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頌歌(外一篇)
作者:魏軍軍
天高云淡,秋高氣爽,心情豁然開朗,遂漫步于二郎峰巔,舉目眺望,一群大雁飛翔在遼闊明凈的天空,揮動著翅膀,奮力書寫著秋日的樂章。
遠處峰巒疊嶂逶迤,似奔騰的駿馬,浩浩蕩蕩。洛河猶如一條潔白的哈達,彎彎曲曲飄向遠方。紫荊山上空盤旋著幾只白鴿,它們吹著喜悅而又嘹亮的口哨,給洛城帶來了一片祥和。大佛禪院鐘鼎齊鳴、梵音裊裊,仿佛歌頌著和諧社會的盛世輝煌。在巍峨的大山之上,層層梯田,依山傍水,如詩如畫,仿佛盤旋的天梯。
莊浪是書畫之鄉,“梯田王國”,“中國民間文化之鄉”。
要說莊浪,必須說一說莊浪“梯田”。從六十年代起,40萬莊浪人民自強不息,艱苦創業,以“酷暑嚴寒嚇不倒、貧窮饑餓壓不垮”的精神,治山不止,修水不休,堅持不懈地開展了以興修水平梯田為中心,實行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的生態環境建設,苦戰30多個春秋,終于建成了占全縣總耕地面積90%以上的百萬畝水平梯田,以倚天巨筆譜寫了莊浪歷史上最為壯麗的一頁。
作為大山的兒子,我對千百年以來,勤勞勇敢的莊浪人民用鋤頭和鐵锨,用錚錚鐵骨,夙興夜寐,篳路藍縷,歷經34年創造了震驚世界的莊浪梯田,有一種戀戀不舍的情愫。三十年來,我喜歡踩著落葉的窸窣,離開塵世的紛憂,沐浴在乾坤日月之中,徜徉在青山綠水之間。迎著暮色蒼茫,披星戴月,讓輕拂的清風吹走塵埃,洗滌心靈污垢;讓心靈的夢想溶入如血的殘陽。徘徊在重重迭迭地垂掛在大山深處的梯田之間,遙想著先輩們當年的生存艱辛,感受著文化遺存的美妙。
獨立山巔,極目遠眺,梯田的優美曲線一條條、一根根、或平行或交叉,蜿蜒如春螺,披嵐似云塔,亦如依偎在大山懷抱中素顏的美人,顯示了攝人心魄的美。遠觀蒼龍騰飛,近觀蔥嶺碧流。遍野青翠映目、碧色連天、晨霧飄渺、行云流水;磅礴壯觀、氣勢恢宏,如蛟龍潛淵,似碧濤滾滾。青山翠圍中,山高路險;云霧繚繞處,白云縹緲。聚先人之奇跡,集騷客之華章。
60年前,莊浪的自然條件極其惡劣:巍峨連綿的大山,十年九旱的氣候,無窮無盡的黃土。莊浪山地陡屲較多,水土流失嚴重,土地比較貧瘠,生態環境不好。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一直到90年代,莊浪人花了34年時間,用?頭、鐵锨、扁擔、籮筐和架子車,憑借頑強的意志和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戰天斗地,改造山河,將一座座千瘡百孔、滿目瘡痍的荒山陡坡,鐫刻上了最為旖旎壯觀的畫卷——莊浪梯田,使得全縣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看著無邊無垠的梯田,我仿佛看到了家鄉的男女老少依依不舍地離開溫馨的熱炕頭,冒著嚴寒,從農家小院走出來,扛著鐵锨、?頭,挑著竹筐,推著架子車,奔向寒風刺骨的山梁坡地。修筑梯田的現場,紅旗獵獵,北風乎乎,人山人海,川流不息。挖土的無怨無悔,擔土的你追我趕,推土的爭先恐后,裝土的奮勇當先,倒土的默默無聞。家家戶戶爭先挖土,各鄉各村比賽填溝。他們的額頭上滲出了豆大的汗珠,卻顧不上擦拭;手心磨破了顧不上包扎,只用刺兒菜的汁液擦幾下就繼續干活;鞋幫子和鞋底磨破了,顧不上回家換鞋,繼續埋頭苦干。我好像看到了在修筑梯田現場沉著指揮的縣鄉村三級領導干部,他們擼起袖子、挽起褲子,深入田間地頭,大聲吶喊著,加油著。有的領導干部干脆搶過老百姓手里的?頭挖土;有的搶過鐵锨裝土;還有的搶過架子車推土……我好像看到了修筑梯田時,有的老百姓被滑坡的土方壓死,有的老百姓倒土時掉下了深溝懸崖摔斷了腿,有的老百姓因心臟病突然發作而倒在了梯田修建現場……我仿佛聽到了喇叭聲、人們的吶喊聲、?頭挖土的聲音、架子車跑起來的咕嚕聲……震耳欲聾的聲音使沉寂多年的山梁,一下子沸騰起來。
坐在梯田地邊,凝望著如浪如濤的群山和如詩如畫的梯田,山頂林木蔥蘢,霧嵐繚繞;山間黃澄澄的梨兒,紅彤彤的蘋果在微風的吹拂下下手舞足蹈。長壽菊和格?;ǜ傁嚅_放,為莊山浪水增添了不少色彩;山腳湖水瀲滟、清澈如鏡。這不正是“山頂沙棘戴帽,山間梯田纏腰,埂壩牧草鎖邊,溝底穿鞋”嗎?
