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詞文集《浣溪沙》
李梅霞 著
李梅霞
書畫家、藝術家、人文科學家
中國人民大學研究員、傳統文化研究院副院長
中國科協科創中國項目研究員
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兼職教授
國務院國資委下屬翰林院院士
國際知名SCI期刊CAAI TRIT專家庫學者
CAAI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CAAI藝術與人工智能專委會委員
中國傳統文化發展委員會主席(原全國人大藝術委員會)
一 清和風里綠蔭初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時期人西施浣紗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詞牌名,又名“浣溪紗”“小庭花”等。張泌詞,有“露濃香泛小庭花”句,名“小庭花”;韓淲詞,有“芍藥酴縻滿院春”句,名“滿院春”;有“東風拂欄露猶寒”句,名“東風寒”;有“一曲西風醉木犀”句,名“醉木犀”;有“霜后黃花菊自開”句,名“霜菊黃”;有“廣寒曾折最高枝”句,名“廣寒枝”;有“春風初試薄羅衫”句,名“試香羅”;有“清和風里綠蔭初”句,名“清和風”;有“一番春事怨啼鵑”句,名“怨啼鵑”。
鐘嶸有云:“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行諸舞詠。照燭三才,暉麗萬有,靈祇待之以致饗,幽微藉之以昭告,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五言之冠冕,文詞之命世也?!痹娫~無一字無來處,無一字無意味,字與字之間又自然搭配成不同時間與空間,可停頓可延續,可深可淺,可遠可近,收放自如。四言貴在“賦比興”的手法,言簡意廣,抑揚頓挫,朗朗上口。情是詩詞第一要旨,情深意長,情高志遠,皆是風雅之屬。感四時以和,感陰陽以發,感人事輪回以嘆,皆有精致處。鐘嶸所言,洋洋灑灑,可謂言盡詩詞之妙處。詩詞,皆從性情起,歸之于自然。
詩詞古無定法,卻在一定的規律之內?!兑住贰稌贰对姟贰抖Y》《春秋》皆為詩詞奠定了深厚的理論基礎。從象,到體,到本,到禮,到史,中國古典詩詞在不斷繼承與發展中,始終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集古今詞論之大成,提出“境界說”。"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三重境界由遠及近,由內而外,再回到出發點,窮盡詩詞之意旨。
蘇軾論詞,更多是詩詞同源觀,清詩絕俗,甚典而麗,搜研物情,微詞宛轉,詞為詩裔。江河很大,海洋深廣,可以用意揣摩,卻不能將其中形狀說清楚,于是通過物來賦形,才有千變萬化的必然之理。
