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詩集《我們的信仰》出版發行
作者:灣玲
我常從樸實無華的生活中看到人性的善良,也從混沌雜念的思維里發現一些人堅定已有的人生航向。近日,王軍老師的詩集——《我們的信仰》撥開我心中的迷霧,讓人心靈振奮。它像扎進心里的一塊方石,穩穩地定住了心中常自我縹緲的思緒。
那是幾天前的雨后,我在朋友的車座上見了這本書。起初翻著,再翻著,一些詩句像生命的觸角,在一片綠洲中徐徐展來,勃勃生機,又驚濤拍岸。他寫著《解放軍來了》,那是老百姓的希望來了/……有多少雙眼睛期待/就有多少個軍人請愿的情懷/有多少顆心靈期盼/就有多少個軍人舍家馳援的熱血豪邁。
這個世界,有種信仰,是不可低估的力量,那是大眾的、崇尚的、文明的、富有的,也是心靈守護的。它把樸實的向往擰成戰車的力量,又把眾多的迷茫點亮了仰望的方向,這是《我們的信仰》。從麥黃的季節到稻香的田頭/從冰冷的雪天到炎熱的夏季/我們守望一滴汗水/撒下一年又一年的種子……王軍老師從遠古留下來的麥黃稻香的聲聲中,呼喚著一顆播種在心靈希望的種子,好讓山川樹綠,讓大地盎然。
詩人的情懷,從家鄉的遙望到歲月的崢嶸,從生活的磨練到人生的坎坷。他經歷了,也感受了。他沒有放棄,也沒有牢騷滿腹。而是在生命的沿途,尋找一個快樂的道口,一條人生中靜謐的小河,一曲心靈中的美妙。他說“在深情的夜夢中/母親像在星空里/閃著依戀的光芒/……孕育了生命的煙火/”。為延續愛的火種,沖在事業的路上。他說:“撐一船夜色/等在歲月的渡口/不問四季更換輪回……仰望你的夜空/守望著明凈的月色”。
他是一名軍人,有著近30年的紀檢、檢察經歷,無時不在守望著自己心靈的凈土,無時不在恪守心中的信念。正如《在路上》,去嘗江湖的水/才知人性的險惡/去涉高原的山/才知缺氧的滋味。
閱讀這本詩集,有時我被王軍老師那份努力所動容,也折服他有一種不屈的精神。為達到一個高度、一種層次,他總是那么刻苦,那樣堅定。早/是持家人的累/早/是幸福的起始。他是這么寫的,在生活中也沒放過一絲陽光的照亮,勤奮工作,業余堅持寫作。他說:“這天/好短/短得還沒走到城市的邊沿/那邊的太陽已下了山”。
他的詩樸實,如同他成長的路,記憶而美好,路遙而憧憬。他的詩簡愛,看似藍天白云飄逸,卻見彩虹那端美麗。他在用一滴水醞釀一樹花,也在用一生情神往一世愛。他說:“一種苦,是咸的/從海的那頭/涌向岸的這邊”。在人生的追求上,“我拼命地往前奔著/總是越不過眼前那道沙灘邊界”。忽然,他發現,世間的美竟在生活滄桑的腳下。不是冬的表白/我怎能把一片片的葉黃掛在行人的心上/不是歲的盡頭/我怎能把毛茸茸的蓬蕽染成世間的白霜。
生活也許需要一壺濃烈的酒溫存,那樣飄香久遠。也許只需一樹秋后的紅葉,把記憶的歲月染成金黃。而作者的心靈即使在人生的秋天,卻是綠色的。像兒時的夢想,像童年的希望,像眼前的秋天,雖然有人叫喊葉子紅了,他總是望著天空《再等一樹葉紅》:滿山的綠,已被深秋的風/卷走夏天的衣裳/我那件裙子是剛買的/媽媽說,那是掃尾的貨/我不屈地站在那個山坡上/一旁行人,回頭望著/只聽見瑟瑟的風聲/細說的不是樹上的紅葉/所有的秋天不都是紅的呀/那片青青的葉子可以作證/我走在樹下,想張開蝴蝶的翅膀/不急,再等等,等那葉紅了/我挑件綠色的。
綠色,永遠在他的心底,如《我們的信仰》,綿延不老的世界……
2025.8.6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