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清明時節憶家翁

       又近清明節,心沉沉地陰著,且越來越深。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唐代杜牧《清明》的詩句,不知道打濕了多少人的離愁別緒。鄉愁,像一杯粘稠的米酒,正在逐漸漫洇了我的身心。我不由得遙望故鄉,遙望那個柳枝懸掛著夕陽的小村,那個黃土堆成西崗的小村,想起遠在小村的西崗上安臥塵下的父親,便一遍遍地懷想父親一生的流光。

       在小村的南三里多地,有一條潺潺的小河,叫昆都侖河。河水很細,若一條絲帶,卻常年不斷流。這條河是小村人的依賴,因為它可以灌溉河灘的田地。夏天水大的時候,有時也很迅猛,尤其是發山水的時候,小河暴漲,帶走很多泥沙。大多數的時候,河水很靜,河面明亮得如一條鋼軌。河里有小魚,小河蚌,偶爾也可以見到蝦米。這條河是祖輩、父輩以及我自己的成長搖籃。因為河畔上有我們的耕田,有我們勞作的汗水與希冀,更有年年豐收的滿足與歡欣。

       走西口的五世祖,從山西河曲移民到河畔小村定居,從清末開始,我們族人一輩輩耕種河畔的土地一直到現在。他沒有想到,他一個人從口里出來,不僅留下了一族百丁的興旺,同時也留下了儒家文化的根基。雖然他目不識丁,窮困潦倒,但是儒家的教化卻銘刻心間,成為警示后人的垂范。

       常記得我約七八歲時,有天晚上,祖父在燭火搖曳的小茅屋中,教育我的四爹寫信的禮儀。信件的格式非常嚴格,祖父口述,四爹依循書寫,我窩在被子里盯著墻上的人影狂想人影里的世界。古代信件,都是豎寫的格式,雖然現在改為橫寫,但稱謂,客套,寒暄,遣詞造句,正文規則,末尾致敬,署名,日期都極為細致,有著不可逾越的規范。說真話,祖父這套寫信的教學法,比語文老師教得好。一封信寫畢,信的寫法已經傳授給四爹,同時,也給我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

       祖父極愛交友,他有好幾個蒙古族把兄弟。他們每年都從山里來探望祖父一次。每次都要蹚過那條小河,從南山帶來新鮮的山貨。祖父把打下的莜麥、蕎麥,小麥等糧食分給他的把兄弟,并且要與他們喝一頓大酒,說些掏心窩子的話,然后依依惜別。祖父會告訴家里人,“與朋友交,言而有信;明中施舍,暗里填還;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之類的名言,并要全家人牢記在心。

       父親,生于建國前夕,歷經社會變遷,固窮獨善,溫厚端正,深得儒學濡養。父親一生奉守知足常樂,安貧樂道,追求精神上獨立超然。常記得每到過年,他喜歡用毛筆撰寫一幅對聯——“知足者常樂,能忍者自安。”那時雖不知這聯語有何深意,但覺得父親喜歡,必有其道理。后來知道這是《名賢集》里面的一句處世修身的名言箴語。是讓人減少欲望,安貧樂道,堅忍不拔,恪守清操。綜觀當世之人,洶洶然奔名利而去,唯恐財富少于別人,面子損于別人,地位低于別人。機關算盡,絞盡腦汁去謀取利益,攫取財富。一朝失算,身陷囹圄,到頭來,弄個竹籃打水,黃粱一夢。修身首要在于止欲。欲望是德行的大敵。欲望大了,修行方向就會偏離正軌,行為處事就會失去準繩。當然,止欲不是止步。不是停步不前,安于現狀。相反,止欲是控制自己的私欲,不使它成為思想精進的羈絆,不使它成為干擾事業發展的纖繩。每每想到父親的話,越發覺得此中真味,含金藏玉,乾坤闊大。

       父親一生從教,授業數學,譽滿學子。凡他教學過的學生,對他的教學方法和課堂氣氛都贊譽不絕,以至于多數學生今已白發蒼蒼,對他的數學課念念不忘。父親一生喜歡數學,鉆研不輟。尤喜《周脾算經》和《九章算術》。他有四個紅藍皮的筆記本,里面都是記載在古代數學的問題。而且自己的心得體會都寫在題目的下面。現代數學的很多問題都可以在古代數學中找到相似或者符合的題目。所以有了古代數學做底子,現代數學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而且,古人的數學和語文是不分的,古人做數學,必得要寫得出好文章才可。古代的數學,都是文采斐然的華章。讀懂古代數學,必要有很好的古文基礎。所以,父親也特別喜歡鉆研古文,尤其喜歡《名賢集》。此書匯集孔、孟以來歷代名人賢士的嘉言善行,民間諺語,有不少涵養人格底蘊的儒學精華。父親能熟記其中不少名言。尤其是曠達致遠,修身立德的箴句,父親愛若珍寶。“與人方便,自己方便;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寸心不昧,萬法皆明;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知足者常樂,能忍者自安……”等常在嘴邊掛著。尤其是“忍”字,父親一生恪守篤行,雖身處逆境而不悖。他的“忍”哲學,不是某些人膚淺的忍耐,忍讓,忍受,忍到一定程度或者時機,會反彈,會爆發,會重新找回自己心靈里丟失的平衡。這樣的“忍”是虛假的,是暫時的,是隱藏了本心的“忍”。而父親的“忍”是律己,是精進,是修身。困難環境,他忍受不公,但心胸豁達,樂觀待人;面對誤解,他不爭不辯,和顏悅色,“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對待弟弟妹妹,全力呵護,無怨無煩,無私奉獻。對待鄰里和同事,他也以“讓”為尺規。他喜歡“六尺巷”的故事,對清朝張英的品格頗為近乎崇拜。