李清照的詞論則是強調音韻聲律,提出“詞別是一家”。詩文分平側,歌詞分五音,又分五聲,又分六律,又分清濁輕重,由此形成李易安的獨特風格 。張炎的《詞源》提倡詞要合樂,能歌能唱,這是詞的本來面目。詞以雅為先,屏去浮華,志之所之;詞要清空,才有靈氣往來。張炎又具體談到了填詞的細節,一字一句閑不得,最應留意末句,往往是有余不盡之意。填詞時,先看看是什么題目,選擇詞牌名,然后命意。詞的結構,如何起,如何結,確定了之后,再考慮用韻。最后是過片,注意承上啟下。填詞需要修改,試思前后之意是否順暢,是否有重疊句意,用字是否精煉等。
浣溪沙,正如其名,清和風里綠蔭初,該是韻里畫屏扶。美學大師宗白華說,藝術心靈的誕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剎那,即靜照,空諸一切,心無掛礙,和事務暫時絕緣。心有自然與宇宙,世界就如同小橋流水,云鶴松濤,草薰風暖;心中有詩畫,便有情景交融,不沾不滯,自成境界。周濟也在《宋四家詞選》里說道:“初學詞求空,空則靈氣往來。既成格調,求實,實則精力彌滿?!膘o照,空杯,心靈與自然相融,物我兩化,性靈即可養成。
二 《浣溪沙》詞
一
肩瘦依春春上風,清歡左右正纖秾,紫荊花半水晴中。
軟荇漸隨蛙雨起,心惟屬意難皆空,橋邊道是勝殘紅。
二
落落一方孤鶩來,黃昏獨倚舊情懷,山深水露又重開。
旖旎銷魂不盡處,丹青調過萬船來。也應相思讓人猜。
三
木下清音引岸奇,荷花流水共漣漪,相逢舊鶴起瓊枝。
倚此橫舟時自去,疏疏淺立兩頤頤。長空劃過影回池。
四
深碧周游喚樹枝,嫣紅參半錯華池,亦猶寂寂也添奇。
聽雨聽風明境遇,明朝明月向和頤。清揚悠遠作漣漪。
五
霧是霧來風是風,小荷猶豫夏成松。涓涓流翠莫殊同。
通透方知天地久,陰晴有始也參終。平平遠大至無窮。
六
綽約長云河上風,半由渲染半由空,明清亭苑立蒼穹。
古意如今堪自省,蓮花蒲草入屏中。淙淙聲動與時同。
七
對舉荷園清澈風,徹聽日月向天空,澄明幾凈料無窮。
倏爾人間流水去,功名利祿似行蹤。懂非懵懂也匆匆。
八
青果與荷相對風,文思得似比天空,當中往復莫形容。
回首也應同錦瑟,古今明月總相通。長廊轉折自無窮。
九
荷氣夜來有雨聽,筑橋遠近且長情,小舟幽靜或傳名。
原本無關天與地,人間何處不須耕。弄將楊柳岸邊亭。
十
身在畫船與槳求,四周風景入凝眸,清香總是讓人收。
大美無言渾自在,悠悠載動許多愁。山峰同影水同流。
十一
一朵荷花向碧池,微風當有小船依,層層雅韻作長枝。
借問漂流歌歷史,古今緩緩可留詞?當初天地莫迷離。
十二
紫暈屋檐映北枝,深藏文脈與磚池,形容瓦黛抑恭奇。
勾勒渾然難自覺,分明淺綠透疏頤。天空還遠折層漪。
十三
陌若迢迢絲若披,紛紛扣韻近磚籬,天空透過與明頤。
深付斑斕陳石久,影和風動一時奇。人間只此厚芳漪。
十四
青瓦扶風入碧枝,深沉院落滿藤籬,無關小徑與瀾漪。
藏綺何時留鶴影,往來輾轉扣書奇。雖然舊韻也明頤。
十五
采采紅墻陌上枝,長痕留影厚芳池,才深莫問與誰頤。
言語非常還入境,紫花幾縷莫添奇。情難依舊向疏籬。
十六
紫韻攜云入晚緋,深恭款款付包圍。淵淵經史莫相追。
