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幀墨寶 牽出一串詩緣佳話
作者:張玉太


與亞洲攝于西子湖畔


與亞洲在湖州采風時合影

2017年參加杭州月圓中秋詩歌朗誦會與基金會秘書長、詩人鄭洪女士(左一)、黃亞洲合影(左三)

近期,我在故鄉河北元氏縣搞了一項和文化與公益相關的事業,即“張玉太藏書屋”,已于近日公益開放,我把這項事業的主題定位成八個字:“心系元氏,美麗鄉愁”。“張玉太藏書屋”在故鄉公益開放。
由于這些年在作家出版社為人作嫁,因而與三百多位文朋詩友結下情緣。三百多位朋友,三百多份沉甸甸的友誼,這是我人生 的一筆精神財富。我不是詩苑里優雅的“白領”,而是一個專事施肥澆水的“藍領工匠”,但,我備感欣慰的是,從某種角度說,我是一個內心蓄滿文學佳話和友情的“富人”。那些交誼的溫馨情景和可貴的情誼,令人難以忘懷。
我的這一行動剛剛啟動,朋友們出于友誼和熱情,便紛紛聞風響應。詩人賀敬之為我揮寫橫匾,原中宣部副部長、原中國作協黨組書記翟泰豐惠贈條幅,原文化部副部長高占祥書寫扇面,更多的詩人和作家朋友也揮毫潑墨,題辭助興。
當然,這之中,我忘不了亞洲,忘不了我與他的有關詩的緣份。
叫我感動不已的是,當我將“張玉太藏書屋”開放的消息告訴亞洲后,那天晚上就收到了他通過微信發送給我的題詞墨寶,如此快速、如此真摯、如此熱情,實在令我心存感激。亞洲那幅墨寶上的十四個字,在我看來,字字含情,他寫的是:“書中字,字字玉珠;架上書,書書太陽”,我知道,亞洲苦心醞釀的這十四個字賀詞中,第六個子和第十二個字,即隱含了我的名字。這不是亞洲故弄文字技巧,那是他的一片濃濃情誼流淌在其中!
我玩味著亞洲的這幀墨寶,思緒又飛回到過往的時光里。
我和亞洲相識應該說是因詩而結緣。記得那年,他的詩集《行吟長征路》希望在作家出版社出版,他便和我聯系。我聞訊后很是高興。當時,亞洲已是一位有名的詩人、小說家、戲劇家,能為他作嫁,我既感到義不容辭,又覺得十分欣慰。要知道,這是一位多部作品曾榮獲國家級大獎的作家啊。過后我問他為何找到我,他說,曾看到我責編過不少政治抒情詩,而且編后經常用詩的形式寫成序或編后隨想,比如為《他還活著——臧克家評論集》寫的編后隨想《這是一座非人工的紀念碑》,再比如為主編的《朱子奇詩歌創作評論選》寫了編后隨想《獻給詩人的花環》等等。他覺得我寫的東西真誠而質樸,不矯作,不泛情。我聽后感覺亞洲很是善解人意,于是就欣然應允愿為他的《行吟長征路》擔當責編。可事隔不久,亞洲打來電話向我表示歉意,說他們本省的一些人希望在本地出版。我說這沒有關系,我當然掂得出這本詩集的分量,這本集子有可能沖擊獎項的,浙江省的肥水不留外人田的想法我可以理解。可令我感到意外的是,有一天,那位浙江文藝出版社的社長,帶著數目不少作為酬謝的編輯費,交給了我,還說,要把我的名字作為特約編輯放在書中,并說明這是黃亞洲的意思。這真讓我感慨不已:亞洲的詩品和人品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之后,《行吟長征路》果然在當屆“魯迅文學獎”評選中榜上有名。我社雖然失去了一塊“魯獎”金牌,我卻結識了一位可交的詩人朋友。我為他的散文集《梅花碑》作責編時,應邀為他寫了書序《無心插柳柳成蔭》,亞洲對此很滿意。以后我們經常聯系,他的作品《建黨偉業》以及《我在孔子故里歌唱》在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座談會,也把我叫去助興一聚。去年,我前往中國作協杭州創作之家休假,亞洲得知消息后,熱情地邀我參加中秋月圓詩歌朗誦會。亞洲就是這樣,古道熱腸,念念不忘朋友情誼,頗具古人之風。
