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青蛙在城市里跳躍
作者:夏志紅
回憶我懵懂少年時光,最令人心酸也最羞愧難齒的莫過于十四五歲為了賺學費,每到夏季的周末或暑假的晚上,跟著大哥二哥去稻田里塘坎邊去抓青蛙。
然而,扯回我這記憶思考的,是我1999年1月從部隊轉業調中山工作兩年后,也就是21年前的七八月間,我在一份《打工詩人》的創刊號中,看到一首《一只青蛙在城市里跳躍》詩歌,從此,劉洪希這個名字深深地嵌在我的腦海里,一晃二十一年,我們成了摯誠摯愛的詩友。
上世紀九十年代,特別是南巡講話后,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大江南北,一只只鄉村的“青蛙”,洗腳上田在喧囂的城市上下蹦跳不停。劉洪希這位來自湖南耒陽的小漢子,懷著對未來的希望和期盼,帶著文學的夢想,南下中山在多家工廠奮斗拼搏,憑借2001年的這首《一只青蛙在城市里跳躍》和對文學的熱愛和堅守,使他的命運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這一年,他通過考試,被招進中山市交警支隊,從事新聞宣傳報道工作。二十多年間在國家省市級媒體刊發新聞報道上千萬字。
從那一年后,我也因負責單位的新聞宣傳工作,我們成為了筆友文友好友,成了中山日報的“采用稿大戶”、“獲獎大戶”,年年被評為中山日報“優秀通訊員”,年度、季度、月度“優稿”基本上都有我倆的份兒,從此,“劉夏”的名字曾一度成為中山新聞宣傳通訊員隊伍里的一個“段子”,直到2011年底我輪崗結束。
一個人的幸運,實際上就是一個時代的幸運。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名城中山,海納百川,吸引和培養了大批優秀的外來人才。劉洪希從1995年至今在《詩刊》《北京文學》《詩選刊》《詩林》《羊城晚報》《詩歌月刊》等報刊發表詩詩歌等文學作品400多件,并出版詩集《一只青蛙在城市里跳躍》,先后加入廣東省作協會員、中山市作協理事,還擔任中山市詩歌學會副秘書長,劉洪希真正在中山成長為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打工幸運的一代人。
感謝生活,感謝社會。為時代而歌,為生活而詩。美麗中山,投資熱土,在“工業興市,文化興城”的新征程中,我聽到了美麗的中山城鄉“蛙聲一遍”,一只只充滿活力和生機的青蛙,在城市里歡快地跳躍,為中山這個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社會文明“四輪驅動”齊步發展城市的美好生活而日夜歌唱和吟哦,我們義不容辭!
作者簡介:夏志紅,筆名中秋月,高級政工師,湖南省漣源市人。中國散文學會、中國電力作家協會、湖南省詩歌學會、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著有詩集《經過愛情》《花山嶺》《他鄉是故鄉》。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