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肆意自己的福報
作者:王軍
人生的福報是修煉來的,有的是父母積攢的德行回報在子女身上,有的是個人良好的品行加上后天的勤奮努力,換來了今天長足的進步以及光亮照人的生命光環。
但福報不是永恒的,也不是永無止境源源不斷地福隨身心,貴氣臨門。雖然有人與生俱來,年幼時衣食無憂,生活絢麗多彩,但往往這類人在一定時期一定歲數不加以德的修煉、行善的積累、人格的練達,福報會一點點地消耗,善良也會一點點地遺失,家敗如山倒,命運多舛,不順心的事常常接踵而至,這種人在往后的生活中不是馬失前蹄,就是城門失火。正如古人所言:“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人常說:“富,不過三代。”那富,是長輩勤勤懇懇締造的家業,也有是德高望重的善緣迎來的福分。可有些人認為福可嫡傳,富養千秋,慢慢地在生活中,不注德行修養,不重品行操守,做事趾高氣揚,做人目空一切。甚至有的性情暴躁,頤指氣使;有的驕奢淫逸,揮霍無度。這些人有的看似忠厚老實,卻暗敲算盤;有的看似和目善良,卻滿腹壞水。正因為這種惡習染指,從善耗損,人的福報才一點一點地損毀,一滴一滴地耗得油干捻子盡。
所以,人生在世千萬不要糟蹋祖輩留下的福分,也別嫌棄生活中遇到的卑微。倘若一個人遇上一點小事就抱怨,碰上蠅頭小利就獨得,一有好處就爭搶,或許有人看到后就說,這個人的好日子快到頭了。人心從善邁向惡時,往往從自私自利開始,人的福分也隨之將慢慢地散盡。正應了那句話,“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惡之家必有余殃。”
生活中,有這樣的一些人,年輕打拼時謹言慎行,不逾越鴻溝,一旦功成名遂,高高在上,放任自我,不顧道義情分,不講理性原則,想怎么就怎么,自毀年輕時打下的根基,丟棄心中堅守多年的道德操守,最終福盡財散,人財兩空。
記得有句話,業行有優劣,福報有輕重。福報不是一個人一時的福氣,而是有因果的,福氣多數是偶遇中的運氣。不要把一時的福氣作為永久的幸福去幸災樂禍地享受,也不要把生命中的福報當作一生中無憂無慮的光景。若是那樣當作,人會在生活中遇上些麻煩事,也有損自身的運氣。這時,再去臨時抱佛腳,怕是為時晚矣。
《史記?張儀列傳》在書中這樣告誡后人:“夫造禍而求福報,計淺而怨深,逆秦而順楚 ,雖欲毋亡,不可得也。”一個人不能在虛無縹緲的生活中活著,也不能在勢利紛爭中失去自我。幸福不是天賦異稟,世間的好運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想當作家,就得寫。若成畫家,就得練。因為好日子是奮斗出來的,好鋼材是鍛造出來的。
為此,把握幸福,就是把持機遇,擁有未來。心懷天地,就是不計得失,一心向善。
在世福面前,不可多得,也不能過分造次。人有感恩,才有福緣。吃虧是福,吃苦也是福,懂得回報,才有善果。福報不是一時的快樂,也不是做了一件好事馬上就福喜盈門,也不因做了一件壞事就現時報應。人要真誠,心才亮堂。人有情義,生活的路才會越走越寬闊。
所以,福報不是聽天由命時撞見的運氣,不可任意妄為,也不可肆無忌憚,它是曠世持久的積善行德,也是一生點點滴滴的練達與修養。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