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兒在父肩上 父在兒心里

兒在父肩上 父在兒心里(散文)

 

作者:楊遠新


1 著名作家王蒙夫婦在北戴河接見楊遠新夫婦

 

  在我老家漢壽那地方有句俗語:男踩男生,一生艱辛。意即男兒降生時,做父親的外出安放兒子的衣胞時,如果出門相遇打招呼的第一個人是個男人,那么就預示著這個新生男兒,在人生的漫漫長途中,要付出與常人不一般的艱辛。

2 楊遠新與家人留影于湖南省漢壽縣聶家橋鄉熊家鋪村老渡口老家,前輩左其父楊先德,前排右其母李清鳳,后排左二其妻陳雙娥,右一其子楊一萌,右二其媳李佳

 

  1953624日,即農歷癸已蛇年514日寅時,我一個跟頭躍出母腹,著地于柳葉湖以東,春柳湖以西,碧蓮河以南,清泥湖以北的一個蓮舞菱伴,魚飛蝦戲,名叫何婆橋的多彩水灣。那天東方升起紅霞,父親用一只金碧晃眼的竹籃,放進我的衣胞,往門前約300米遠的賈家園安放。

  行至半途,不料想他的好友、并一同經營牛生意的合伙人高道令,迎面朝他走來,嘴里連聲招呼:“先德,才天亮,你就出門忙么得去喲?”我父親立即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為了避免兒子人生的艱辛,便果斷應對這一突發事件,快步讓開主道,朝湖邊田徑走去。高道令駐步高喝:“楊先德你聾噠,喊你不答應。我是為生意上的事,起早與你商量的。”我父親依然低了頭,不理不睬,箭一般直奔事先與我母親共同相中的一處發子發孫之地,彎下他那高大的身軀,三鍬五鍬刨開臨水依岸,綠柳翠竹掩映,面朝東方日出的一小塊坡地,放進我的衣胞,恢復了坡地原貌,折返家中。不過此番經歷,在他心靈深處留下一個長久的疑問:兒子一生是一帆風順,還是充滿艱辛?因為盡管他靈活善斷,沒有答理高道令,更沒有與他正面相迎。但遇見其人,聽見其聲,是實實在在發生了的呀!

  正因為他心頭裝有這個疑問,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每有不祥前兆,他都會在第一時間斷然出手處置,將不順苗頭撲滅在萌芽狀態。而他護佑我的最有力武器,全憑他肩上的那條黃澄澄的桑木扁擔。

  我快滿三歲那年,被感冒糾纏,高燒不退,水米不進。與我家的木板瓦屋相隔一座10多米長的石橋,就是來龍廟。我的曾祖堅持每日早晚進廟里燒香拜佛。我父親平生頭一次不聽他祖父的話,將我放進一只籮筐里,與另一只裝有所需生活物品的籮筐,掛在桑木扁擔兩端,一肩挑了,他走前,我母親斷后,出何婆橋,登碧蓮河南堤,朝10里路之外的沅水奔去,那里,有商埠重鎮新興嘴,鎮里有一個由公家新開的醫療診所。

3 楊遠新父親楊先德(右),與祖父楊子才(左),祖母王金川(中),大弟楊遠明(中后)于1982年在老渡口老家院內留影

 

  一路上,我渾身滾燙,眼睛時閉時睜,母親不間斷地呼喚我,我睜眼時,看見父親肩頭閃動的扁擔,就像魚鷹飛翔的翅膀。我閉眼時,聽見母親的呼聲,好似湖上翠鳥的鳴叫。跨進診所,白衣天使將聽診器置放于我胸口的那一刻,不禁驚嘆:“再晚來兩個小時,這伢兒就沒得救了。”我的父親母親都嚇得滿臉泛白。

  藥到病除。謝別診所,跨出大門,父親沒有把我放進籮筐,而是把我放在他的肩頭,展開我的雙腿,呈八字狀騎在他的脖子上,大手抓小手,像一大一小兩只魚鷹,貼著碧蓮河堤面飛行。母親擔了兩只籮筐,在后面不時發出碧水拍岸般的笑聲。

