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一顆超然之心品味紅塵
作者:成法
人生如詩,在平仄中起承轉合。生活如詞,于婉約中低吟淺唱。愿與不愿,時光從未曾停留,過往亦不肯回旋。那些一路遇見的人,那些跋山涉水后留下的足跡,那些品嘗過歡愉后留下的遺憾,都成了歲月里難忘的經歷。它們如涓流匯入長河,水清如許,待日升薄照,便微波瀲滟,絢爛了記憶。
少時初入紅塵,懷一顆純良之心開啟光陰的故事,目光所及皆為春暖花開。曾經“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曾經“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也曾經“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心想事成的日常讓以為青絲變華發,滄海變桑田是永遠的神話與傳說,如日月星辰遙不可及。
青年醉享紅塵,懷一顆不羈之心,笑執書劍向雄關。以為只要有經邦濟世之志,便一路陽關坦途。曾經“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曾經“一點浩然氣,快哉萬里風”,也曾經“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披星戴月有之,拍案擊節有之。
中年看破紅塵,懷一顆平常之心,我心安處是故鄉。歷經風霜雨雪之后,方知世事滄桑,人生不易。往事隨風,未來隨緣。俯仰間有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隨性與灑脫;有了“飄飄西來風,悠悠東去云”的從容與禪意;也有了“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的超然與平和。春聞花香、夏聽蟬鳴、秋賞紅葉、冬踏雪聲。在時光深處體驗晨中清逸、暮中余閑、心中清歡、歲月安然。
暮年品味紅塵,懷一顆超然之心,花開花落兩由之。過平淡如水的生活,體驗詩書為伴的閑淡。近看庭前花開花落,遠觀天上云舒云卷;閑時一支素筆,行云流水繞書箋;忙時修籬種菊,微雨東來輕沾衣;平日得良人相伴,青梅煮酒話桑麻;遂覺人間煙火歲月溫良,淡淡品味時光之馨香,慢慢體會紅塵之芬芳。
回望人生這趟旅程,一路江湖風雨。從年少的純真到青春的豪放,從中年的內斂到老年的恬靜。紅塵踏歌,時光走筆,那些曾經美得令人心顫的期待終被塵濤世浪擱淺。其間,曾在春的枝頭尋覓,一枝桃花忽然入眼,滿坡的流彩,香染了華年;曾在夏的詩箋潑墨,綠意滴翠,芳草青青沾了一袖清香;曾在秋的彼岸瞭望,萬樹楓紅,醉染了一水秋波云上;亦曾在冬的眉宇淺吟,落雪紛紛,潔白鋪開了如禪的光陰。當青絲變白發,當滄海變桑田,才徹悟生命的智慧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每個生命都是蒼天的眷顧,每個靈魂都華彩盈動,每個人都用與眾不同的經緯,編織成迥異的人生。但無論歲月是薄情還是厚意,請懷一顆平常之心,給自己一地棲息,珍惜紅塵中的每一天。依著生命的暖香掬一抹禪意入墨,于光陰轉角處執一枚歲月的素箋,賞生命一個微笑,給歲月一份留白。于漫漫時光中,落一筆深情款款,寫一闋詩意暖暖。于靜靜歲月里,煮一壺時光煙雨,品人生至味清歡。以風的灑脫笑看滄桑,以云的飄逸輕盈過往,用淡泊寫意人生,用安然蔥蘢時光。
作者介紹:成法,男,法學博士后,曾在高校教授法學20余年,在公安政法機關工作多年。現在北京市從事教育工作,任成法博士工作室主持人,兼任國內某高校法學教授、碩士生導師。在國家、省(部)級刊物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獨著、合著、主編、參編著作30余部;獲國家、省、部級科研獎20余項。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