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茶桃
作者:王軍
每到春末夏初的季節,我時常在異鄉的土地上,憶起著老家門前山上那片茶子樹。每到這個時節,樹上的茶桃在枝頭上時隱時現,像草莓的形狀映入眼簾,又似母親趕集時從街頭上捎回的糖果,讓人惦記。每每想起它,一顆不安分的童心總在那個春風暖陽的季節被它悄悄地擄走。
那時,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見茶子樹上長滿了茶桃,個個結得誘人,仿佛像招待山外來客似的,瞅著讓人興奮不已。
于是,不管家中是否忙碌,還是放學早點回去幫父母干點家務活,或是給牛添草飲水,只要我們見到茶子樹上成熟后破皮的茶桃,便扔下書包,與伙伴們一窩蜂地沖進茶子樹里,像猴子似的迅速攀到樹枝上,伸手夠著眼前那個惹人眼饞的茶桃。有時,因貪心想摘著樹梢上那個大個的,可是不小心“嗖”的一下子從樹枝上掉了下去,摔在地上半天爬不起來,便坐在茶子樹旁一邊摸著摔疼的屁股,一邊仰著脖子望著樹上那個大的。同伴見了,在一旁樂得直不起腰來。他見那個大的還掛在樹梢上,走過來便爬了上去,不等我提醒他要小心點兒,他卻有著同樣的結局從樹上掉了下來摔在地上,并在一旁揉著屁股哎呀媽呀地叫著,我見伙伴滿臉窘相,咧嘴沖他笑著。
其實,茶桃青色不熟的時候吃起來是澀的,不太好吃。常見有淺紅、淡棕色或玫瑰色,也有黃綠色或青色的。它長到一定時間,其表面一層皮開裂脫落露出灰白的顏色后,那樣吃起來味美、清香、脆甜,又因形似桃子,故當地人叫它茶桃,其學名稱為茶苞,屬于菌類中的一種。在春天茶樹長出幼芽或嫩葉時受到這種菌的影響,樹上的數葉或整個嫩梢的葉片成叢發病,形成肥大耳狀的茶苞,有人稱它為茶苞病。但在鄉村人的眼里卻視它為一種野果,有的長成雞蛋那么大,有的個頭和桃子差不多,甚至有的還與蘋果一樣大。它可以吃,但專家說不能多吃。
在年幼的時候,我們對此了解得少之又少,哪懂書本里講的那么多。記得那個年代,每到春天茶樹結滿茶桃時,我們常提著菜簍子上山去采摘著,每次望著上山采回的果實,心里堪比現在的父母到超市給孩子購買零食的心情。那時見了,心里樂滋滋的。
長大后,離開老家自然沒再吃過。
近日,見家鄉的朋友采摘了一簍子,說是回家炒著吃,或燉在肉里。我見照片上那白白大大的茶桃,心里總是積習著兒時的情結,童年的樂陶,似乎那時的快樂還在心底,稍有觸碰,那時的情景在兩鬢斑白的臉龐總情不自禁地往外冒著……
那是童年的幸福和快樂,像在雨后的春天碰到一樹破了皮的白白胖胖的茶桃,那桃流落在心里,一直綿延著生命的情懷……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