也有詩情懷萬里,有風有雨散余暉。波瀾不動與葳蕤。
十七
碧綠長風簇晚琴,有香致遠入清音,紅塵知是一枝簪。
開落由它渾自在,流泉應夢在深林。攜時來去莫相侵。
十八
往事塵封待雨尋,深林窮盡有知音,哲心日月共浮沉。
對此高情長猶豫,橫時左右作風岑?;ㄇ皾M是舊書砧。
十九
塔外夕陽格外紅,遠峰回望在湖中,明眸應是夏天風。
隱約含情無處寄,向來煙雨轉頭空。此時如果算詞工。
二十
湖上夕陽與晚風,無言相對畫圖中,不知蒲草已蔥蘢。
對鏡流波連岸起,古今漁事算從容。婆娑樹影似蒼穹。
二十一
沉默如云也似風,深追只是與身同,不經意處已西東。
有境仍需多咀嚼,此情或許待時空。遠山該在晚霞中。
二十二
遺憾長于往事中,兜兜轉轉欲從容,無邊樹木落微風。
天自無言流水去,揮揮此意兩匆匆。橋前滿是棘藤叢。
二十三
不見鹿時細雨長,聽山遠近莫彷徨,清風與我共思量。
漫漫人生憑砥礪,溫良永駐滿文章。經學致世敬爹娘。
二十四
青黛挽舟云密時,波濤也擬送相思。無邊亦是遠山垂。
敬慕淑賢峰屹立,長懷冷暖各安持。自然妙處不當知。
二十五
松過云煙山遠低,樓臺依舊向天垂。風高莫問雨來時。
池上漣漪扶碧玉,竹舟沙石道魚兒。荷花當作浣紗詞。
二十六
不愿深情當遠游,深情應有白于頭。清風明月兩悠悠。
漢墨高唐無俗輩,荷花濃淡向春秋。芬芳懷詠水長流。
二十七
混沌之初天自成,升騰萬里氣清明。山川景物也枯榮。
世事滄桑非久住,當年明月卻傾城。因它多少夢人生。
二十八
蒲草留秋向長枝,影清憑借幾分奇,分明鶴起住花期。
應有卓然天地賞,巋然不動自高低。與風與石與相知。
二十九
料想長歌無遠風,清秋幕府落殘紅,晚來無限葉燈中。
幾許人間天地久,不應深淺誤余濃。一蓑煙雨等形容。
三十
簡簡單單何處藏,人生風雨已平常,兜兜轉轉況思量。
冷月高霜凝此夜,飛馳莊老載秋長。荷塘清澈慢枯黃。
三十一
時也飛馳山水間,天光云影與相連,一如初見慢清傳。
對境流波彈爾雅,東西長柳載亭邊。道不盡處是潺湲。
三十二
一曲琵琶傾訴秋,葉紅時候莫回頭,深園幾盡落誰愁。
流水無須關冷暖,君不見那古沙洲。遠山仍在北山樓。
三十三
荒草七弦工筆花,聽聞兩宋也傳家,竟然轉折透窗紗。
自有深情無覓處,青山遠黛是天涯。宮商春夏誤飛霞。
三十四
深管流韶扣小扉,古今明月問阿誰?嫣然一笑弄弦圍。
滄海桑田應有淚,海枯石爛不曾追。清秋看盡北風回。
三十五
一半嫣紅一半風,疊山和夢共相逢,似乎遠古也藏中。
縱使深沉難托付,悠悠忘我在蒼穹。長聞楓葉與秋濃。
三十六
和月西窗逐夜長,知來道路重還霜。傾心一片復羲皇。
想那山川多草莽,文明戰勝了蠻荒。古風吹過入茶香。
三十七
心境下沉如古琴,樂音緩急入叢林。和同溪水去光陰。
秋緊原來知有意,往藏孰與接衡郴。該邀明月念而今。
三十八
落葉應知秋晚涼,庭前無掃自徜徉。夕陽西下又無妨。
如果起風該謝此,添衣久候粥成章。那邊石凳已昏黃。
三十九
劃槳與誰同在塵,秋光與影與天真。輕輕駛入已三分。
蘇子泛舟于赤壁,當時明月寫精神。古今多少共行人。
四十
翰墨文章青史間,悠悠錦瑟幾端弦。古今滄海在桑田。
語自尋常弦不語,秋風起舞弄云煙。梅花只等入冬天。
