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5.21”是許多年輕情侶相互表達愛意的日子,這兩天街上多了無數美麗的鮮花,很多人手機里也多了份來自愛人發來的紅包。愛情是無數男男女女畢生憧憬卻又在圍城中無比困惑的謎題。但如果你問我,你見過的最美好的愛情是什么?我想那是我奶奶和爺爺的愛情故事。
奶奶生長在東港市合隆鎮一個美麗的小山洼里,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子,在那個年代農村的女孩子是不會讓讀書的,可隨著年齡的增長,奶奶想去讀書的念頭卻愈發強烈,為達成愿望,14歲的奶奶以絕食相逼父母,最后如愿以償地走進學堂,成了學堂里年紀最大且唯一的女學生。
奶奶曾給我講過,在她5歲的時候,家里就給她定過娃娃親,但當時小不懂是怎么一回事。16歲時奶奶已出落得亭亭玉立,是村里有名的美女。一天學堂的先生告訴她門外有人找,奶奶就在學堂門口看到了那個親戚口中的“小女婿”和他的父母,說是來找她商定完婚的。奶奶驚訝之余,趕忙說那是小時候父母間的玩笑話不作數。可“小女婿”一家卻不依不饒,“怎能不作數?你家聘禮都收了,不同意的話就去鄉政府告你去!”“去就去!”奶奶一口氣跑回家,向母親要來了當年作為聘禮的銀手鐲,并和“小女婿”去了20里外的鄉政府。奶奶說,當時鄉政府的工作人員就問了她一句話,“為什么不同意和他結婚呢?”奶奶很認真地回答道:“我和他的婚約是父母包辦,現在是新中國了,講究戀愛自由,我和他沒有感情基礎,我不同意和他結婚!”只聽工作人員說了一句,小姑娘說得非常對!然后一個證明婚約無效的大紅印章就蓋了下去。歸還手鐲后,奶奶從此恢復了“單身”!
此后,給奶奶介紹對象的人絡繹不絕,幾乎踏平了門檻兒,可奶奶卻一個也沒看上,直到邂逅了回村里探親,當時還在抗美援朝前線當兵的爺爺。奶奶說:“你爺爺個子不高,但卻有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身上有一股軍人的剛毅勁兒!”這次偶然相見,讓爺爺和奶奶彼此心里都有了那個他和她,就這樣爺爺和奶奶開始了長達三年的書信愛情。
奶奶20歲那年,她和爺爺結束了愛情長跑,喜結連理。但成為軍屬的奶奶,從此也開始了另一段艱難歲月。因為爺爺當兵在外,每年才能探親一次,在男人就是勞動力的農村,奶奶只能靠自己掙工分,拉扯幾個孩子長大。種地喂豬、生火做飯、縫縫補補,照顧孩子孝順公婆,所有的農活和家務都壓在奶奶一個人身上,她默默地擔負起了所有,但卻從沒有過半句怨言。奶奶和爺爺仍時常保持著書信,奶奶說那時候只要收到信知道爺爺平安,就一切都好!
1965年爺爺提干,奶奶帶著孩子們也隨軍到了沈陽,一家人終于得以團聚。不久部隊整編爺爺轉業到了某廠職工醫院工作,進了城的奶奶又承擔起了所有家務,真正和爺爺過起了柴米油鹽的日子。爺爺脾氣不是很好,一次家里突然停水,爺爺中午回家沒能準時吃到午飯,當奶奶急忙把做好的午飯端上來時,爺爺不分緣由地摔了筷子,說不吃了。奶奶也沒慣病,麻利地收了碗筷,穿上外套一聲不響地走出了家門。爺爺當時心想:老太婆該不是氣的離家出走了吧?思來想去,還是在桌子上留了道歉的字條。下班回家,心懷忐忑的爺爺卻驚喜地在廚房里看到了奶奶熟悉的身影,還聞到了他最愛的紅燒肉味道......
晚年的爺爺患了阿爾茨海默癥,基本上所有人和事都記不得了,但只要他一覺醒來,無論白天還是夜里,做的第一件事肯定是穿好衣服出門去找他的老伴!任由誰勸說、阻攔都不行!然后患有腿疾的奶奶就會一聲不吭地跟隨在爺爺后面,暗中保護著爺爺的安全。每當爺爺走不動了,無助地站在原地時,跟在后面的奶奶就會走到他身邊。爺爺會疑惑地看著奶奶問道:“您是誰啊?”“我是你老伴啊!咱們回家吧!”這時的爺爺就會瞪大眼睛,端著老花鏡仔細地盯著奶奶,看了又看。然后,愁眉不展的臉上瞬間綻現出孩子般的笑容,最后心滿意足地順從奶奶回家了!這樣的一幕無論是白天還是夜里,在爺爺和奶奶身上上演了一遍又一遍!
林語堂先生說過:要把婚姻當飯吃,把愛情當點心吃。我想那就讓愛情在婚姻里沉淀為責任與陪伴,這樣愛情就會永不變質。就像在奶奶和爺爺的愛情里,可能沒有那么多的甜言蜜語、你情我儂,但他們卻用彼此的行動和陪伴詮釋著人世間最長情的告白。一牽手就是風花雪月到白頭,在一起就是相濡以沫一輩子,平淡的日子歷經歲月沉淀,勝過所有的浪漫。每當看到爺爺和奶奶相互攙扶緩緩前行的背影,我總有一種感動和羨慕涌上心頭,我想這就是愛情最美好的模樣!
作者簡介:程瑾,遼寧沈陽人,85后女民警,文學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