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年逾古稀初染毫 練筆方知翰墨香

年逾古稀初染毫 練筆方知翰墨香

——晚年習書感悟

文/劉培華


       我自幼喜歡文字與寫作,筆名鄉隱居士。初中畢業回家務農后即涉文,被利津縣廣播站選聘為通訊員,經常投稿,自此即喜歡上了寫作。參加工作后在單位聘為宣傳科通訊員。工作初期從事技術,后“改行”,長期從事企業行政管理和企業文化建設,與“文字”結下了不解之緣。工作性質大半生從事與文字有關的工作,主要是行政公文,擅長新聞寫作,早期,除新聞稿件外,偶有文學拙文見于東營日報、黃河口晚刊、齊魯晚報、聯合日報等報刊。在文化圈也小有名氣,媒體業內、書畫界朋友多多。后企業破產下崗失業,走上打工之路。平時忙于生計、工作和俗務,偶爾記點文字,少有隨記涂抹文字之習,聊以自娛,未登大雅之堂。觸“微”后有閑暇興致和靈感偶發文于眾,數篇拙作刊發于各大報刊和網絡平臺。辛丑陽春三月加入東營市作協,東營文壇有了一席之地。后一發而不可收,先后入山東省散文學會、中國煤礦作協、中國散文學會。

       自愧的是充其量算半個文人,因只舞文不弄墨,何況舞文也是業務愛好,水平一般。虛榮心作祟,徒有其名。我對書法僅限于喜歡,喜好收藏字畫,也已小有成績。了解和熟悉我的朋友勸我習研書法,曰:寫作與書法有其共性,您文章如此精美,何不修煉書法,寫寫字?吾謙辭到:我沒有書法基礎,只是喜歡而已。友曰:拿起筆就成功了一半,況且書法沒有基礎的人入門成功提高提升得更快。

       人云:寫作書畫本是愛好者心靈溝通的媒介。喜愛寫作書法是文化人的文心雅趣。受文人朋友老師們的影響,自己也愿成為真正的“文人”,便為此而備。

       經常參與和參加市書協、市美協、市五老書畫院的書畫活動,文人雅集,參觀書展、畫展,總讓人羨慕不已。現場觀摩書法大師創作獻藝,佩服他們的滿腹經綸,箴言警句信手拈來;更羨慕老師們的揮毫潑墨、行云流水般地寫字。“書”“寫”有質的區別,前者是“道法自然”的書法家,后者是“循規蹈矩”的寫字匠。書家只有具備高度的文學修養,才能“揮毫超拔”。字就像人,有精神有個性,有的雄偉豪放,有的瀟灑秀麗。縱觀結交書畫藝術友人,細心揣摩,書法,就是繪心;寫字,如是做人!因此,書畫如其人,立品為先。只有人做得正、做得真,其書畫才經得起考驗、經得起品味。人讓書畫雅,書畫讓人貴。欣賞書法家進行創作,是一種學習更是享受,隨即就有了摸筆的沖動,于是,我開始行動起來,讀書時自己也會特意搜索有關書法方面的內容并做筆記,時常拿出收藏的書畫作品,欣賞品讀,從中感悟借鑒。

       反復思量,蠢蠢欲動,慢慢開始著手行動。家中書房里,書桌上鋪上網購的毛氈,取出友人贈送的“封存”多年的硯臺,去古玩城購齊毛筆、墨汁、宣紙、鎮紙等文房四寶,一一羅列在書桌上……

       兒時,在家父逼迫下,練過毛筆字,小學也寫過大仿,后因家庭經濟條件和學業未成回村務農而棄之。學書方恨晚,猶嫌筆功淺。擱筆數年,花甲余五再啟航,難度可想而知。當第一次拿起筆,不是“成功”了一半,而是“自信心”丟了一半。幾十年沒摸筆,還真打怵、膽怯。起初,懸肘揮毫,只敢在網購來的能重復使用的練字專用的水寫紙上用“水筆”反復練習。作為初學者,手中毛筆像個桀驁不馴的孩子,怎么調教都不“聽話”,時常寫出“病筆”和“敗筆”,寫的筆畫經常粗細不均甚至東倒西歪,寫出的字也是鬼畫符,不禁讓人產生懷疑,難道自己不是學毛筆字的料嗎?再三反思,或為虛榮心作祟,沽名釣譽,故弄玄虛,走入“玩弄筆墨”的誤區?!

