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期朱夏盡,涼吹暗迎秋。隨著立秋的到來,夏陽酷暑的三伏天總算日漸消退。雖有蟬喘雷干殘息,但隨著一絲絲涼風吹至,大暑不得不向立秋遞交了節氣的接力棒,滿季期待著秋天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能夠延續仲夏的熱度光芒,盡情演繹精彩絕倫的秋韻故事。
一葉知秋,如同惺惺相惜的一件珍貴信物,把一季朱明的奧妙藏于葉落的自然法則之中。從飄落枯黃的紋路里,仿佛看到了昨天火傘高張的興奮和麥穗兩歧的喜悅。感嘆吳牛喘月、火云如燒等景象時,終于在一葉落知天下秋的意境里找到了謝幕而歸的方向。那些長贏煩躁的舊念,轉眼成了落葉便愁的當下。抬頭望去,一朝爍玉流金已成過往,一片片楓葉正渲染著秋色。
一葉知秋,又如同一支時光的畫筆,傾情地把蕭辰由淺入深、由淡轉濃地墨染秋紅。在秋景秋情得意醉秋時,那些曾經藏著的夏月、映著的花影、飄著的云靄,以及滾燙過的雨痕,都會在一抺朝霞、一地落紅、一滴秋露和一場霜降里得到新的輪回或重生。從此,秋風蕭瑟,洪波涌起,秋水與紅葉、祥云和皎月的情景交融,使得山水、云月更加美輪美奐,秋陽杲杲在美麗天成的畫卷里冉冉升起。
一葉知秋,更如同歲月里的一葉扁舟,將初秋的時光緩緩地載到金秋的深處。悠然八月桂花香,九月菊花黃,五谷豐登勝春光。收獲了季節的饋贈,自然懂得從熱烈繁盛到成熟素簡的不易。其實,在牽手陽光熾熱的日子里,忙碌的從來都不是生活,而是一顆浮躁紛擾的心。在秋水長天的靜謐里和夏天作別時,更需要把“暮云收夏色,萬物悅秋聲”的錦句裝入素雅的詩行里,用樂天達觀的心態,去禪悟人生的靜好,感謝天地的恩賜。心若向陽,無懼悲秋。倘若愛上了秋,那就從一葉知秋開始吧。
2022年8月18日于廣州
【作者簡介】肖吉秋,微信名為白云秋天,60后大兔子,雪峰山下安化長大的伢子。軍轉干部,文學創作愛好者。作品散見于報(詩)刊和自媒體等。撰寫的《加強街道人大工作,積極構建和諧社會》榮獲2005年度廣東省人大制度研討會優秀論文獎;作詞的《今非昔比新面貌》歌曲入選2022年5月《中國詞曲網》榜;其散文《母校的那些舊聞趣事》榮獲2022年“最美中國”當代詩歌散文大賽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