四十一
依舊情懷第一枝,云開云落繡針時。傲然香雪做新衣。
也道梅紅風冷色,銷魂千古煉清詞。癡心無處最漣漪。
四十二
檐下深苔細雨肩,常懷顏色晚秋千。凌波嫵媚葉桃憐。
意氣從來青黛老,風波一動為紅顏。為君溫酒為君弦。
四十三
千里瑯琊山外山,風光夜瘦紙來弦。半生零落半詩箋。
煮酒潑茶階下柳,柳行歌長雨長煙。誰憐我枕石成眠。
四十四
一點閑情東下風,茶思意味太極中。黃昏燈盞有不同。
水墨青山多錯落,琴瀟瀟霧籠煙空。梅花依舊太匆匆。
三 哲心日月共浮沉
章草 臨王羲之《十七貼》節選 69*46 2022年2月
《瀲滟那時花鳥》69*46 2021年12月
《鵬程萬里》138*69 2019年09月
四 當時明月寫精神
《山賦》
文職豪養,先寘尤半。
山之有巧,賦之以殷。其高崖反宇,峭壁萬尋;且絕天將雨,白氣先聞。瓔珞嶺下,觸石云吐;大風羽振,流泉壑分。逸林動纖,群籟競奏;集靈抱異,包諸清芬。如澄景致,巖越開鏡;以藏器蘊,峰絕喚云。
正是城花相照水,當時江月兩傾國。古巖松柏對,深澗春秋得。萬宇齊響,遺音在側;深蹤分別,四時有色。春山艷冶,且如知笑;夏山蒼翠,欲滿還滴。秋山明浄,一念如洗;冬山慘淡,如樂之極。然山川之氣,與陰陽之德。出于深谷,納于愚夷。揜空渺渺,無拘惑惑。春云白鶴,體閑逸和;夏云竒峰,叆叇閑弋。秋云飄零,廓靜清明;冬云澄墨,玄溟深織。四時皆為氣象,經緯皆是才識。
山如畫時畫以遨。輕清簡妙,放肆飄逸;純質清淡,僻淺古豪。野逸生動,幽曠深遠;昏暝意存,真率雅挑。謂跡達之品,參神妙之靈。尊夫子,用宇宙;顯唐虞,備六韜。別于鳥獸魚蟲之跡,明于日月草木之高。冠蓋袞冕,罇罍鼎器;經史子集,石玉絲絳。且辟天地玄黃之色,因感陰陽造化之機。掃風云之出沒,別魚龍之變化,窮鬼神之情狀,分江海之波濤。翻然而異,蹶然而超,挺然而竒,妙然而高。扶疎之細,帡幪之毫。載于穹窿,覆于塵囂。
蓋其有天地之機,莫以若神賦之往。人神體悟,山川俯仰。性之自然,物之微享。悟空識性,明了燭物,得其趣味,投乎萬象。
究其形容,概有萬千。遙岑迭翠,逺水沉明,片帆歸浦,秋雁下淵。云輕峰秀,溪隠橋逸,樵釣江村,漱石閣泉。松柏亂怪,羣木蓊郁,翠臨碧高,崖古林娟。木葉披巖,千山聳翠,內在通乎源流,外在貫于神明,窮究其奧,釋然其玄。
遙想曹操立君牧民,長使關山軌則守志。車轍馬跡,經緯四極,兼愛尚同,同疏為意。舉重若輕,煮酒如流,一生戎馬,常留情誼。慨以山河,懷以昆侖,天下瞬息,紙掌于遂。杳以英雄,立以成字。
儲光義游茅山,意在觀國,輕舟木秀;唐宋人飲日月,不言空游,碧澗清流。行成不榮,善獨不憂。天地景明,朝夕深修。憑存際遇,忘同化初,平生作寂靜,望古懷清幽。
山好題詩,玉好名岱。埋冰百年,韜樹千載。古今一身,寬窄博愛。
《中國賦》
承古今之境界,麗天地之莊康;抱經緯之熒煌,明日月之榮長。
四海有望,言圭以立象;德昌相言,采意于昭陽。挺萬乘之姿,如若碧樹澄輝;連千壑之勢,勝似高峰曜光。