和亞洲結下的這些文學情緣,在我的心目中已凝成美好的友誼與佳話;而他此番祝賀我藏書屋開放的條幅,又為我倆的情誼再添溫暖的一筆。
亞洲是個嚴肅的作家,他的詩文一向有擔當,有境界,他創作的《日出東方》、《建黨偉業》、《雷鋒》,以及曾經熱播的紀實電視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因時代的緣故,都帶有濃烈的“主旋律”色彩。其實,“主旋律”并非不好,要看你怎么去表現,“假大空”當然應當摒棄,而弘揚具有真善美的革命激情,又有什么不好呢?我覺得亞洲的許多作品既有文采,又主旨深刻,可謂文質俱佳。但他于嚴肅之外,亦不乏諷刺幽默、風趣調侃。一次他到臺灣,與臺灣“文藝家協會”座談,其間,在一家賓館廁所看到一只便兜上寫道:“便后請放水沖,嘩啦啦啦!”他撰文說,前一句是秩序、理性和規定,后一句有聲響、有動感、有音樂、有節奏、有幽默、有綠色意味,這是文學。真是涉筆成趣,妙趣橫生。其實,他的風趣幽默,從他為我寫的那十四字題字的措辭中也可見一斑。他還曾幽默地說,自己每日創作或推薦他人的“黃詩”,可不是涉黃、掃黃的“黃”,而是他堂堂正正的姓名“黃亞洲”之“黃”……
更為難得的是,亞洲的文字中飽含著人世間最為珍貴的東西——溫度。文如其人,他的為人和品格,一向就是那么的富有情懷。我從他那十四字祝賀條幅中,再次感受到亞洲的那顆赤子之心和滾燙的情誼。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仙李白與友人汪倫的曠古情誼已成文學史上一段經典美談,我想,我與亞洲的這份詩緣佳話,也會成為一碗溫暖心靈的“美味雞湯”吧(笑)?
為與更多朋友分享友情,我再次將我曾贈送亞洲的詩附錄于此,以示歲月不居,友情長在:
在湖州邂逅亞洲
初春 詩歌萬里行
我們到湖州采風
還沒有看到詩神繆斯
就看到了黃亞洲的笑容
這個州不是那個洲啊
這個州山明水秀 人杰地靈
那個洲謳歌“雷鋒”渾然天成
真是喜出望外 久別重逢
我忽然想起我和亞洲的一段往事
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那年他的詩稿《行吟長征路》
他請我當責編
他說你的詩評、詩序
寫的拙樸而真誠
我好感動!受寵若驚!
我深知《行吟長征路》的分量啊!
競爭當屆的“魯獎”
應當會榜上有名
可沒過幾天
我就接到亞洲致歉的電話
他說浙江方面給了他善意的壓力
“肥水不流外人田”
詩集應該在本省出版
我說這很正常
都在情理之中
有一天喜鵲枝頭叫
浙江文藝社的社長來了
給我帶來不菲的稿酬
還說要把我的名字
作為特約編輯放在書中
還說這是亞洲的意思
如果我不收他就會不得安寧
我驚叫 我的天啊
亞洲我要向你致敬
在這人情冷漠 誠信缺失的當今
你的行為真讓我動容
那次 我社失去了一塊“魯獎”金牌
我卻結識了一位可敬的詩人
在以后的日子里
我常在不經意間
吟唱著劉歡與韋唯的兩句歌詞
“我們亞洲……我們亞洲……”
作者:張玉太
來源:張玉太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b91a97b0102yax9.html?typ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