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文化遺產“活”起來微視頻征集活動獲獎名單揭曉!30部作品入選!
第二屆讓文化遺產“活”起來微視頻征集活動評選結果正式公布,共評選出15部“優秀案例”作品與15部“入圍案例”作品。這些作品覆蓋“科技與創新”“社區與生活”“青年與傳承”三大主題,生動呈現了亞太地區文化遺產從“靜態保護”向“動態再生”的多元路徑與創新探索。



《丹青游3·行大運》截圖
本次微視頻征集活動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地區辦事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蘇州分中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微視頻微電影委員會、蘇州市獅子林管理處共同主辦。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保護和捍衛文化遺產”目標的具體實踐,活動延續首屆核心宗旨,聚焦數字化浪潮與全球化背景下文化遺產傳播的創新突破,自7月16日啟動以來,共收到來自亞太地區的高質量微視頻作品260部,吸引了包括蒙納士大學、澳門科技大學、騰訊、中國外文局、浙江衛視、北京廣播電視臺等海內外眾多機構和個人創作者的積極參與,展現出文化遺產在青年群體、科技領域與社區生活等多個維度中的廣泛影響力和蓬勃生命力。

《館藏“顯眼包”》截圖
評審委員會由主辦單位邀請世界遺產保護行業、影視制作領域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相關機構的多學科專家組成,并由中央電視臺原臺長趙化勇擔任評審委員會主席。評委會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從遺產“活”性、主題立意、敘事與內容完整性、畫面美感、制作與剪輯技巧5個維度對作品進行了多輪專業評審,最終《元夢探殷:甲骨文的數字煥活之旅》《穿越歷史檔案看中軸》等作品獲評“優秀案例”,《數字技術點亮遺產之城——羅維戈》《澳門記憶·大三巴牌坊》等作品獲評“入圍案例”。

《方寸之間 薪火相傳》截圖
入選案例充分彰顯了文化遺產活化的多元可能。“科技與創新”單元聚焦數字化復原、沉浸式體驗等前沿形式,讓古老遺產煥發現代活力;“社區與生活”單元關注日常場景,展現文化遺產在傳統節日、社區實踐中的滲透與融合,推動遺產走進生活;“青年與傳承”單元則集中突出青年群體作為傳承主力的創新參與,無論是校園非遺社團實踐、青年修復師故事,還是以青春視角對傳統技藝的重新詮釋,都彰顯了年輕一代對文化遺產傳承的自覺與擔當。這些作品來源廣泛,涵蓋了高校、媒體、文保機構與企業,形成了多方參與、跨界聯動的文化遺產活化生態。

《穿越歷史檔案看中軸》截圖
為持續擴大“讓文化遺產‘活’起來”活動影響力,主辦方將在媒體平臺與教科文組織國際網絡對優秀作品進行全域展播,并推薦參與國內外重要影視獎項評選與文化交流項目,支持更多視頻創作者從內容、技術、傳播等層面參與遺產再生,推動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從專業傳播走向公眾共創,從區域性的實踐拓展為全球可持續行動的典范。
內容來源:亞太世遺中心蘇州分中心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https://mp.weixin.qq.com/s/HjtI6mH9AJnAvxeu0LQXvA
純貴坊酒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