懿其一帶一路,經濟人文自然深遠;峰會論壇,韜略智慧名聲在外。于是乎東亞中歐,攜手同行;二十集團,有容乃大。全球治理,擔當大國;體系建設,承載天籟。改革開放精減稅費,科技創新力挽大江;攻堅扶貧造福民眾,教育醫療更樹佳邦。是以承樞紐,至錦翰。將縱橫而一體,異遠近而霄漢。發悠揚之元瓊,吐清泰之辰旦。見乎義則舉世惟信,比于誠則俯首若經。既同道而宛轉,亦求殊而貞銘。
《九月賦》
獨坐廊下,相對青山無言。夜來靜謐如水,古調清發。
秋夕如雨,白露如松。葉下湖波,心情瀲滟。風比時異,先納蕭條。白鷗毛羽,青鳳文章。案牘簡少,池館亦閑。南亭瀟灑,偃臥恣疏。朱槿白石,中有蘋芰。潯陽回互,相望云空。
晚荷離披,千槐半夢。消滋蕙蘭,減綠梧桐。紅葉青苔,此時悠揚。地僻門深,閑坐養幽。秋聲切切,暗窗喓喓。竹氣晚涼,木蘭菱風。石盆泉畔,知鶴歸籠。
三徑五弦,婉轉燭梁。良時如飛,門接承明。鐘文馬駐,窺書捧泥。吳岫在左,越溪而右。幾處聽新,賦來雙鵬。柏梁和曲,抱琴蒼穹。繞指嗚咽,青絲潺湲。演漾楚云,徐韻煙容。知芳歲晚,坐忘玉墀。權當何夜,況是山人。頻來裊燈,臨砌寒蟲。經年無續,見倚樓回。
天際笙簧,回聽籟微。時陪物賞,肯念斜淙。吟此清絕,琢句不成。
娓娓以歌,盤石之上。經昆侖,共蓬萊。遙八極,與神俱。折蘭英,結桂枝。垂菡萏,佩芙蓉。思在庭,為知音。一邊起,兩霧濃。剩汀州,雁南渡。周王苑,漢王宮。
葭蘆漘湄,偏映江水。石壁瓊瑤,隱翠魚龍。戛浴孤光,薜荔波中。陰陰豫章,宛宛由燈。
《十月賦》
算來時候,菊月消息,曖曖空中,峨峨西靈。出門萬里,皛皛月明。也感離隔兮會無期,伊郁悒兮怡無定。
微我兮無酒,以悄兮以清。數過一月首陽,二月紺香,三月鶯時,四月槐序,五月鳴蜩,六月季夏,七月蘭秋,八月南宮,九月菊月,十月子春,十一葭月,十二來時月冰。何人能與我安坐,調絲亦有情。
還味迢迢兮!
《文賦》
君不見,錦上高樓,獨數春風。空涵萬里,依稀樵中。山野遼闊,此時青松。有籟長卻,無極自工。披遠練,望寧波。和笙竹,坐橋東。過煙璽,露云琮。淡寧若,恰秦瓊。止音尚,更連翹。瓊樓玉宇,獨賦深情。
床前霜雪,案頭積風。滟滟隨波,江流婉轉。空里流霜,青楓浦上。北斗闌干,南斗清雅。滅燭憐光,披衣覺露?,幣_飛鏡,白云兩端。深林不知,唐人長嘯。初聞付水,青女耐冷。泊煙浩淼,月上翻新。子夜玉關,征人如舊。此生此夜,收盡玲瓏。無聲玉盤,云幕光杯。長安鄜州,古道絕談。料雨如雁,好峰相斫。峰前似雪,帳上凌晨。金波重磨,好風重去。竹影詩瘦,梅花入夢。依依落花,小廊回合。恰與時同,百下瀟湘。南北東西,暫滿還虧。車歷金井,炯炯清暉。尋常皆望,浩魄無煙。興來遠近,掬水在天。弄玉香滿,遙望楚前。
羋姓諸侯,封楚人首。文武之世,奄有江漢。通越稱王,百處互生。令尹子文,勵精圖治。任用叔敖,問鼎中原。春秋鼎盛,吳起變法。初露稱雄,名貫四方。山野歸心,眾業處一。宣威之時,東西鼎盛。歷拜奇賢,南北朝臣。懷王失察,用人不相。張儀欺詐,國勢漸危。屈平離騷,絕代文采。香草美人,披離蘭蕙。九章深情,九問泣瀝。招魂遠古,蕩滌傾神。九州島其下,五采而文。鳳凰涅盤,桐木新生。坐看彩翮,舉意八極。天銜瑞圖,以是至尊。光中興業,一洗蒼生。
嗟乎!古仁人之心也德,長圣賢之意也良。入乎精髓,出乎妙悟。忠純社稷,棟梁本色。天文地理,文史理綜。上下周流,左右逢源。一身肝膽,向比昆侖。
