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愛
——包華其詩集《清澈》自序
作者:包華其
我一直認為自己是幸運的。幸運的是生活在這個偉大光榮的時代,幸運的是組織的培養和親情的呵護使我茁壯成長,幸運的是與文學相遇并結緣,幸運的是曾經工作和生活在安源這片紅色熱土……
2012年,我帶著對故鄉、親情的眷戀與不舍來到安源工作。十年之后,我用詩歌這種特別的方式“重溫”安源,復習那段難忘的美好時光。這些年,我耳濡目染了那一個個紅色革命故事,這些故事一直在我的內心激蕩且回響。它們仿佛就在我的身邊發生著,那些革命的火苗、風云傳奇的歲月并沒有遠去。這些年,我懷揣著一顆悲憫之心,留意并觀察著身邊一個個似曾相識的底層勞動者,關注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場景??吹剿麄儯曳路鹂吹搅肆硪粋€自己,仿佛看到了曾經一起在建筑工地打地鋪的兄弟,仿佛看到了在流水線并肩熬夜的工友,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些雖然遠去多年,卻從未忘卻的艱難日子。這些年,遠離故土的炊煙和懷抱,我依然還有些不適應,父母的句句叮嚀,村莊的裊裊炊煙,熟悉的聲聲鄉音,它們時刻縈繞左右,時刻溫暖和澆灌著我曾經貧瘠的心田。
如今,我將十年間創作的300余首詩歌逐一梳理,從中挑選出160余首予以結集出版。這些文字雖大多數已在全國各地報刊發表,有的曾獲得全國、全省詩歌大賽獎項,有的還入選《中國年度詩歌精選》等文學選本,但有的仍略顯青澀,有的仍略顯單薄,有的還需要進一步打磨與推敲。在我看來,文字逐漸成熟的過程,就是一個作者逐漸成長的心路歷程,更是他對生活越來越熱愛的見證。
在璀璨的唐詩宋詞中,文人墨客們留下了“大兒九齡色清澈,秋水為神玉為骨”“路遠人罕窺,誰能見清澈”“章江未覺清澈骨,西山一帶寒煙開”“水近山流清澈底,竹飽千霜節如此”等一句句關于清澈的詩句,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每當誦讀著這些優美的詩句,眼前便會浮現碧空萬里、清水如許的美麗畫面。坦率地說,我崇尚清澈的生活,清澈的品格、清澈的文風,更是我多年以來的追求。之所以將詩集命名為《清澈》,一是為了表達對祖國、信仰、生活以及大自然清澈的愛;二是為了表達在親情、友情、愛情面前,我們都必須始終保持一顆清澈、純真的心;三是為了表達追求清澈的文筆、清澈的文字,不夾帶私欲、不夾帶任何雜質,給讀者以清新、清凈和清爽的感受。
這本詩集共分為四輯。第一輯“光芒與力量”:主要寫發生在湘贛邊界、羅霄山脈等地的革命歷史故事以及身邊一個個鮮活的綻放著光芒的“小人物”。第二輯“母親是一株堅韌的稻子”:主要寫故鄉的一草一木,寫遠離故土的游子在外打拼的無奈與憧憬,寫他們對故鄉、對親情的眷戀與渴望。第三輯“夢想破碎前,我們都是圓滿的”:主要寫我們身邊那些命運多舛的勞動者,寫他們或困頓或艱辛的生活,寫他們渴望出人頭地的念想,寫他們用汗水和辛勞為家支撐的晴朗天空。第四輯“天空依然遼闊”:主要寫近年來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瞬間感悟,寫酸甜苦辣的日子,也寫拔節向上的時光。
我知道,我們今天一直被那些紅色的光芒照耀著、溫暖著;被那些曾經苦難的日子磨礪著、洗禮著;被那些一天天積攢的、小小的幸福包裹著、珍藏著……是的,無數次在行走或者夢寐中,我都想用詩歌的形式寫出我心中的那些敬仰與崇拜、溫暖與善意、酸甜與苦辣。
是的,我們一直被那些清澈的愛感動著、激勵著;是的,因為有這樣清澈的愛常伴左右,我們將走得更遠。
2022年8月
作者簡介:包華其,1987年出生,江西遂川人,江西省青聯委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江西省作協會員、中國煤礦作協會員,現供職于江西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作品見于《星星》《百花洲》《青年文學》《天津詩人》等刊物,詩作偶有獲獎并入選多種文學選本,曾著有詩集《紙上故鄉》。
《清澈》包華其 著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 定價:56.00元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