       張連冨仁兄(中書協會員,中榜書藝術研究會會員,研究館員,省書協會員,市美協會員;市書協顧問,中國?黃河口濕地畫派顧問,黃河美術館顧問,市民間文藝家協會顧問,市工筆畫學會藝術顧問,東營書法院學術委員;東營黃河口古玩城國粹堂專職教授;東營畫院院聘畫家,東營畫院學術指導委員會委員。因未正式拜師,不敢妄自稱師,幾十年的兄弟情義,稱兄道弟習以為常、甚為親切)得知后,反復告誡:毛澤東主席說“第一要多看帖,第二要多練習,寫多了就熟了。”不要好高騖遠,欲速則不達,建議先學楷書,練基本功,以后再學行書、草書、顏體,碑帖結合,千萬別把普通寫字或非常匠氣地寫字,當作是書法。意在筆先,想在學書法的路上走得順暢長久,從提筆的時候就認真練習,此為書法學習的“起跑線”。想寫好毛筆字,控筆是關鍵!調筆鋒,“偏鋒”,運腕的功力,控制好行筆的輕重和節奏。懸腕、提腕,把墨蘸足一點,然后保持慢速、勻速行筆……

       雖未得到張兄真傳,但經先生指點,自己感悟頗深!臨摹有長足進步。

       因此,凝心、聚神,浸潤心靈、凈化靈魂。開始正兒八經、專心致志地臨池學書。先水寫布、再報紙,后宣紙;先方格“描”,后臨帖、臨摹、仿影,不斷反復練習,在師從前人、名人的基礎上,心摹手追,結合自己對書法的理解而進行創新的,水平大有長進。怕糟蹋紙墨,后來,練習得運筆自如,如魚得水,才敢研墨鋪紙,用宣紙出“作品”。記得第一次宣紙寫字時,拿起筆,將毛筆蘸滿墨汁,在硯臺上反復輕輕潑拭,遲遲不敢落筆,經過長時“醞釀”,隨即在準備的練字報紙上,寫出了久違了的毛筆字。第一幅作品是“福”,后有“不忘初心、厚德載物、上善若水”等通用的名言警句,橫幅豎幅斗方不斷嘗試。慢慢學會了提款、落款、簽印等書法基本功。

       小試牛刀,初次使命完成,如釋重負。自我評價,字雖沒有寫得那么行云流水,更談不上妙筆生花,但有對文字的敬畏和用心融在里面,一撇一捺看上去也格外有神有韻,有滋有味,自我欣賞自我陶醉。當滿屋子墨香縈繞之時,是我最愜意的時候,濃濃的墨香增加了——,但也招惹老婆大人和家人抱怨。后來,在辦公室里書桌上又備了一套行頭,工作不忙時偷閑練幾筆。

       楷、隸、行、草、篆五種書體,我偏愛楷書。將習作,微信發給朋友老師書友批閱鑒賞,審閱落筆、起筆、運筆、收筆有基本功,但有些字的露鋒、藏鋒、側鋒都沒有把握好,需要臨帖修煉。老師的點評,更加堅定了練好書法的決心。

       寫字與寫作一樣也成了我的精神食糧,毛筆字由起初的稚嫩到成熟,由拘謹到舒展,由剛不勝任到游刃有余,也如自己的拙文,經得起細細品味。

       為鼓勵我習書,篆刻家孫西貞賢弟為我治印,專門刻制印鑒一套(閑章、名章、號章、筆名章4方)作為我習書“行頭”相饋。但苦于自知練習的作業作品拿不出手,難以示人,故至今未敢落印。近期,將習作奉于中國書畫名家張連富仁兄,張兄給予充分肯定,稱其作品有款有型,有模有樣;筆力、氣勢、神態尚可;有天賦,有基礎,有功力,可塑造。且張兄還欲收為徒,我無上榮幸!

       寫作和書法同屬“文”科,都是文化藝術,歷代優秀作家同時也是書法家比比皆是。碼文練字均為文人所為所舉,有異曲同工之妙。書法與寫作一脈相承,是相通的,有共性,也有差異。真正走入其中,方知奧妙無窮!首先要有天賦、有興趣、有功底,都需要素材心境靈感構思創作歷練。意念在前,書寫在后,孜孜不倦。不同的是,書法,要有工具:文房四寶,筆墨紙張硯臺油印玉章,臺案,氈布……寫作不然,現代寫作都不用手稿,電腦打印,手機亦可寫作編輯!習文和習字同樣要投入腦力和精力,習字還需要投入和耗費大量的財力,文和字要成為作品,均需磨煉打造,積累提升。兩者作品的表現形式不同,書法可一撮而就,一氣呵成,允許補筆但不可反復修改,修改即有瑕疵,不慎即可為次品或廢品。而寫作不然,寫作需要沉淀和提煉,要反復修改才出成品。