于是乎,西高東低,階梯分布。高原廣闊,山地旖旎。五千里距,八萬尺寒。氣象參差,雨水相候。經緯縱橫,恒古通今。朝鮮蒙古,東北相望。渤海洶涌,黃海廣博。東海大鵬,南海靈芝。煤鐵永泰,天然魚倉。黃鶴廣陵,三月揚州。千里行風,萬里行船。古意疏朗,向日比肩。漢陽鸚鵡,草木芳洲。項羽江東,人杰鬼雄。杭州郡亭,山寺桂中。吳宮竹葉,舞醉芙蓉。手把江陵,萬重千舟。平羌山月,三峽水秀。岳州太清,洞庭憾波。朱雀烏衣,野草夕陽。孤城萬仞,涼州玉門。漢家天子,黃河遠上。凌煙閣州,書生萬侯。蘭溪棹個,半夜鯉魚。東武云海,功成名就。邯鄲抱膝,著遠行人。鏡天一毫,南山秋色?;赝此?,金陵五題。觀盡岳陽,川迥洞庭。云間引鶴,天上行杯。赤壁樓船,周瑜破曹。荊州回望,鯢鯨突留。大庾嶺北,行殊未已。六幅南朝,老木故城。錦江荔枝,望彌千里。姑蘇菱藕,船載綺羅。太山瓊瑤,洛陽春好?;搓柍豕潱锻硪?。巫峽高唐,畫戟移春。
于是乎,黃金榜上,才子詞人。青春一餉,忍把平生。春風得意,看盡長安。丹墀對策,江花繞城。去朝天子,謁來相公。名題桂籍,天府先登。螢窗脫跡,雁塔登第。玉殿金榜,衢競物華。
《憐吟浣溪沙》
一代風華,本唐寅。在他眼里,落花皆歷史,落滿詩意?!膀匮噙€巢未定時,山翁散社醉扶兒。紛紛花事成無賴,默默春心怨所私。雙臉胭脂開北地,五更風雨葬西施??锎沧苑髅咔鄷?,一屢茶煙揚鬢絲?!甭浠ǘ涠洌僦€濃,暗香依舊,雙燕啁啾,紅馥郁雙臉胭脂般赤的北國英雄關羽何處去了?是否,也隨著滾滾風塵遠去,在時空的長河里,一沉默,就是幾千年。還記得鄰家那個在溪邊浣紗的女孩兒嗎?巧目倩兮,美目盼兮,亭亭玉立,“鳥驚入松蘿,魚畏沈荷花”,她也隨著歲月的風雨遠去了。幾千年的溪水,依舊清波漾漾,水底的沙石依舊依稀可見,溪邊依舊蜂蝶成群,花開花落也依然隨著自然的規律,年年歲歲更迭。可是,那張青春的美麗的笑臉,永遠消失在村頭旁,小溪邊。那些沉過的魚落過的雁,也帶著永久的記憶,走進了幾千年后的課本,回味,蹁躚。物是人非事事休,確有欲語淚先流之感。
英雄美人,古今一味。“春來赫赫去匆匆,刺眼繁華轉眼空。杏子單衫初脫暖,梨花深院自多風。燒燈坐盡千金夜,對酒空思一點紅。倘是東君問魚雁,心情說在雨聲中。” 夜來風雨聲,對酒思空。繁華匆匆,梨香一片,心情難以輕松。世事幾多夜,還是問魚雁。無言記住那年春濃。
憐吟浣溪沙,正作踏沙行?!肮澁敽嘲腙幥?,花與蝣蜉共死生。白日急隨流水去,青鞋空作踏莎行。收燈院落雙棲燕,細雨樓臺獨囀鶯。休向東風訴恩怨,自來春夢不分明?!彬蒡鲆簧?,短暫即瞬,幼蟲棲息水中,約三年,浮出水面,數小時即逝去。猶如花開花落,轉眼成空。行云流水擋不住,莫念枝頭應自知。雙燕有來時,念去去。春來忽如驟,晨曉難分明,或是人生如夢而已。
唐寅還有兩首落花詩寫到:
桃蹊李徑謝春榮,斗酒芳心與夜爭。
陌上新楊曲塵暗,墻頭圓月玉盤傾。
青簾巷陌無行跡,繡褶腰肢覺瘦生。
莫道無情何必爾,自緣我輩正鐘情。
惻惻凄凄憂自秬,花枝零落鬢絲添。
周遮燕語春三月,蕩漾波紋日半簾。
病酒不堪朝轉劇,聽風且喜晚來恬。