  類似的事情接下來相繼發生。父親因為心頭存疑,早有預案,每次都是化險為夷,轉危為安。換來了我結結實實的成長。

  人生有兇必有吉。每當我顯露吉兆時,我父親也能及時捕捉,抓住機會,直取勝利。

  我初小畢業的那個年代,很多農村孩子懂得了加減乘除,就被父輩叫停學業,回到生產隊,傳授春種秋收,為家里增添工分,年底從生產隊里換回計發的糧棉豬魚油,讓全家人的日子過得寬裕充盈一些。

  我父親則不,他不許我停學,督促我繼續考入高小就讀。八口之家的生計,全靠他肩上的那條桑木扁擔維持。以至后來有人說:俺這一塊塊地方,楊先德算得上是最有眼光的人,他寧可缺吃少穿,也要讓三個兒子上學讀書,結果都成為了有出息的人。老家人對出息的標準并不高,只要不面朝黃土背朝天,就算是有出息了。

  我也算爭氣,沒有辜負父親的厚望,高小畢業時,全班50人參加升初中考試,從中錄取了一男生一女生。我是其中之一。那時家里窮得米桶常年朝天。連祖傳的一棟四縫三間帶一偏梢的木板瓦屋都賣了,憑借我姑父的人脈,從賀家山農場換回200斤高粱,加上我祖母帶著我姐姐挖回的野菜,支撐度過了那段最艱難日月。當時面對如此困境,我的父親母親還想盡辦法,左支右絀,要送我上初中。周圍的人,反對的多,贊同的少。

4 楊遠新就讀于湖南漢壽二中期間留影

 

  我父親始終有一個不變的信念,當發現我人生路上有吉兆顯現時,他就像牽住牛鼻子一樣,牢牢抓住不放。他生怕過了此村,難逢好店。196591日,從洞庭湖東邊升起的太陽,照亮了我家門前的禾場。父親用他的那條桑木扁擔,一端系了一只籮筐,一旦系了一只連鎖扣都沒有的木箱,籮筐里盛了我住校所需的被褥衣服,木箱里裝滿我的學習用品,他一肩擔了,領著我從老渡口家中出發,一路向東,途經賈家園、何婆橋時,他給我口述了12年前我出生的那天早晨,高道令踩生的情景。說完,他的雙目炯炯有神的投向臨湖傍岸,安放我衣胞的那塊綠色的坡地。言外之意是,是他果斷避開了高道令,因而也就避開了男踩男生,一生艱辛。我得知這些真相,對父親越發崇拜與尊敬。

  這次去漢壽縣城上學的路上,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使得父親的形象在我腦海里高出了所有的男人。在穿越五里堂,距遠納橋尚有一里多路的地方,有一段路地勢低洼,被滄浪水所淹。我欲脫掉褲襪,蹚水過去。父親連連搖手不允,吩咐我岸邊等待。我不明白他是何意,機械地遵命照做。我只見他褪落長褲,肩扛木箱,蹚水幾百米,安全送達對岸,再轉身回來,又將籮筐放在肩頭,再次蹚水抵達對岸,將籮筐與木箱重新集結于一處。

  父親再回來,走到我面前,欠下高大的身軀,伸出雙手將我舉起,雙腿叉開,騎在他的肩上。我頓時明白他是要肩背我過水涯之地。我發強,喊著,高低不肯。他則又呵又哄的對我說:“你奶奶,你恩媽給你收拾得整整齊齊,靈靈醒醒去上學,你要是脫褲脫襪,摸水過去,搞得一身水一身泥,一副邋遢樣子,走進學校報到,那會給老師和同學們留下不好的印象。”他強調:“每到一個新的地方,新的單位露面,就要給人一個好的印象。你要記住,留給人的第一印象非常要緊,決定今后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會不會順利。”我記住了父親的囑咐,更在心底銘記下了父親用雙肩扛我過水涯的舉動。

