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排端坐為王莘;后排右二為王超;右四王莘夫人王慧芬;右五為楊光祥;左二為劉萬慶。
親歷:與王莘王超同唱《歌唱祖國》
作者:劉萬慶
2002年5月30日,天津市音協等在音樂廳舉辦“王莘作品音樂會”,特邀嘉賓王超攜我和時任北辰區志辦主任的楊光祥等共同參加。
王莘代表作《歌唱祖國》有“第二國歌”之美譽。1950年國慶前夕,他路過雄偉的天安門,一時感慨萬千情思泉涌,在回津的列車上便寫下主旋律和首段歌詞。《歌唱祖國》唱響祖國大地后,受到過毛主席的好評,周總理親自指揮過大合唱。
詩書畫大家王超教授也與天安門有特殊情結。1995年末,他受命作巨幅《雄風圖》懸于天安門中央大廳,京津媒體紛紛報道。
王莘、王超結緣于2001年,時年王莘83歲,王超62歲。那年,母校青島二中老同學約王超參加校友會,因在深圳籌辦詩書畫展而不得親臨,遂以詩書作品《今相會》助興。王莘偶然見到印刷品后,被作品中的少年童心、晚年浩氣、赤子情懷、相會歡樂的健康成熟、積極向上的心態與胸襟,感動得落淚說:“我要為這首詞譜曲”,并請人聯系王超。歌曲完成后一時廣為傳唱,后來被定為“中央美院校友會”會歌。如此,翌年舉辦的“王莘作品音樂會”,王超作為特邀嘉賓便是情真意篤了。
王超(左二)獻書“人民音樂家”橫幅
作為中國音協“金鐘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王莘的作品演唱會獲得巨大成功,坐在輪椅上的王莘老也收獲了無數鮮花和掌聲。王超還被請上舞臺,向王莘老人敬獻“人民音樂家”書法橫幅,我與楊光祥先生持書作展示。演唱會在《歌唱祖國》的全體大合唱中圓滿結束。
此后,王莘、王超又聯袂合作了《座右銘》《海之戀》《雪豹突擊隊之歌》等歌曲,其中王莘、王超參加了盲童們的《盲校之歌》合唱;《座右銘》在和平體育館舉行的大型活動上作為主題曲演唱;《趙堡太極拳總會會歌》成為在武當舉辦的太極盛會開閉幕式的背景音樂。2007年4月10日,王超巡回畫展在京開幕,行動不便的王莘老人委托王莘歌曲創作基金會秘書長、1944年入黨的革命伴侶王慧芬赴京代為參加。我至今還記得她在開幕式上的祝賀講話:“王超先生的詩書畫藝術與王莘的音樂藝術雖形式不同,但思想內涵一樣——都承載著我們新中華的國魂,都閃爍著泱泱華夏的民族之光”。
王莘、王超與盲校師生
劉萬慶,1954年出生,天津市北辰區作家協會原主席。作品散見于《通俗小說報》《天津文學》《湛江文學》等文學期刊,《捧角兒》《本草》連續兩屆獲得天津市“文化杯”中篇小說一等獎,著有60萬字文集《淚竹林》。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