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讀書日,我們已經無法與一本書不期而遇了嗎?
作者:周芳(八光分文化)
4.23世界讀書日,我們已經無法與一本書不期而遇了嗎?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作為一個特別愛看書的人,小編想跟大家掏掏心窩子:
作為一名新媒體編輯,我特別懷念十多年前,在書店或者地攤上,與一本書不期而遇的瞬間。
我最喜歡的科幻小說《三體》,就是這樣遇到的。
那時,高考剛剛結束,我終于從題海中鉆了出來。雖然讀的是理科,但理科成績并不好,明明當初選擇讀理時非常熱愛,而且還是物理課代表,但考試分數總也上不去。到高三時,因為分數上不去,導致我對理科徹底失望,以前充滿美感的理科知識,在當時的我看來真是味同嚼蠟。
在學校咨詢完報志愿的事情后,我路過一家開了很久的小書店,書店里并沒有什么“重點推薦”“暢銷榜單”,就以文學、財經、科技等簡單分了一下類。《三體》混在一堆玄幻小說里,當我一眼掃過那排狂霸、逆天的玄幻小說時,我的腦子里只有一個問題:“三體”是個什么鬼?
被名字吸引后,我翻開第一頁讀了讀,可想而知,它簡直太好看了!我翻了幾頁就決定買走,一個星期就看完了。原來,理科知識可以通過小說講得那么動人,《三體》讓我重新看到自然科學之美!
在沒有任何名人推薦,沒有讀任何書評,沒有任何外部力量干涉的情況下,我和《三體》不期而遇了。
然而,那種與一本書不期而遇的經歷幾乎不可能再出現在我們當下的生活中。
讀大學以后,我從小縣城里走了出來,一上大學,教授們就為我們開了“大學生必讀書單”,微博上還有大V推薦的各種必讀書目,加上豆瓣的書評,微信公眾號的書單推薦、拆書稿......如今看書前,我們仿佛已經擺脫不了某種心理預期了,不論好壞。
這種“預期”讓我們失掉了偶遇一本書的狂喜。
但是,書店的式微又仿佛是個不爭的事實,特別是這次疫情之后,各大書店幾乎都在艱難維持,還有很多書店直接倒閉。想要與一本書不期而遇,我們需要一個場所,但在當下,仿佛一地難尋。
或許,這就是時代的變化吧,我們已經很難想象,如果沒有人推薦,完全剝離掉這些預期,我們的閱讀世界將會怎樣。或許更糟糕也說不定,我只是很懷念,懷念那種邂逅一本好書的巨大驚喜。
如今,我成為了一名新媒體編輯,也開始為讀者們推薦優秀的科幻作品。
這就是一種時代的需要吧。
各位朋友,你們有沒有過邂逅一本書的經歷呢?小編的這種感受到底是一種私人的體驗,還是大家都有的感覺呢?寫下你的故事,說說你的想法,讓我們一起來分享。
2020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