  時隔六年,又是父親用他那條桑木扁擔,送我走上了為國為民效力的工作崗位。197237日這天,又是那輪從洞庭湖東邊升起的太陽,照亮我家竹籬小院的那一刻,父親操起他的桑木扁擔,一端依然系了我在漢壽二中唸初中三年半用過的那口木箱,箱里裝滿了《紅日》《紅巖》《紅旗譜》《創業史》,簡稱“三紅一創”,和“保青林艷”,即《保衛延安》《青春之歌》《林海雪原》《艷陽天》等名著,還有我幾年來積累的部分創作手稿,以及讀書筆記,箱面上還綁有一把二胡。另一端是我的生活用品,主要是被褥蚊帳和四季換洗衣裳。

  從老渡口達漢壽古城,有30多里路程,步行需4個小時。父子倆要用很多的話,打發遙遠的路程和漫長的時光。迄今我仍然記憶猶新的是,父親又給我詳細介紹了我出生那天早晨,他機智避開高道令踩生的全過程。我明白他此刻舊事重提,意思很明顯,即我的成長經歷已經證明:所幸避開了高道令的相遇,使得男踩男生,一生艱辛的魔咒在我身上沒有應驗。我給父親講的是薛仁貴征東的故事。父親聽了很高興,明白我是借此向他表示今后進取的信心決心和勇氣毅力。

5 楊遠新于20076月考察英國期間留影于劍橋

 

  那天中午時分,父親領我走進漢壽縣革命文化站報到。這是我已經熟悉的一座白墻青瓦的四合院。因為此前我在這里試用了四個多月。接待我報到的是文化站負責編刊和培養作者的群文專干馮生敏老師。他是我踏上文學創作這條路的第一位引路人,因為是從自然來稿中發現了我,便花大力氣栽培。我一直視他為恩師。他個子高大魁梧,一雙大手卻綿柔如女人的手,說話聲音洪亮,笑聲感染力極強,而且開口就是故事如珠,聽的人不得不捧腹大笑。他熱情地接待我父親,將沅水牌紙煙一根接一根地遞給我父親,他自己抽的則是低一檔次的紅橘牌紙煙。我父親回敬他紙卷的喇叭筒旱煙,他不嫌棄、不推托,樂呵呵地接到手中,劃火點燃,深吸幾口,顯得有滋有味。他向劉金泉站長報告后,立即分給了我一間住房。

  這令我們父子感到特別高興。走進新住房,發現有點特別,一是窗戶很高,需要踮起腳尖,才能看到窗外的世界。二是房燈安裝的位置很高,一個燈泡,吊掛在正中的天花板上。父親拉開燈,覺得燈光有點弱,認為不適宜于我長時間看書寫作。于是想換一個光線強一點的燈泡,但剛到單位報到,不能給領導添麻煩。父親提議自己解決。我倆便上街,走進縣五交化公司門市店,購買了一個度數高一點的燈泡。

  回到房子里,立即用新燈泡替換舊燈泡。可是人夠不著,踩在椅子上,也還有點距離。父親蹲下身子,拍了拍自己的肩,要我雙腳踩在他的肩頭,他把我往上送。我不但不肯,而且也蹲下身子,要他踩著我的雙肩,我把他頂起來換燈泡。他連連搖頭,嫌我的骨頭嫩,頂不起他那一百多斤。我堅持說自己已經是男子漢了,在生產隊里出工,你不是經常分配我挑一百多斤一擔的稻谷、化肥、湖泥嗎?今天為什么就不行了?他則說,你今天是正式進單位工作的第一天,要講究吉利,不能我踩著你的肩膀往上,只能你踩著我的肩膀往上。你懂嗎?我內心頓起波瀾,做父親的干任何事情,都為兒子的前程著想。我只得依了他,雙腳踏上他的肩膀,他雙手扶住我的雙腿,很有節奏地站起身,將我往上送。我伸出雙手,正好觸到天花板。我摘下那個舊燈泡,換上購買的新燈泡,從他的肩上跳到地上。他打下門框邊的開關,燈光照下來,房子里比此前亮堂多了。他連聲說:“好兆頭!好兆頭!你今后的日子,會越來越光明,越來越紅火。”

