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文 | 艷玲:運動與健康
作者:艷玲
提起運動目前似乎成為全民熱題,隨著新冠疫情的到來,人們更加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患有疾病的個體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平時身體狀況不佳的個體在過度勞累及應激的狀況下更容易出現猝死風險。不說別人對健康的意識如何,就說我個人吧:因為體重的增加出現上6樓氣喘、膝關節疼痛,一度認為自己得了“老年病”。幸好此時的我意識到需要減重,可怎么也減不掉。正好一個去非洲工作的機會使我開始堅持慢跑,幾年前就讀過村上春樹的《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感嘆他驚人的毅力,堅持跑步數十年,能夠完成鐵人三項比賽,跑步時聽著他自己喜歡的音樂、欣賞著周邊的風景。我想那一定是很美好的享受吧。
于是我開始慢跑,先是自己瞎跑,無規律的跑跑走走,跑500米走200米左右,可自己找不到跑步好的感覺,總是上氣不接下氣的,不能堅持跑。后來有位隊友是跑步達人,在他指點和領跑下,我才開始對跑步有了感覺。他帶著我們和走路的速度差不多的配速開始慢跑,“跑步與步行的區別是什么”“是跑步時身體的騰空,步行始終有一足接觸地面”,配速在12分/公里左右開始,就這樣慢的速度起步,每天由20分鐘堅持到30分、40分、50分大概這樣跑了3個月左右,然后我的速度就慢慢的提到了8分/公里左右,漸漸的我發現我也可以耐受這樣一直慢跑60分,之前是從來沒有跑超過800米的,這使我開始重新認識了自己。
在每天這樣堅持運動和控制飲食(不吃零食)的鍛煉下,我的體重由原來的70公斤降至55公斤,原來的過敏性鼻炎不治自愈了,上6樓再也不喘了,膝關節也不疼痛了。也不再得“感冒”了,身體狀況越來越好了。而且我發現我對跑步上癮了,時間長不跑就會有個聲音告訴自己“你需要去跑步,一定得去!”就這樣跑步堅持了有2年,雖然現在不是天天跑了,但還是10天左右會跑一次的。
跑步時一定聽從自己身體的感受,如果身體疲乏就需要休息。記得有一次感全身乏力一早起床時真不想去,那時我想起村上春樹說的“越是不想去跑,才要堅持去跑”,所以還是堅持去跑了,結果因為身體狀況不好跌了一跤,這一跤摔了個“狗搶屎”:磕掉了半棵尖牙。突然覺得不能盡信書,還是要尊從自己身體的感覺,學會與自己身體溝通,才會使自己變得更好。
跑步使我收獲了健康,去除了我十幾年的過敏性鼻炎。開始還希望今后可以參加馬拉松,隨著年齡的增長,更覺得跑不跑馬拉松不重要,重要的是運動可以帶給我健康、活力與抗衰能力。正如梅方久仁子《驚人的超慢跑》中所說:只要慢慢跑就好。作為醫生認為:只要健康就好!
來源:Enjoy英卓讀書會
https://mp.weixin.qq.com/s/kmPISYBiBr2O5-aylNL1uQ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