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的禪意輞川
作者:傅彩霞
每個讀書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晴耕雨讀的田園夢。千年前的輞川,是王維的別墅莊園,也是他半官半隱的書院,更是他詩意棲居的桃花源。他遠離紅塵,擺脫名利,拋棄貪欲,徜徉在輞川的山林谷溪,焚香獨坐,吟風弄月,參禪悟道,尋覓身心的閑逸蕭散。
一個春日的夜晚,或許剛焚完一炷青煙氤氳的爐香,或許剛送走遠道來訪的知交詩友,或許輾轉無眠凝視著夢的方向,王維走出經卷青燈的書齋,獨自漫步,突然,陣陣芬芳襲來,駐足尋香望去,路邊幾株枝繁葉茂的桂花樹,桂花稠密綻放,細小的花瓣被風吹落,如米粟般散灑一地,既濃香致遠,又清雅蕩漾。唯有內心嫻靜,對季節敏銳的人,才能細膩地看到微小桂花的飄落,洞察到光影交錯的神秘世界。王維迎著星光,嗅著幽香,抬頭遠望連綿起伏的群山,夜幕籠罩的山林空谷,所有的一切,淹沒了白日的喧鬧浮華,月亮從云層中鉆出,靜靜的月光如銀流瀉,幾只鳥兒從睡夢中醒來,不時夢囈般呢喃三兩聲,和著春天山澗小溪緩緩的水流聲,把這座寂靜山林溪谷的意境烘托得如夢如幻,如詩如畫……
此時此刻,面對月的清輝,花的芬芳,鳥的啼鳴,春的氣息,水的流動,夜的安恬,山的靜謐,王維心中涌出莫名的感動,迸發的靈感一閃而過,他出口成詩,低聲吟詠:“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禪寂生活和輞川恬靜優美的田園風光結合在一起,創造了一個物我相愜、情景交融的人間仙境。從此,這首筆墨精煉,蘊含禪意,平靜簡潔,渾然天成的《鳥鳴澗》,蕩漾著盛唐的月光,鑲嵌在中國詩詞的燦爛星河之中。
人閑緣于心閑,人靜緣于心靜。人稱“詩佛”的王維,中年后篤誠奉佛,習靜好道,思想超越,漸漸遠離世俗,融進自然,沉浸山水,于萬物中禪透人生,大自然寧靜純粹的禪意隨之而來。靜近于空無。心靜即是禪。他傷痕累累的身心,已修煉得從容淡定,不慌不忙。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寵辱不驚。在“詩佛”的眼里,大自然到處色調明朗,生機盎然,千姿百態,神奇美妙,恰如他筆下清秀空靈的詩韻。如果說,白日的喧嘩是色彩斑斕的人生風景,那么夜晚的靜空,便是清雅素樸的禪語佛道。安靜的禪意如一粒種子,在詩人心中發芽蔥郁,落筆成詩。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宇宙間的無窮奧秘,藏匿在一株桂花里,開花的風姿,落花的憂傷,蔥蘢的希望,恬淡的禪語。回望人間煙火,處處是禪。王維借桂花的落,襯托人的閑;借山的空,襯托夜的靜;借鳥的驚,襯托月的明。看盡了沸騰喧囂的歲月,兵荒馬亂的日子,不再迷茫的心,終于靜下來。心靜禪意自然來。不曾認真生活的人,生活也會回贈你凌亂。經常走神的人,也永遠感受不到云水禪心。禪是一種自然的詩意。詩人用心靜的禪意,在無聊虛無的人生上,蓋一個印章,猶如月亮給大地的一個吻。
出身名門望族的王維,自幼伶俐聰慧,琴棋書畫樣樣精通,17歲寫就千古名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狀元及第,轟動京城時,他只是個21歲的青春少年。遺憾的是,初涉官場,飛來橫禍,不久被貶,請辭回鄉,與妻團圓。本想過現世安穩,歲月靜好的小日子,不料,世事難測,因妻難產,母子盡喪,悲慟的他發誓終身不續娶,孤獨終老。沒有了家庭溫情,再折回仕途,又遭變故,幾經劫難,心灰意冷,萬念皆空。以后,王維時常與禪心、禪意與禪境攜手前行,無論面對人生的沉浮起落,成敗得失,皆能從容面對,泰然處之,始終保持初心不改,道心依舊,欣賞萬物的審美和雅趣,創造一個閃閃發光的詩意世界。于是,他有了“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的意味深長,有了“行至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隨機應變,有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渾厚雄偉,有了“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的悠然自樂,有了“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高潔情懷,有了“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的幽冷空寂……這些佛心禪語,層層渲染,鋪陳出一個個詩意空間,彌漫而來,詩人不斷道心修為,沉浸其中,細嚼人生的安詳,歲月的喜樂,讓人大徹大悟。
王維是靜水流深的智者。仕途的幾經坎坷,人生的苦不堪言,都在不聲不響的表面之下,仿佛平靜無浪的浩瀚大海,暗潮洶涌在海底最深處。他回歸自然,追隨自己的內心,內觀自己與世界的關系,寄情山水,靜悟流年。外在的浮華,塵世的混亂,生活的憂郁,仕途的失意,已拋在九霄云外。他的禪心禪意禪境,仿佛給紛亂喧囂的生活覆上一塊蓋頭布,誰愿意無緣無故揭開結痂的傷疤,追憶往昔的苦痛呢?只有“識盡愁滋味”的人才會借著山澗的鳥啼,“欲說還休”吧。平靜是活著的尊嚴,一切都回歸內心,自我承受,轉化為一種堅毅的力量,正如他自己所言:“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一悟寂為樂,此生閑有余”,“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所以,他常常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彈著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懷。在我的想象里,常年生活在山水禪寂的王維,每日與清幽澄凈的竹林、明月、山水悠然相會,必有慈悲強大的內心,有暗香浮動的精神長相,定是位性格溫潔,風骨清逸,心中有愛,眼里有光的詩人,絕不會像某些極端憤青,隨意潑灑桀驁不馴的個性,如同斗雞一般,臉上寫滿憤世嫉俗的悲苦。
世界美如斯,心歸向何處?如果我們心平氣和地學會做人生減法,舍棄煩惱、名利和欲望,哪怕身在紅塵深處,依然心靈澄凈,意興清幽,自在美好,禪意自然來,就像溫潤如玉的王維,把自己磨礪成一顆珍珠,散發著獨特潤澤的光芒。
作者簡介:
傅彩霞: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濰坊市首屆簽約作家。濰坊市奎文區作協副主席。作品見諸《光明日報》《山東文學》《青島文學》《散文百家》《小小說選刊》等;著有小說集《方向》,散文集《蕓窗漫筆》《彩霞正滿天》。改編出版世界文學名著六部。
注:本文由史映紅推薦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