“天梯高聳入云端,瑤池蜿蜒繞山巔。晨曦斑斕書畫卷,晚霞雋秀映峰巒。莊浪兒女顯奇志,萬代子孫繡河山。霧海飛歌彩虹舞,人間仙境美名傳”。43萬莊浪人民自強不息,歷經34年的梯田建設,付出了兩代人的心血,先后有30人為此獻出生命,116人負傷致殘,義務投入勞力5670萬個,累計移動土方2.76億立方米,如果堆成1米見方的長堤,足可以繞地球六圈半。昔日的三跑田變成三保田(三跑即跑土、跑肥、跑水,三保即保土、保肥、保水)。實現水不出田,土不下山;大災不減產,小災保豐收。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60年前,在莊山浪水上揮汗如雨、干勁沖天的前輩們早已作古,他們靜靜地躺在自己曾經奮戰的黃土地上。然而,他們的夢想并沒有熄滅,反而像一束火炬,生生不息,越燃越旺。后輩兒孫,接過爺爺手里的?頭、鐵锨,繼續傳承著老一輩的堅定信念,一锨锨、一筐筐、一車車,造出了一塊又一塊的莊浪梯田。這就是勤勞勇敢、敢于戰天斗地的莊浪人民,這就是“實事求是、崇尚科學、自強不息、艱苦創業”的莊浪精神。
桃花梁
“陽春三月煙花如海,風月無邊吟贊春秋?!迸?,伴著時間的低吟,緩緩而來;殘冬,隨著沙漏的流失,默默而歸。三月初春,冬日的寒流依舊尚未褪盡,似乎還殘留著嚴冬的料峭和清寒。他或許隱藏在什么地方,窺視著大地的一舉一動,好像一旦抓住機會,就會突然地襲回大地。
三月,是和風細雨的季節,是春暖花開的季節,是孕育生命的季節。三月的天空,不離不棄,若即若離,讓人親近;
三月的風,揉揉拂面,和煦爽心;三月的陽光,溫情流瀉,恰似柔情的少女,輕盈的曼舞水袖。一笑是姹紫嫣紅,一顰即是細雨霏霏。
三月初三,風和日麗,陽光明媚,心情格外的好。王主任叫我去莊浪縣的桃花梁踏春賞花,我便應允了。他駕駛越野車一路狂奔,我則坐在副駕駛靜靜地欣賞窗外的美景。家鄉已經完全改頭換面了:遠山隱隱約約、連綿不斷,恰似一條長龍飛向天邊,群山逶迤、重巒疊嶂,猶如波濤奔騰、巨浪排空。山邊云霧滾動、婆娑竹影,身臨其境如入世外桃源;層層梯田,好似一架架直插云霄的天梯,一派美不勝收的壯麗畫卷。梯田一年四季景觀各異:初春,花滿田疇,如串串花環掛山間;夏至,佳禾吐翠,如層層綠浪沖蒼穹;金秋,麥穗沉甸,像座座金塔頂玉宇;隆冬,雪兆豐年,若環環白玉砌云端。山下,一幢幢高樓大廈仿佛雨后竹筍般拔地而起,寬闊平坦的柏油大道上來往飛奔著紅旗、奔馳和寶馬,大街兩旁的超市、商場、休閑中心排列得整整齊齊,街道上車水馬龍,游人如織。還有高大翠綠的樹木、綠草如茵的草地,花團錦簇的花壇,碧波蕩漾的人工湖……
早春的清晨,盡管感覺還有一絲寒意,但春已不覺間邁進了季節的門檻,帶著些許的微溫,漾開了人們臉上的一絲笑意。在這乍暖還寒的季節,北方的天空籠罩著一層溫暖和喜悅,討人喜歡。
車在向前狂奔,樹在向后飛馳。天空,瓦藍瓦藍的;云朵,雪白雪白的;樹木,翠綠翠綠的。尤其是白云太調皮了,仿佛在和我們的車盡情地賽跑。白云的下面還飛翔著幾只鴿子,一切顯得那么祥和美妙。左邊的旗鼓山巍峨挺拔,猶如一位正襟危坐的將軍正凝視著我們,莊嚴而肅穆。山上密密麻麻的松柏已經變得郁郁蔥蔥,仿佛排兵布陣的千軍萬馬,異常壯觀。松柏中間夾雜著數百棵桃樹,粉色的桃花已然開放,特別吸引眼球。
王主任說:“桃花梁位于莊浪縣朱店鎮大曹村,距離縣城7公里路,那是十年前大曹村村民自發組織栽種的,現在桃樹已經長大了,每年三月份是桃花盛開的季節,但是由于比較偏僻,所以鮮有人知。”聽王主任這么一說,我便更加來了興致,恨不得一下子飛到桃花梁,一睹她的芳容。
來到桃花梁旁邊的一座梁峁上,遠遠望見一座形似草帽的小山丘,山丘上面漫山遍野盡是桃花。無數的桃花組成了一大片桃花云,輕輕地覆在山丘上,仿佛從天上掉下來似的,那么薄,那么艷,那么美!又好像一張巨大的粉色紗巾,蓋在了一位嬌羞的仙女頭上,顯得那么嫵媚、迷人,等著你去揭開它,去目睹她的傾世容顏。