綠楊影里蒼苔上,為惜殘紅手自拈。
桃李剛謝了春榮,飄滿徑,似釀酒,斗轉千杯。且莫回頭,前路知己少。陌上新楊開正好,橫斜,圓月還籠。曲塵,玉灑,簾下青青草。微風起,熟悉的巷陌卷起了沙,淼淼間似乎全無了蹤跡,只卻眉梢。繡褶腰肢,不敵心皺,那點嫵媚,已隨云漂。青草間荏苒,是誰的木屐鞋,踩得輕輕悄悄。香殘,粉紅一點依舊,莫道無情,池上碧云天,依舊照耀。
偶爾,也會惻惻凄凄。鬢絲,零落成泥,想想也憂繞。難忘那個春三月,周遮燕語, 詩意瀟瀟;溪水波紋,隨簾歡笑。游生浮日,格外妖嬈。哪知病酒不堪,暮暮朝朝。
心放空,看看風來處,且喜,似恬,自嘲。蒼苔深深,幽幽弾銀霜。歲月的皺紋,躲在綠楊的背后,隱沒在長河里。惜殘紅,尤念余生。落水流水路東西,整理衣襪鞋行,看柳上堤。
落花詩(沈周)
是誰揉碎錦云堆,著地難扶氣力頹;
懊惱夜生聽雨枕,浮沉朝入送春杯。
梢旁小剩鶯還掠,風背差池鴂又催;
瞥眼興亡供一笑,竟因何落竟何開。
沈周是唐寅的老師,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畫家。
讀他的《落花詩》,似淡雨風塵,梵香飄過。一個人靜靜坐在水邊,看清波滟瀲,幽光浮動。天宇澄碧,倒映在魚兒彎彎的膀臂里,仿佛在做著嫦娥美夢。點點青山蔥翠,橫臥在深深的藍天倒影里,隨著水面泛起的漣漪,綿延開去。落花無數,紛紛揚揚,仿佛也落進人的心靈深處。頭微抬,深呼吸,靜聽情愫。
是誰,一不小心,揉碎了錦云,清香也隨風飄了去。是昨夜的小雨,淅淅瀝瀝,滴碎了心鎖,灌進了酒米。浮沉本參差,俯仰皆無意,暮時煙,朝時云。煙云拂水,蜻蜓點韻,小鶯還驚。梢旁小剩也無幸,一蓑煙雨任差馳。興亡多少事,任平生,看水平如鏡。一笑百媚生,由它花開花又盡。
嘆,人生一須臾。一園桃李,白如雪,媚如溪,涓涓細流,也難留煙雨。舊白新朱,陌上枝頭,空念癡語。非亭怪窗嫌,是人間的星火,點染了歲月的芳唇,寂寞了小徑,還有那鵝卵石玉。這須臾的須臾,多像游子,點點囈語,說無處歸去。如果是衰殘,請莫自棄,來歲重開還自好,光陰依舊記。榮枯自有時,須臾也是永恒,永恒的須臾。
要是芳菲別我匆匆,也勿停留。事事難留,就輕輕松手,揮一揮衣袖。萬念轉頭空,空色煙雨,一片朦朧。恩恩怨怨本同風,風起云涌,坐水眠空。翠碧連成曉樹,似愁。心事隨煙江漂泊,一寄千里,欲放難收。漁期未有期,釣桿閑靜,水悠悠。看青山常在,淡遠無窮。鳥啼數聲起,心情隨往事漂流。往事空記省,多少哀嘆多少愁,轉眼成空。無常,常有,就像夕陽,今日欲閉,明日還羞。從不缺席的風景,從地平線上抬頭,然后系著風箏,緩緩畫圈、移動。圓心那點,就是天地的沙鷗,心靈的雎鳩,《詩經》里唱著的,千年的河流: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或許,一首詩歌一場夢,夢里,雨滿城,賣叟籃空。萬籟似無聲,正是情滿之處無力的吟誦。春去風還在,只是繾綣,少了花濃。落向何處,無知,無據,只憑心意那點,紛紛伴松??此茪埰?,沒有著贏;贏為何物,難以說清。倒是翩然舞裙,風隨心動。
落花詩(文徵明)
零落佳人意暗傷,為誰憔悴減容光;
