是他在長期閱讀與思考中積累的一部分筆記的撮錄。這些筆記雖然缺少宏大縝密的體系和細致入微的分析,但其每一個片斷都像是一記準確有力的敲擊,帶給我們思想的震動,和震動后悠長的回味。李以亮同樣是一位對詩學有著深入思考的詩人,《詩就是詩》雖是一篇隨感文字,卻較為全面地展示了他的詩歌觀念。他強調詩人的人格價值,反對膚淺乖戾的個人性,對詩歌寫作的新聞主義表示異議,對粗鄙化、膚淺化的寫作傾向表示反感,但也不認同“人造的難度的幻覺”,對詩歌評判的功利化現象表示擔憂。總的看來,李以亮的詩歌觀念有點“保守”傾向。但正如我說過的,在一個失去范式的文化場域里,也許正是保守者維護了文化的價值和尊嚴,李以亮的詩歌觀念也可作如是觀。
——劉康凱
投稿信箱:lerkai@163.com
 
來源:盧輝新浪博客
作者:《詩歌月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76280102xpb4.html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三级视频| 欧美婷婷六月丁香综合色| 国产高清视频一区三区| 乱人伦xxxx国语对白| jizz之18| 欧美亚洲日本另类人人澡gogo|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亚洲www在线| 老头一天弄了校花4次|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黄色一级黄色片|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18禁|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片|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拍| 久久精品久噜噜噜久久| 爱情岛讨论坛线路亚洲高品质| 国产精品视频h|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 男人扒开女人下面狂躁动漫版|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毛片基地看看成人免费| 国产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eeuss在线兵区免费观看|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与禽交videosgratisdo视频| 男女无遮挡动态图| 孕交videodesexo孕交| 久艹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四虎免费观看国产高清午夜| 国内精品免费麻豆网站91麻豆| 亚洲av福利天堂一区二区三| 疯狂做受xxxx高潮欧美日本|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无码 | 影音先锋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