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攝影/沙克
風口、豬與二舅、內卷 (雜文)
作者:朱春光
早年關于"風口"與"豬"的輿論風暴大家還記得很清楚,互聯網的狂風,還真讓幾只幸運的"豬"變成了鷹(如今變雞是另有原因),當然更多"豬"的下場令人唏噓。
近日,鄉下“二舅”的11分鐘視頻火遍全網。故事中一位少時因醫療事故導致殘疾的男子,自學成功木工手藝活。如今他已66歲,要憑借這門手藝贍養88歲的母親。據媒體報道,該男子已有殘疾證并享有相關補貼。
善抓社會熱點的某學者從農村生活保障層面分析稱,當下中國鄉村極度缺乏養老護理員,而適合中國鄉村的養老模式是比較溫情的社區服務居家養老模式,現在社區養老的社會化供給程度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這需要政府、市場等主體共同參與。
短短3天之內,這個視頻的觀看量達到了3000萬,熱度已竄至各大平臺頭條,傳播覆蓋的人群量要以億來計算。這么一段看起來“平平無奇”的把歌頌苦難的"正能量腦殘"的視頻,可以讓這么多人感動、敬佩,在短短幾天創造一個傳播的奇跡,值得深思。社會生活的大賬太過高深,我這個平民百姓算不來,算算營銷、傳播的賬還是有點感覺。
美國二十世紀著名藝術家安迪·沃霍爾曾預言: 來來每個人都可能在15分鐘內出名。這話在視頻直播時代竟然應驗了,在視頻和直播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品牌,都可以打造自己屬于獨特的IP。
《二舅》的視頻講了二舅一生的生活經歷: 童年遭遇不幸一一自己完成治愈一一善良治愈別人,把二舅的真實故事都展示給了觀眾。
《二舅》為什么火爆?從營銷的思維分析,概括一句話: "講故事,抓痛點。"講故事是說:把一個本可避免或應追究悲劇根源的事件,活生生講成一個正能量的勵志篇;抓痛點是說: 當今社會精神內卷的程度相當嚴重且無法解決實際問題,似手需要產生宗教的傾向化。講了一個好故事,讓大家接受并樂意傳播;抓住了痛點,讓大家引起共鳴和認同;傳播目的達到,引流目的達到,三天解決內卷是幌子,找合適時機變現便可是實質。至于把什么樣價值觀傳遞給特定的服務對象,照顧到特定受眾、特定場景的特殊需求。統統都拋在腦后。
每個風口,都有"豬"裂變成"鷹",更多的"豬"總是灰滅于滾滾紅塵。我猜想:"外甥"大概率成不了"鷹",會是飛一陣就摔死的"豬",讓它的外甥再去續寫"舅舅"勵志的故事。真可謂: "舅舅很久遠,外甥永流傳"。
2022.7.30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