       無論寫作還是書法,非一日之功。書法是練出來的(多寫、多臨),“字”是“紙”堆出來的;寫作是看出來的(多讀書、多看人事物景)。臨帖不足,書寫不夠量,是不會有成績的不會隨便成功的。賣油翁的一句“唯手熟爾”揭示了熟能生巧的規律。天資用功并舉,資學兼重,斯為至理!

       在學書行書的臨摹和創作中,筆者感到需要書家反復斟酌研習,不斷鉆研,刻苦礪練,豐富學養,淡泊人生,以自己豐盈的內心世界、學識修養及完美的用筆結字章法來打動人。書之妙道,在于神采;筆走墨流,皆發于心。雖為書畫家操翰,實乃書家心跡的披露。

       本人自知基礎差,功底淺,水平有限,臨池學書,畫蚓涂鴉,不愿苛求自己,學書法不是趕時髦,裝腔作勢,嘩眾取寵,不為成功成名獲利,只為老來樂趣,豐富晚年精神文化生活,彌補半個文人舞文不弄墨之遺憾,提升自身文化藝術修養。個人早有養生頤性的四大喜好:文字寫作,書畫收藏,中國象棋,花卉養殖,這些足以支撐滿足晚年養生度日之需求。碼文行篇,品鑒書畫,侍奉養花,下棋對弈,老來又添一嗜,臨池染翰,使業余生活甚為充盈豐富多彩。讀書染翰,乃古今文人之日課,尋一處清幽,覓一處靜謐,一茶(品茶),一書(看書),一筆(寫字),一機(電腦或手機寫作)。寫作長知識,增才干;染翰為陶情,為養性。得空就磨硯弄翰習書,寒暑不輟,我已將其廣泛的愛好視為工作、家庭之外的業務生活的全部!是消遣也是修行,將此視為健康養生,文化健身養老。生活素簡,內心豐盈,不亦樂乎。

       滿頭鶴發添銀霜,晚年弄墨增享受。年齡漸漸變老,生命漸漸歸于寧靜,一個人靜下來,才恍然明白:人生在世,需要有一些真正的愛好來滋養歲月情深。那么,內心也是純粹而歡喜的。有真正熱愛的事情,生活會變得更加充實,生命會更富有充實感和幸福感,人生也會活得淡定而從容。我在舞文弄墨的同時,也收獲了自己的精神財富,享受生活,自娛自樂,體現了“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社會價值。我已66歲,或不能增加生命的長度,但可提升生命的高度;或不可能延長生命之路,但可以拓寬人生之旅。

       莫道桑榆晚,紅霞尚滿天!惟愿以文修身,以字養性,修生養身,涵心養性,陶冶情操,強心健體,孤芳自賞,以文(字)會友,以友輔仁,享受寫作和書法之樂,書寫翰墨情懷,安度余生,聊慰此生。

       草就成文,是為學書感懷。


       成之 

       壬寅季春于黃河入海口鳴丁書屋 


       作者簡介:劉培華,筆名:鄉隱居士,1957年生,利津人;中國散文學會、中國煤礦作協、山東省散文學會、東營市作協會員,《東營日報》特約記者,《利津商業史話》編委,《中國鄉村》雜志編輯。作品發表于各大報刊和網絡平臺。

純貴坊圖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2018中文字幕mv| 在镜子里看我怎么c你的|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55夜色66夜色| 最近免费高清版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变态视频网址网站| 中文字幕乱人伦视频在线| 福利视频你懂的|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网站动漫|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色视频www在线播放国产人成| 小次郎收藏最新地址| 亚洲校园春色另类激情| 麻豆国产96在线|日韩| 成人免费激情视频|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麻豆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品区 | 久久精品国产只有精品2020| 色先锋影音资源| 在线黄视频网站| 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综合久久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 在线私拍国产福利精品| 日本熟妇色一本在线观看|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菠萝蜜亏亏带痛声的视频| 插鸡网站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床戏无遮挡免费观看网站|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成人中文精品3d动漫在线|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 韩日视频在线观看| 天天爽天天干天天操|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男女过程很爽的视频网站|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加勒比| 一级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欧美巨大黑人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