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詩歌在這個世界自由的旅行
——后疫情時代的詩歌與我們
作者:施施然
前幾天看到一個來自美國的消息,著名的財經網站CNBC10月6日報導,當抗病毒藥丸和兒童疫苗批準時,新冠疫情將宣告結束。斯科特.戈特利布博士預計,一旦兒童新冠疫苗被批準并且抗病毒藥丸獲得監管機構批準,美國的冠狀病毒“大流行階段”就會結束。這個時間段會在今年圣誕節之前。而中國的鐘南山博士也認為,到2021年底,中國接種疫苗的人數會達到85%以上,感染癥狀變輕,死亡率也大幅降低,已經完全可以重新開放了。這當然是個好消息。2020年武漢疫情暴發之前,我每年會找機會出國旅行,也寫了不少詩,比如《想和你在愛琴海看落日》《戒律》《印度洋》《淺草寺》等等,而2020年之后,連在國內行走也因疫情受到了很大限制,多個接到邀請的詩會也被迫取消。好在我認識的人中,還沒聽說有誰感染的,這也說明中國的新冠防疫工作做得好,領先于世界。
病毒雖然限制了我們的出行,卻防礙不了詩歌的自由行走。這兩年,詩人們寫下的大量疫情詩,在報刊雜志、以及網絡的推動下,遍布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2021年1月,正值石家莊封城,當時我宅在家里讀書寫作,有一天突然意識到,一直在微信有互動聯系的埃及漢學家米拉.艾哈邁德已經失聯很久。米拉曾翻譯過我的詩歌到埃及和倫敦的報刊,為我做過訪談,也曾將我的繪畫作品介紹給阿拉伯語刊物。她的失聯使我聯想到埃及的疫情,很為她擔憂,在詩歌《疫中一日》中也寫到了對她健康的憂慮。半年多后她重新出現,果然是感染了新冠,并且僅靠自己在家吃藥,已經頑強地治愈了。她看到我寫的詩后很驚喜,為萬里之外的這份詩人之間的惦念而感動,表示一定要翻譯成阿拉伯語發表。在這里,我想說的是,無論我們面對怎樣的生存環境,即使是全球性的病毒大暴發時期,即使我們被因在家中寸步難行,詩歌卻可以代表著我們的精神、愛和意志,沖破所有的拘囿,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在人類的心靈上,自由地旅行。
2021.10.11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