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間詩經村的趙廣祥想寫首歌送給有過昨天的人
我婆婆的親姐姐是河間市詩經村鎮南蒲禾屯村人,我得叫大姨,是個勤勞淳樸善良之人,大姨夫到了年已經94歲,養育了六個孩子,最小的兒子趙廣祥比我大一歲,屬兔,58歲,是我先生的大一歲的小哥哥,去年是村主任,現在在村黨支部,分管紀檢;他是一個能夠認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的人,今早在朋友圈感慨:“聽了好多流行的曲子,很是感動,就像是在講故事,朗朗上口,婉婉到來,關鍵的關鍵是曲的內容和音樂的旋律太迷人,迷住了你,迷倒了一群人。于是乎,觸發創意,也想寫首歌,送給有過昨天的朋友們,可把他當做一個調味品,寂寞的時侯開開心,也可以把他當做辭舊迎新之作。歡迎有音樂天賦的才子給他譜個曲,穿上新裝。”
此刻,我正在欣賞兩位帥哥的炫技,野蜂飛舞 Flight of the Bumblebee作曲:科薩科夫 (Rimsky-Korsakov) 小提琴:葛瑞特 (David Garrett)鋼琴:馬克西姆 (Maksim Mrvica),小提琴王子 David Garrett 以1分6.56秒,每秒13個音符的驚人速度,精準演奏完“野蜂飛舞(大黃蜂的飛行)”全曲,創下吉尼斯世界紀錄,成為“全世界演奏速度最快的小提琴手”。美妙絕倫的小提琴曲,以其音色驚艷、神秘、悠揚、激昂、高貴觸動著我的心弦。近日,好友馬占軍創作出歌詞《紫氣東來門頭溝》,我找到90后美才女徐安琪作曲,她十分謙虛的應允后完成:黃老師,這是我作的曲,僅供參考。因為我受民樂影響較大,很時尚的也做不出來。目前這個曲子,就是開頭設置男聲京腔快速朗讀,形成一種通俗明快的感覺;之后是幾聲鑼鼓聲,體現京西秧歌民俗。曲調還是偏于傳統的,歌頌式的,有點類似《咱老百姓》那個味。我把歌詞前后兩段的曲調用古箏伴奏了一下。兩段中間可加入幾聲吆喝“紫氣東來”,譜中已標明。
所有事到最后都會是好事,如果還不是,那它還沒到最后;看到手寫譜子的那一瞬我很是激動,驚異于漂亮、聰穎、認真的徐安琪如此的“靠譜”。再之后就是:編曲配器找專業人士弄好些,就風格可以給其提要求,我有一個2013年認識但聯系很少的朋友,叫楊東煜,1978年生人,男,河北人,中國模仿秀達人,經常上電視,也創作了大量原創作品,會編曲及演唱,現居石家莊。不知道他是否符合您的要求?演唱方面,我沒有其他人選,昨天還問了一個彈吉他唱民謠的朋友,他不習慣主旋律作品。風格好很重要,力爭動感活力。讓演唱者可以試試看音調高不高?男聲的話,低八度唱也行,這個的起調與《咱老百姓》是一樣的,如果歌手實在覺得不適應,那曲子還得降調。從一開頭歌手用普通話念“門頭溝的山是北京的山…”結束,在歌曲開始前,再加點節奏或旋律也可,加2小節的鼓點(就用電子合成,表達一種動感)會連貫些。
歲月藏,鎖春光,氣韻深厚留時光;春節將至,在這個連續三天陰沉飄雪的早晨,突然我想再找一次如此才華橫溢的女作家徐安琪,為我詩經村的小哥哥趙廣祥《昨天》譜個曲,當份2022跨年的珍貴禮物送與他:那些天已成了昨天/昨天的風帶著眷戀帶著傷感/帶著一生的回盼/長長飄起的秀發/揮之不去的容顏/手機的鈴聲/跳動的心弦/放飛的綠蔭藍天/冷落了那不知疲憊的時間/多少個回眸/伴著花開花落/已走遠/昨天/昨天/心中的昨天/難忘的滴滴點點/多少年后/我們還能共勉/還能彼此祝愿/美好的明天/還能大聲的說出/我們的昨天。
唱出來一首歌后,那份百感交集也許是悲傷也許是歡唱,其實哭泣也好高亢也罷,并不是這首歌的本身,而是藏在回憶里的那個人。
注:本文轉發時,已征得作者本人授權。
作者:黃殿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