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映像
作者:蘇子祥
龍山是一把從天而降的利劍,飛峙湘中。漣水是一條蜿蜒繽紛的彩練,點綴藍田。從小行走在藍溪橋上,流連于中山后街。飲甘甜漣源水,說趣味漣源話。就這樣,藍田印象深刻在我成長的小徑,融在我歲月的青山。雖沒有大都市的車水馬龍,我的藍田,卻多了幾分靜謐和溫馨。我是藍田的外孫,我愛她輕淌在時空里的從容,愛她不甘平凡的靈魂。
聽,穿透歷史的回音壁,藍田起義的吼聲依舊在澎湃。先烈曾將滾燙的熱血灑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也將紅色的基因早早埋在這里。掬一束白菊,懷一份敬仰。來到洪水嶺烈士陵園,回首往事,心潮起伏。那種大無畏的情懷,我欽佩!我是藍田的外孫,我驕傲!仰望楚天,蔚藍空闊,白云相卷,演繹著和平的華章。瞻仰陵園,蒼松翠柏,莊嚴肅穆,告慰英靈。我沐浴著太陽的光輝,一路前行,牢記使命,只為不負心中那顆火紅燦爛的種子。
咚咚咚——,晨鐘敲響,梵唄悠揚。當代禪門大德佛源長老的嫡傳弟子明大法師受邀來到藍田,為漣源宗教文化的發展添上了繽紛的一筆。化緣四方,建寺安僧,駐錫藍田,做獅子吼……今天的白云禪寺,香煙騰輝。凌云海會塔拔地而起,威震乾坤。從塔頂俯瞰藍田,萬里風云飛來眼底,千家煙火皆在目中,壯哉!手捧清香,趁時光正好,來到佛門,開啟一場心愿之旅吧,你所有的美好祝愿都會抵達菩薩心中。我愛藍田,愛她靜好無爭的睿智與禪機。 走過尊師路,聽漣源學子的朗朗書聲,那是一次耳朵的洗禮,是一次智慧的升華。曾有漣源一中校長吳夢周先生來到班級聽課,一向不喜交談的我竟然會主動前去交流,似乎有一種遇到家人的親切感。當說到藍田時,我自詡是光明山的外孫,心里坦然,毫無尷尬。因為我愛藍田,愛她高貴的文化氣質,愛她的詩書氣。漣源,是我夢想的搖籃。初三中考在即,在漣源補習,每天五點起床讀背,又刷題到凌晨兩點。那時擁有比現在更熱烈的激情,刷完題后,站在窗前眺望遠方,燈光搖曳,大街上空無一人,偶有車輛穿過,一種特別的感覺涌上心頭,我自然要好好品味,因為她只屬于我,和這條藍田街。那年盛夏,在金地帶追逐著理想的光,我背著吉他,穿梭在漣源街上一個又一個十字路口,交漣源友,坐漣源車。來一杯燒仙草,不用加冰,涼爽和愜意會一定會如約而至。
可以是藍溪橋上聽雨,我寫著對漣源不足為外人道也的情感。可以在橋頭算上一卦,前程似錦,未來可期。在藍田的市場里,我可以感受生活的濃濃氣息,小商販的吆喝聲,家庭婦女的討價還價聲……聲聲入耳,人間煙火氣在這里滾滾升起。還有瓦亭子,田心坪,白馬水庫,眉江山水……藍田的一切,土墻青瓦也好,高樓大廈也罷,乃至她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葉,都會夜夜入夢。在我七彩的夢鄉,我向她告白,為她寫詩。我的藍田喲,只言片語怎么說得盡,我還要繼續書寫和歌唱。寫洪水嶺上的橘子金燦燦,朱梅土雞店的丸子香噴噴!唱彭立珊的大愛無疆,肖光盛老人的真善美,神醫石海澄的妙手回春……
作者簡介:蘇子祥,筆名斑馬祥子。草根寫作青年,假詩人,民謠迷,吉他手,梅山傳統文化續燈人,鄉土文學后來者。2004年出生在世界銻都冷水江,自詡是資水情人。
2021年,師從作家何仙草,至今有六萬余文字行世。其中,旅游散文《衡山攬勝》發表于全國大型紙質刊物《西南文學》,其余作品見于《中國作家網》《中國詩歌網》《詩鄉土》等各大文學社以及騰訊新聞網。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