將飛更舞迎風面,已褪猶嫣洗雨妝。
芳草一年空路陌,綠蔭明日自池塘;
名園酒散春何處,惟有歸來屐齒香。
讀文徵明的詩,就像品一杯淡淡的綠茶,輕輕的甘甜,清清的芳香,絲絲扣人心弦。茶葉在茶水的滋潤下,展開明媚的輪廓,青黃的葉邊小絨鋸,和阡陌似的來來回回的脈絡,俯拾著意。
在他眼里,落花,就是綠蔭明日的池塘雨,紛紛揚揚,滴滴答答,纏纏綿綿,又空空蕩蕩,悠長悠長。佳人零落,離開枝頭,飄飄乎于天地,暗暗的傷感涌上心頭。這是為誰在憔悴?這短暫光陰,這匆匆流年,容光失色,不若當時初見?!叭松糁蝗绯跻姡问虑镲L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睂w更舞,清風徐徐入懷,吹皺一池春水,還有故鄉的淡雅的茉莉。
褪去的妝,也不知聽誰說,那是粉紅的記憶,依舊嫣然,溫爾如玉?;蛘?,一色空明,也可當如雨醉了去,一身輕盈。一年又一年,盛衰芳草,轉眼成空。陌上相逢酒一杯,難問曾經誰與誰。滾滾紅塵去,依依斜陽歸。綠蔭窈窕處,池塘自有藍天。明日復明日,朝朝暮暮長相見。生命短暫,自然無邊。
名園,酒散,不知春何處。何處不天涯,天涯能予誰?天地一遽廬,來者皆是客。想起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span>
過去的歲月已不可挽回,知道未來的事情尚可追回。實在是誤入迷途還不算太遠,覺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這樣,就感覺到心嫻靜了下來,看小舟輕輕飛揚,微風飄飄。向行人打探前方的路,遺憾天色微明,曙光已在前方,容不得猶豫彷徨。不知酒散春何處,惟有歸來屐齒香。
蜂撩褪粉偶沾衣,春減都消一片飛;
蒂撓園風無那弱,影搖庭日已全稀。
樽前漫有盈盈淚,陌上空歌緩緩歸;
未便小齋渾寂寞,綠蔭幽草勝芳菲。
蜂兒攜著桃李褪卻的芳香粉蜜,偶爾飄入我的心中,沾濕了我的上衣。春色三分,兩分塵土,一分流水。哪個翩翩飛動,撼動了地上的影,還有無力的風?蒂落無聲,樽前有淚。是誰,在陌生的街道,又唱起了晚歸的詩歌?緩緩的風,和著悠悠的曲調,在空空的街道里,打轉,回旋。依稀看見李清照,她在歷史的軌道里尋尋覓覓。她獨自守著窗,一聲嘆息,便打動千年的記憶。到黃昏,點點滴滴,哪個暮色不是梧桐更兼細雨?陌上空歌皆寂寞,古來事事如流水。淡淡的月影,淡淡的憂愁,淡淡的風,淡淡的歷史長河。且讓它細雨如絲,絲絲靜流。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綠蔭如同細雨,幽草如同嘆息。彎彎曲曲的小徑,延伸到看不見的遠方,仿佛進入心靈的幽深處,綠蔭一地,如同細雨,塵埃洗滌。心禪似水,轉珠撥弦,細致無聲。一片清涼,勝卻芳菲。正是:
風裊殘枝已不任,那堪萬點更愁人;
清溪浣恨難成錦,紅雨鏖香并作塵。
明月黃昏何處怨,游絲白日靜中春;
急取辦須東闌醉,倒地猶堪藉綺茵。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