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井秋峰

《節(jié)日》
一個接一個的日子做軌道伸向遠方,節(jié)日是車站。有車站就有聚散,散落在無數(shù)日子之間的節(jié)日承載著團聚和分別,也因此讓人期待又不免令人失落憂傷。如登車離開時的回望,節(jié)后之初,心仍久久留在節(jié)日期間,留在與親人、朋友、戀人相聚的時刻。幸好節(jié)日眾多,一個節(jié)日之后,新的節(jié)日很快就來臨了。
《美好》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我一遍又一遍把它寫在紙上,這個早晨因此而美好了。
《清明節(jié)氣》
二十四節(jié)氣中,清明時不冷不熱,萬物萌生,桃花梨花爭相綻放。如果把二十四節(jié)氣比作一日,清明當是一日的清晨時;如果把二十四節(jié)氣比作一個人,清明當是人的少年時。清明時節(jié),我如迎來一日的清晨,又似回到少年時。
《匆匆》
才兩日,我去過的杏林已繁花落盡。才兩日,在外求學一月的孩子又將踏上歸程。春來春去,自然常態(tài);相聚分別,人生常事。只是,看到花謝,經(jīng)歷聚散,不免傷感。回望逝去的時光,唯覺得匆匆復匆匆,無法留住。
《快哉》
一日中午,吃燉牛肉一碗,合成重量足有二斤多。要不是擔心酒駕,一定飲酒三碗。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宛如一名綠林好漢。生活大山重壓著的人獲得解脫,酒肉不可少!似夜路走久了,必有曙光出現(xiàn)一般。
《縣志審定前小語》
2016年3月24日,《文安縣志》(1986~2008年)三審。我參與編纂已三年有余,負責的六編有經(jīng)濟、工業(yè)和農(nóng)業(yè)等。我是外行,只因愛好文字,有幸參與其中。在即將面對審核專家之時,像媳婦見公婆一般,心里忐忑不安。并非不自信,只是太多俗事纏身,花在編修志書上的時間和精力少之又少,愧對舉薦兄長的信賴。三審要見的是專家,三審之后印刷出版行世,面對的將是無數(shù)人和無盡的時間,這樣想來,自己先前的懶惰真是大錯特錯啊!“以史為鑒”,史志抒寫不好,怎讓后人借鑒呢。窗外是春天,趁著春在,一切努力還為時不晚吧。
《春》
春風十里,草木群生,海棠花是海棠的快樂,柳綠是柳樹的快樂,置身其間是我的快樂。我不是花,卻有花的心事;我不是草,卻有草的春夢。春天是草木的,也是我的,我當不負春光。
《下午,獨自坐在院子里》
陽光水一樣,盛在院子里。難得的周末時光,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去想。把腳上的一只鞋脫下,放在平臺上,坐到屁股下,這時,一只腳穿著鞋,一只腳裸露著,泡在陽光里。金毛在院子中轉(zhuǎn)了幾圈,叫了兩聲,便守著我臥下,看著樹上的鳥。靜止,恩,我喜歡靜止,比慢還要慢。我知道,靜止只是相對的,就拿這明亮的陽光來說吧,剛才還接近滿院,才半小時就少了四分之一。世界上,樹以枝干存在,而我則以一肉身存在,相同的是我們體內(nèi)的空隙中都有陽光。對于樹,它體內(nèi)的陽光將變成葉子,我體內(nèi)的陽光變作了白發(fā)和一些文字。
《分身術(shù)》
少年時,癡迷《西游記》,孫悟空的分身術(shù)讓我羨慕不已。是啊,生活中,如果一個自己留在原地,另分出一個或者幾個自己到想去的某處,多好啊!實際上,分身乏術(shù),雖著急于某事,也僅僅是著急而已。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對于想做的事只停留在嘴上,說出來的話也就都成了空話。幾百年前,人們能想象出分身術(shù),令我敬佩,仔細一想,他們一定有因不能分身的苦惱才有了分身這樣的美好愿望吧。古今一樣,唯有不同的是現(xiàn)在科技發(fā)展迅猛,聰明的人類研發(fā)出人的分身辦法,或許也不是不可能。
《杏花夢》
2016年的杏花開了。看大片大片的杏花,要選好地點,以及行車路線。有準備有目標,能看到杏花海,確實很好。而我覺得帶給自己驚喜的卻是不經(jīng)意看到的一兩株怒放的杏花,她孤單,甚至寂寞。這一兩株開在村口的杏花,是一把鑰匙,為我開啟了時光隧道,進入其中,我能回到兒時的家鄉(xiāng),看見杏花探出老家的籬笆。人生如夢,杏花下,夢中八九歲的我繞在親人膝前,不知愁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