       父親對待學生,常常傾盡全力地呵護與關懷。記得一位叫紅梅的中考落榜生,是父親教了三年的學生。八十年代,初中生如果考不上高中或者中專類學校,就面臨著回鄉勞動,成為有文化的農民。這位學長不甘心命運如此沉淪,立志要復習再考。父親深受感動,就說:“既然你堅持要考,那就我幫你補習吧。不過,你家住在山里邊,我不好關照你,你愿意住到我們家里來嗎?”于是,學長住進了我們家里,整整半年,除了周末學長探家,父親總是在幫助她補習。后來她如愿以償,考上了中專學校,有了自己想要的前途。

       父親對孝道極為重視。孝在父親心里,就是一把恒久的尺規和扛在肩頭的使命。祖父對孝的教育極為嚴苛。祖父雖然是農民,身體常年抱病,但講起孝道故事,卻如數家珍。直到今天,我七十一歲的二爹還記得祖父講述“黃香溫席,子路負米”故事的情景。中華民族之所以幾千年文明生生不息,沒有中斷,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孝道的傳承。孝是中華文明的精神圖騰之一。無論貧富人家,孝道的精義作為家風都要口口相傳。

       對于什么是孝,父親以身體力行作出了最好的回答。

       六十年代的農村,家境貧困是普遍現象,而我家尤甚。為了改變窮困境遇,祖父決定培養一個讀書人出來,使命自然落在我父親的肩上。因為妹妹弟弟還小,不懂得讀書的功用。父親受命,每天靠帶著一碗酸粥,遠行到七八里地外的學校上學,中午不回家,吃酸粥果腹。就這樣一直到小學畢業,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離家更遠的前山初級中學。而家里開始吃糠菜窩窩了。全家人餓得面黃肌瘦,終日為生計發愁。父親拿著錄取通知書,百般惆悵,不知該如何面對窘境。“老來行路先愁遠,病里辭家更覺難。”祖母早逝,家里拿主意的自然是祖父。對于上學,祖父早已痛下決心,鼎力支持。就這樣,父親在祖父的叮囑下,坐火車去了前山的中學讀書,走得時候,身上揣著祖父給他東拼西湊借來的八元錢。

       困厄沒有擋住父親的求學之路。入校后,父親的成績依舊名列前茅。他牢記祖父的教誨,不敢有絲毫懈怠。最后以優異成績畢業。學校領導找他談話,要他留校任教,可父親擔心著家里境況,不敢接受這個機會,卷起行李,悄悄回家了。

       此后多年,父親一直扛著家庭的重擔,把祖父未完成的責任,都一一接了過來,與姑姑一起,為三個弟弟各自成家立業,完成了祖父的最大的心愿。孝,在父親的心里,就是擔負起家庭的重擔,為祖父分憂,為弟妹立范。這種精神,潛移默化融于我的血脈,成為我做人的圭臬。

       父親離開我們十五年了,這十五年,我無日不在思念父親,思念祖父和那個小茅屋,還有那條始終不斷流的昆都侖河。這條河,無數次移入我的夢里,滌蕩著我的心扉,讓我時時事事,不能忘記祖父與父親留下的懿范。


       作者簡介:呂波,男,51歲。筆名漠耕。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巴彥淖爾市作協會員,烏拉特前旗作家協會、詩詞學會副會長。《烏拉山文藝》漢文編輯。作品發表在《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內蒙古日報》《包頭日報》《躬耕》《青少年文學》《文學月刊》《天驕航空》《靜觀》《內蒙古詩詞》《巴彥淖爾日報》《烏海日報》《河套文學》等報刊,部分入選巴彥淖爾市文藝家作品集《長河流韻》《牟那情韻》等。創作歌曲《黃河遠去》《奔騰的內蒙古》《烏拉特前旗志愿者之歌》;榮獲2019唱響中國歌詞大賽銀獎。2020年獲河套文化征文優秀獎,民族團結進步征文二等獎。報告文學《烏加河畔》發表在《大地文學》《巴彥淖爾文史資料》第三十一輯。

純貴坊圖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色在线|亚洲| 欧美色图另类图片| 老子影院午夜伦手机电影| 最刺激黄a大片免费观看下截|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a毛片视频免费观看影院|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成年免费视频黄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538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张柏芝在线观看| 91天堂国产在线在线播放| 欧美色图你懂的| 国产精品毛片va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va在线观看| 18videosex日本vesvvnn| 欧美v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中文乱码| 91大神在线看| 欧美国产日产片|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高清|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丫| 天天视频天天爽| 日韩久久无码免费毛片软件|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看大片| 美女被免费视频网站a国产| 少妇激情av一区二区|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免费| 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国语蜜臀|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播放|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天天爱天天做天天爽夜夜揉|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另类视频区第一页| 护士的诱惑电影| 人妻蜜と1~4中文字幕月野定规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