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個難得的好天氣,蔚藍的天空上飄著朵朵白云,朋友大曾約我到農村的老家去看看,我愉快地答應了。車輛駛出市區,進入了一望無盡清翠疊嶂的群山之中,感覺一下子進入了另外的一個世界,沿路兩側的花草樹木經過昨夜雨水的洗禮,在陽光的照射下,反襯著耀眼的綠的、紫的、紅的光環,打開車窗,我的呼吸也立刻清爽起來。
小山村坐落在一個長滿綠色灌木的小山腳下,有四五十戶人家,很安靜,偶爾會從山野里傳來幾聲山雞的鳴叫聲。大曾對我說這就是他的老家。眺目遠方,村莊東西兩面的農田里綠油油地長著看不到邊際的玉米,小村的南面有一條小河,像一條玉帶一樣閃著粼粼的波光。大曾告訴我,小河是從鐵嶺想兒山那兒流下來的,當年,老汗王路過想兒山時想起了被自己處死的兒子褚英,不禁老淚縱橫,流下的眼淚就匯集成了小河,這美好的傳說表達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無限思念。
大曾對我說,這兩年,逢節假日,他就會回到村里,父母故去后,這里已經沒有親人,本想把老房賣掉,但他每次回來就會有不同的感受,這里不僅留下了童年的快樂,也承載了很多父母的氣息。于是,他做了一個決定,家里的老房不僅不賣了,而且還要重新布置一下。由于條件有限,大曾就自己動手,對老房進行了改造。
大曾的家是一座三間紅磚青瓦的正房和兩側各一間的廂房組成,正房中間是廚房,東西兩個房間都有火炕,占據了房間的大半。火炕上的老式炕琴柜及掛在房間里的相框都保持了原來的摸樣,相框里鑲有很多黑白照片及部分彩色照片,很好地記錄了大曾的父輩和自己的成長經歷。整個房間被大曾粉刷一遍后,又煥發了新的生機。
院子里鋪設了紅灰相間的地磚,小院四周的圍墻被正在開著黃白相間的金銀花所覆蓋,香氣四溢。院子的中間還建了一個圓形的花壇,花壇里長滿了爭相斗艷的玫瑰花和月季花。來到后院看到的是一個小菜園子,一壟壟長得肥碩茂盛的茄子、西紅柿、辣椒和土豆正要開花授粉,爬滿藤架的黃瓜秧上已經結滿了頂花帶刺的黃瓜嬌艷欲滴。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在正房的房檐下,燕子在這里竟筑了新巢,這對于農家來說可是好的兆頭,仔細一看,巢里還有四只嗷嗷待哺的小燕子,兩只飛來飛去的大燕子尋覓到食物后,第一時間會飛到小燕子的巢前,四個小燕子齊刷刷張著嫩黃的小嘴嘰嘰喳喳叫個不停,直到小燕子吃到食物后,大燕子飛走了,小燕子才會停止鳴叫。兩只大燕子一直忙個不停,辛勤地哺育著小燕子,夜色降臨的時候,我看到兩只大燕子并沒有急于飛回巢中,而是在房檐的角落里找了個休息的地方,也許是燕巢太小的緣故吧,大燕子怕擠壓到小燕子而沒有回巢。大燕子對小燕子的疼愛,讓人很是感動。
在返城的路上,大曾說:經過對老房的改造,也讓自己對生活增添了很多新的感悟,每次到這里,他都會把手機關掉,靜靜地享受勞動帶來的快樂,再看一看老舊的照片,就感覺和父母當年在一起的樣子,這也讓心靈上得到徹底放松和休憩。他從老汗王思念兒子的傳說說起,一直說到已故的父母和自己的成長經歷,再說到房檐下的那窩燕子。我認真地傾聽著,不覺中眼睛竟有些濕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