6 楊遠新、陳雙娥夫婦與兒孫留影于蒙特利爾

 

  這一幕已經遠去61年,回想起來既溫馨,又自責。回觀我的人生之路,說不順也順,說順也不順,說不艱辛也艱辛,說艱辛也不艱辛。總體狀況正如父親希望的那樣,越來越光明,越來越紅火。個人的命運總是與時代息息相關。我得感謝遇上的這個好時代。同時,我也得感謝父親,是他用自己的鐵肩,將我往前送了一程又一程。在他離去后的這10年日子里,我對他的思念之情,日甚一日,幾乎每晚都會在夢里與他相見。夢中相見時很甜蜜,醒來時卻很痛苦。今天,在父親誕辰96周年之際,因在遙遠的他鄉,不能上他的墳頭祭酒,便寫下此文,以快遞形式遙寄天堂,請父親簽收兒子的深深思念和濃濃感激之情。如有來生,您還是我的父親,我還是您的兒子。我依然在您的肩頭,您依然在我的心里。

 

20221031日即壬寅虎年十月初七于18195


7 作者楊遠新近照

 

  作者簡介:楊遠新,湖南漢壽縣人,畢業于武漢大學中文系作家班,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當選湖南省作家協會第五、六、七屆理事,湖南省首屆公安文學藝術協會秘書長、湖南省公安文聯理事。曾擔任漢壽縣創作組編劇,漢壽縣文聯文學專干,湖南省《小溪流》雜志編輯,湖南省寧鄉縣公安局副局長兼嚴打辦主任,湖南省公安廳戶政管理處秘書科長,湖南省公安廳《當代警察》編輯部主任、副總編輯、副編審,湖南省公安廳人口與出入境管理局政治協理員、調研員、高級一級警長、授三級警監警銜。迄今已發表出版文學作品1800余萬字,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春柳湖(全四部)》(與楊一萌、陳雙娥合著)《百變神探》《愛海恨涯》《東追西捕》《擬任廳長》《紅顏貪官》《春涌洞庭》,中篇偵探小說《特區警官》《驚天牛案》等多部;中篇紀實小說集《中國刑警大掃黑》《中國刑警在邊關》《生死賭注》《生死抵押》《生死游戲》等多部,法制文學集《義與法的沖突》《權與法的較量》《錢與法的碰撞》等多部,長篇兒童小說《歡笑的碧蓮河》《小甲魚的阿姨》《牛蛙大王》《險走洞庭湖》《霧過洞庭湖》《孤膽邱克》,中短篇兒童小說集《落空的晚宴》《今夜,非弄個水落石出不可》,長篇報告文學《內地刑警與香港警方聯合大行動》《創造奇跡的人們》《奇人帥孟奇》《縣委書記的十五個日日夜夜》《走進福山福水》等,2014年出版18卷本880萬字《楊遠新文集》。作品曾獲國家圖書獎、公安部金盾文學獎首屆一等獎、二屆二等獎、三屆三等獎、四屆二等獎,文化部和全國婦聯等七部委聯合頒發的編輯獎、湖南首屆文藝創作獎、湖南首屆兒童文學獎等各類獎項58次。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

作家網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国产自产视频在线观看香蕉|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 www.91av.| 直接观看黄网站免费视频| 小说区图片区综合久久88| 别急慢慢来在线观看|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美女叉开腿让男人捅| 性一交一乱一视频免费看| 冬月枫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а√天堂资源地址在线官网|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视频| 女人让男人直接桶|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一二区| 91网站免费观看|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啪精品| 久久99中文字幕| 精品小视频在线|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 亚洲欧美综合一区| 亚洲伊人久久网|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边| 四虎永久精品免费观看| а√最新版地址在线天堂| 波多野结衣aa|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aaa|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麻豆| 色88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嫩草影院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综合国产精品一区| 被吃奶跟添下面视频| 日本阿v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 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特黄| 欧美午夜性囗交xxxx|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VR| 一级毛片短视频|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免费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