我們把車停在桃花梁下面的公路邊,準備步行上山。公路兩邊栽植著許多垂柳,柳樹已經發芽生枝,柳條細細的、嫩嫩的、黃黃的,好像懸掛的金線,又像少女柔嫩纖細的手臂,微風拂來,柳條隨風搖擺,好像載歌載舞的美少女。柳樹上有幾只不知名的小鳥歡唱著,竄上躥下,飛來飛去,給春天又增添了幾分韻味。
爬上桃花梁,我被眼前的美景迷住了:一片粉色的海洋,此起彼伏,一陣微風拂過,花香迎面撲來,沁人心脾。朵朵桃花就像一只只美麗的蝴蝶,伸展著婀娜多姿的身材,撲棱著翅膀,翩翩起舞,讓人目不暇接,神迷意醉,仿佛置身于“桃花島”之中。微風過處,粉色的海洋隨風波動。一株株桃樹猶如一個個下凡的仙女,超凡脫俗、氣質高雅。她們面帶微笑,身著彩色的舞衣,在微風里手舞足蹈,跳起了美妙絕倫的“天鵝湖”。仔細一看,有的桃花是粉色的,有的是白色的,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桃花的形狀千姿百態:有的含苞欲放、玉蕊楚楚,像熊熊燃燒的烈火,又像一個個羞答答的小姑娘,不敢將自己呈現在世人面前;有的半開放,好像一個急著想看到外面世界的孩子,正用力釋放著自己;還有的桃花已經盛開了,露出嫩黃的花蕊的,美艷極了。
此情此景,我忽然想到了明代詩人、畫家、文學家唐寅的《桃花庵歌》。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來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賤緣。
若將富貴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做田。
此詩中詩人唐寅以桃花仙人自喻,自娛自樂。那個曾經幻想“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學子唐寅不見了,那個煙花柳巷、醉生夢死的風流才子不見了,痛也痛過,樂也樂過,在經歷了幾年放浪生活之后,唐寅終于還是選擇逃離鬧市,為自己選定這一處世外桃源。
于是又記起唐代詩人齊己《桃花》里的句子:“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風暖仙源里,春和水國中。流鶯應見落,舞蝶未知空。擬欲求圖畫,枝枝帶竹叢。”
一陣微風拂面而來,我猛然驚醒,原來天色不早了。一輪夕陽,泛著紅暈,“猶抱琵琶半遮面”,羞羞答答、愈來愈遠。山下的村子里炊煙裊裊,偶爾傳來了幾聲犬吠和牛叫聲,樹上的幾只小鳥鳴叫著開始返巢,大地的一切沐浴在唯美浪漫的余暉中。夕陽邊上的云霞好像得到了夕陽的賞賜,變得欣喜異常,時而圍坐一團,傾訴衷腸;時而圍著夕陽,談笑風生。山崗上,我靜靜地望著那輪夕陽,霞光將我的身影裁剪的冗長,冗長……
臨走時,我和王主任約定,來年三月初三,我們還來桃花梁踏春賞花!
作者簡介:
魏軍軍:男,漢族,甘肅莊浪人,筆名上官飛龍,學子,研究生在讀。喜歡讀書寫作,運動攝影,平日里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業余時間筆耕不輟,在英國《英國文學》《海外英譯》加拿大《詩情太平洋》美國《北美翰苑》《海外華英》《歐洲文藝》《海外頭條》《首都文學》《環宇之聲》《新華社》客戶端、《人民日報》客戶端、《甘肅日報》《中國甘肅網》《平涼日報》《崆峒》《晚晴》《紫荊花》《文風》發表論文、新聞宣傳報道及文章總計1000余篇。文字有幸被翻譯成英文在國外發表?,F為英國《英國文學》簽約作家、美國《北美瀚苑》和《海外華英》簽約詩人、作家,《世界作家》雜志社簽約作家、中國散文詩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網會員、中國詩歌網會員、中國小說網會員、中國甘肅網通訊員、甘肅教育網通訊員、平涼作家協會會員、詩詞協會會員、文藝家協會會員、莊浪作家協會副主席。
注:本文由史映紅推薦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