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wǎng)

首頁 > 散文 > 正文

文化古鎮(zhèn)楓香溪

文化古鎮(zhèn)楓香溪

 

作者:程曉明

 

  楓香溪地處德江縣東南部,東與印江縣相鄰,南與思南縣接壤,北與沿河縣交界。明代理學家王陽明弟子,進士李渭曾寫下“日暮風生起,楓香溪水流”。這大概是楓香溪得名的來源吧。

  楓香溪在明清時期是思南府政治、文化、經(jīng)濟、貿(mào)易重鎮(zhèn)。楓香溪曾是以商貿(mào)往來為主的古老集鎮(zhèn),從潮砥烏江碼頭運來的貨物必須經(jīng)過楓香溪入湘,楓香溪老街曾是下八府府地,政冶、司法與思南上八府平等,印江、沿河等地案子由楓香溪審理,明朝時思南人李渭派弟子曾在現(xiàn)在的袁場社區(qū)石板橋開設書院。倡儒學,建學堂,又大興佛教,使儒家文化,佛教文化成為楓香溪文化的源頭,楓香溪文化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楓香溪文化在文人

 

  楓香溪鎮(zhèn)這個總面積104.82平方公里,近3.2萬人的小鎮(zhèn),歷史上先后出了進士、舉人、貢生52多名。

  有與田秋一起上疏請把貴州、云南各自開科考試的禮部外郎李世錦,有被乾隆賜匾《策獻京門》的參知政事覃希賢,有被乾隆賜為正議大夫(正三品)的王三極,“同門三進土”的李樹森、李樹先、李樹仁,有國史院編修李玉堂、貴州學懂冉延濤,宣統(tǒng)元年己酉科拔貢王作夫等進土;有四川參軍總督李少波,西南禁煙總督覃茂松等恩科進土;有國史院編修李玉堂,秘書省正字陳伯奎等恩科貢生;及程光昌,鄧貴山,冉秋凡等舉人。楓香溪的進土舉人倡導或主持編修志書蜚聲國內(nèi)。“天光地氣,秀毓靈神,人文蔚起,萬戶亨通”文昌閣上的碑文記載著歷代文人的功名。

 

  楓香溪文化在教育

 

  楓香溪早年屬思南府管轄,明清時期不少人做官后,回鄉(xiāng)定居興辦學堂,推動了楓香溪教育的發(fā)展,使楓香溪成為思南府的文化亮點,僅李少波就曾開辦魚塘、袁場、上壩、楓溪等學堂,使楓香溪文人尉起,代不乏人。

  建國后,楓香溪鎮(zhèn)教學質(zhì)量一直名列銅仁地區(qū)的前列,銅仁行暑曾多次對楓香溪鎮(zhèn)的袁場中學予以嘉獎,“教學質(zhì)量,首推袁場”的錦旗至今存放在袁場中學檔案室,楓香溪鎮(zhèn)的楓溪學校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教學質(zhì)量也一直位居銅仁地區(qū)前列,曾13次蟬聯(lián)德江縣升學率第一名,近幾年,多次獲得德江縣各鄉(xiāng)鎮(zhèn)升學率第一名。據(jù)兩校資料統(tǒng)計,共培養(yǎng)大學生1萬多人,考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重點大學的有200多人,至今在楓香溪鎮(zhèn)兩所中學讀書的外地學生達6000多人。

 

  楓香溪文化在古建筑

 

  建筑是一種藝術(shù),也是一種文化。建于清代時期的古寨村落,多為典型的木瓦房。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青石板、土家龍門、封火墻圍護、墻檐下的彩畫、長方型花窗,這無疑是土家人歷史文明的訴說和勤勞智慧的結(jié)晶。

  最有名的當數(shù)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覃氏民居,建于明代的民居,極具土家特色,極具建筑藝術(shù),那屋檐下的石階,構(gòu)砌絲嚴縫合的青石院落,那通直圓滿的屋柱、大梁厚實的椽、封火青磚墻、飛檐翅角,圖案中帶有福牢的脊剎。那古老而又雕刻精湛的香火神龕和隔扇門上的五福增壽、野鹿街花。那長長短短的木條拼接的欄桿,吉祥如意巧妙獨特的建筑布局。那內(nèi)外龍門四通八達,圓形門洞形成的內(nèi)外借景的“鏡框”讓人深感妙手天成。雖然歷經(jīng)四個多世紀的風雨,但仍氣勢依然。

 

  楓香溪文化在古墓

 

  楓香溪的古墓有幾十處,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南宋宣撫司冉德元墓和覃仁澤花花墳墓最為著名。

  南宋宣撫司冉德元墓,系石包封土圓形墓,高約3米,寬約5米,長約18米,墓前牌樓式三碑四柱墓碑,重檐翹角,柱腳有石雕抱鼓雄獅與石香爐等,墓碑記載冉德元為冉氏入黔始祖,該墓為德江保存最完整、最早的古墓。

  清代人覃仁澤有三子皆為政府官員,其子覃茂松曾為貴州省財政廳長。當年為建造覃仁澤花花墳墓,調(diào)集能工巧匠100多人,整整花了3年多的時間,進行精雕細刻,其工藝十分考究,精湛題詞作畫非同一般。該墓占地面積約180平方米,有龍門、牌樓、外墻、內(nèi)廊。外墻以內(nèi)均以青石鋪地,有方形石桌、圓形石凳等。該墓龍門、牌樓、碑柱的鏤空雕龍、抱鼓石雄獅、技藝精湛、花鳥蟲魚、人物山川、形神兼?zhèn)?、惟妙惟肖、堪稱一絕,碑面、碑柱、匾額書法雋永古樸,蒼勁有力,且刀法講究,有著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被稱為“黔東第一墓”。“黔東第一墓”的碑聯(lián)為時任貴州省長任可澄親撰。

