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村
作者:王煒皓
大湖村原本與鄰村小湖村都是屬于蒼江縣的鄉下貧困村,兩個村沒什么區別,只是大湖村的村湖與小湖村相對大一點而已。
近年來,小湖村與大湖村相比卻好像至少落后了三十年,不少村民還住著破舊房子甚至危房。小湖水美麗而平靜,沒什么變化。因為沒什么產業,村里殘困戶家快七十歲,頭發半白的顏阿姨,每天早上過了三點鐘,不管外面的天氣多寒冷,她就起床走路到五公里外的集鎮上一家菜館打鐘點工,洗菜,洗豬肉,一直洗到中午回家,一天大概能掙一百塊錢。
而大湖村因為出了市委書記周大湖,湖水就不再平靜。天天有人來村里的大湖觀看游玩,白天有的拍美照,湖上劃艇,晚上湖里搞燈光秀,湖邊一堆堆游客在吃美食……湖水被圍觀得好像都沒有休息時間。村民家家戶戶早住起了新房,還有不少別墅,全村成了花園式景區,就連村里建的公廁也像一件華美的建筑藝術品。
周大湖考上師范大學的那一年,村里為了慶賀該村歷史以來出了第一位大學生,連放了三個晚上的電影,鞭炮聲不絕于耳,吸引了眾多鄰近鄉村村民前來觀看。在老村支書周守初的記憶里,學生時代的周大湖勤奮好學,他平時放學后幫家人干農活,還常常把善良勤勞,肯吃苦的村民們當做自己的老師,虛心請教。
師范讀政教專業畢業后的周大湖被分配在家鄉明德中學當了三年老師。然后就當上了校團委書記,后來當上縣團委書記,再后來又當上鎮黨委書記,副縣長,縣長,縣委書記,副市長,市長,市委書記……仕途可謂一帆風順,一路風光。
隨著領導職務越來越高,權力越來越大,接觸的各行業“成功人士”越來越多,周大湖內心的湖面也漸漸起了波瀾,不再平靜。他內心深處漸漸把那些擁有十幾億,幾十億,甚至上百億資產的“創業成功人士”當作了自己的老師。
自從周大湖從民營經濟發達的潮江省南湖市當上市委書記,一年多后又被調到省會城市北湖市任市委書記兼省委常委,他的人生進入了“高光時間”。他大學金融專業畢業的妻子金美嬌開始在他床邊常常吹起溫柔的“人生金融風”,他內心的“綠水青山”漸漸被她的“人生金融風”吹成了“金山銀山”,她也漸漸成了他人生的“金融導師”。依仗著老公周大湖的領導權力,金美嬌很輕松從原寧水市農商銀行一名中層干部訊速調到北湖市農商行當任監事,一年工作輕輕松松,沒上幾天班,年薪卻能領到上千萬。單位里很多同事都心知肚明,有怨氣,但也不敢直言。
周大湖的仕途進入“高光時間”后,大湖村也開始進入了“高光時間”。陳發紅的永紅集團在大湖村投資一個多億,發展觀光農業與鄉村旅游。位于山邊的大湖村被開發成了藝術稻田,名貴花草觀賞基地,湖上樂園,湖邊還建起了一棟棟小別墅型的精致民宿群等,晚上全村彩燈通宵。每天絡繹不絕到來的游客,讓大湖村成了遠近聞名的名星村。陳發紅也漸漸利用投資開發大湖村旅游項目,與剛辭職下海經商的周大湖弟弟周建湖“親密相逢”,在酒桌上稱兄道弟,密謀“項目合作共贏”,共建“湖水相連”的新事業。
與鄰村平淡寧靜的小湖村相比,投資商的旅游開發讓大湖村的湖面越來越不平靜,它似乎有些飄飄然,不把小湖村放在眼里。任省會城市北湖市的市委書記后,周大湖內心的湖面也越來越不平靜。他一次次關心起弟弟周建湖找他幫忙的事,關心弟弟推薦投資商投資政府項目的事。周書記已漸漸不再把那些工作勤勞,艱辛而收入較低的農民,工人當做老師,而在他內心深處——他們是致富路上落后的學生,是思想政治需要教育的學生。
有一天,周大湖來到北湖市一家企業與工人座談。結束時周書記向工人提出一個問題:如果金錢與良心兩樣東西,讓你們從中二選一,你們會選什么?工人齊聲回答:我們選金錢,因為工人有良心,缺的是金錢。周書記批評工人金錢至上,三觀不正,我們當領導的只選良心。工人回答:你們領導有的是金錢,缺的是良心,當然缺什么就選什么。座談會在不愉快中結束。第二天,市委書記周大湖因受賄過億被抓。
一個人出了校門后,不管當過什么老師,當過多大的官,都不要以為自己就不需要再當學生了。對一位黨員領導干部來說,千萬不能忘記,初心信仰永遠是老師,人民群眾永遠是老師!領導干部是人民的領導干部,權力是人民給的,工資是千千萬萬勞動人民用血汗納稅的錢發的。領導干部要永遠當初心信仰的學生,要永遠當人民群眾的學生。人民群眾不是只有少數的創業成功人士,企業家,投資家,更多是辛勤工作在基層,收入還不是很高的各條戰線的勞動者,奮斗者。如果領導干部都以權謀私,社會還有什么公平正義,基層人民群眾與那些弱勢群體又怎能實現共同富裕?
周大湖被抓后,很快他的老家大湖村的旅游開發因為土地建設違批與環保違規,被有關部門強制拆除,游客聞訊后也不再光臨,他們紛紛議論說:大湖村,大虎村!……就這樣,虎年到來的大湖村,它的湖面又恢復了從前的平靜。
作者簡介:
王煒皓,本名王德全,作品發表于《溫州文學》《詩刊》《詩選刊》《福州晚報》《政協天地》《美中時報》《世界漢詩》《東方散文》及《中國詩歌網》《光明網》《央視網》《今日頭條》《華人頭條》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