 

  楓香溪文化在佛教

 

  楓香溪在明清時期大興佛教,遺留至今的寺廟眾多,有雙壩玉皇閣、袁場觀音閣、黑神廟、羅漢廟、銅鼓衙大總管廟、神仙洞、仙山等古跡,保存完好的要數(shù)銅鼓衙廟。

  建于明朝的銅鼓衙大總管廟,是觀音廟,香火旺盛,寄扶佛緣禪意至今500多年,傳說明代有一位將軍,為避戰(zhàn)亂,遁走他方,來到銅鼓衙觀音古剎拜為佛家弟子。見古剎墜于荒涼,就此立志重整觀音古剎,奔走于塵埃之中,往返于千山萬水,或募化,歷徑三十余年終亍使破廟再生,梵音重現(xiàn)。自封為大總管,后人為紀念他定名為銅鼓衙大總管廟。

  歷經(jīng)戰(zhàn)亂,導致再次荒涼,上世紀80年代有一觀音廟尼姑,名叫劉福安,終身未嫁,廣結(jié)善緣,在當?shù)卣С窒?,重建銅鼓衙觀音廟。走到廟前,幾棵古柏拱衛(wèi)著山門,從山門進去有兩個大殿,第一大殿供奉的是觀音菩薩,笫二殿供奉的是藥王菩薩,每年的古歷715日為菩薩的生日,成千上萬人朝山拜佛,給被紅塵折騰得身心疲備的人們,帶來朗朗的精神安慰。

 

  楓香溪文化在紅軍遺址

 

  銅仁是中國革命老區(qū),全國八大根根據(jù)地之一。云貴高原唯一的革命根據(jù)地在楓香溪建立,被稱為“遵義會議”前奏曲的“楓香溪會議”在楓香溪召開,使楓香溪成為一塊紅色的文化旅游圣地。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之系列的紅軍革命遺址。如楓香溪會議會址、紅三軍軍部、政治部舊址、紅七師舊址、紅九師舊址,參謀部舊址、兵工廠舊址、3處革命委員會舊址、11處鄉(xiāng)蘇維埃舊址、馬池壩紅軍橋、烈士就義地、會議紀念碑、楊柳井賀龍釣魚處、賀龍演講臺等革命歷史遺址,供人們瞻仰紅色圣地,緬懷捐軀先烈。

  楓香溪各族人居前赴后繼,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當年紅軍革命也為當?shù)亓粝铝艘还P豐厚的歷史遺產(chǎn),使楓香溪成為紅色文化旅游區(qū)。

 

  楓香溪文化在生態(tài)和自然景觀

 

  這里山水田園,如詩如畫,有 5.4萬多畝天然森林氧吧,兩條自山石間突然冒出的泉水河,水清似鏡。全鎮(zhèn)沒有工業(yè)污染,有的是藍天碧云、清新的空氣、綠色的植被、清潔的土壤。夏季涼爽,是著名的避署勝地和長壽之鄉(xiāng)。

  這里有苗疆營盤、5.3萬畝核桃和萬畝茶葉示范基地、大墳堡公主峰、楓香溪“雙塔”、哈當溪峽谷、躲兵洞、黃家洞、兩河口等自然景觀,會激起你不盡的游興。

  來到楓香溪,你會分明覺得這是在和歷史對話,600多年的文化在這里植根。記得貴州省原文化廳副廳長黎盛翔曾在楓香溪說過“這是歷史的物態(tài)記錄,必須得到很好的保護,合理開發(fā)利用,保護楓香溪文化古鎮(zhèn)就是對歷史記憶的保護和延續(xù),是我們的根。”

  當前,德江縣正在搶抓新國發(fā)2號文件的重大機遇,積極推進旅游產(chǎn)業(yè)化。隨著楓香溪會議會址旅游景區(qū)成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qū),楓香溪的紅色旅游、鄉(xiāng)村旅游、生態(tài)旅游、人文旅游和佛教旅游的興起,吸引了內(nèi)外成千上萬的游客。

  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文化古鎮(zhèn)楓香溪將以旅游強鎮(zhèn)、產(chǎn)業(yè)強鎮(zhèn)的身份,屹立于黔東大地。

 

  (程曉明,貴州省德江縣文聯(lián)副主席)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quán)發(fā)布

 

作家網(wǎng)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视频色综合|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色视频| 成年美女黄网站18禁免费| 国产大尺度吃奶无遮无挡网| 久碰人澡人澡人澡人澡人视频| 91在线手机精品免费观看| 波多野结衣1区| 国产肉体XXXX裸体784大胆|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吗综合| 天天综合网在线| 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 国产精品免费αv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四页| 69式互添免费视频| 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ppx人交|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日韩| 亚洲一区欧美日韩| 麻豆果冻传媒精品二三区| 日本精品一卡2卡3卡四卡|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天堂|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福利| 女人是男人的未来的人|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紧| 97碰在线视频| 林俊逸高圆圆第1190章| 国产国语在线播放视频| 中文字幕你懂的|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夫妇当面交换中文字幕小说|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在线|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 99国产精品自在自在久久| 欧美最猛性xxxxx短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实拍在线|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 猫咪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入口| 在线a人片天堂免费观看高清| 变态拳头交视频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