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俄散記之一:驚魂一刻
作者:安玉琦
(一)
多年來外出旅游,都是順風順水,修身養性,怡然自得,不亦樂乎!
然而此次俄羅斯之行,卻真實領受了心懸半空的滋味,并且暗生“多少祈禱在心中”啊!
此話還得從頭細說:10月29日早上5點半,我們從日照出發趕往青島流亭機場,乘坐上午11點半直飛莫斯科(由首都航空“凱撒旅游”執飛)的班機,航程6000多千米,航行八九個小時方可抵達。可是飛機剛飛行個把小時,突然傳來女聲播音員沉穩的聲音:“尊敬的各位乘客,航班需要停降首都機場,誠謝合作”。
不成想卻引起了我左鄰右舍的竊竊私語:
“不是直飛嗎?首都航空也違背承諾?”
“哼!宰人不商量!肯定北京有上人的。”
“不像!你看看沒有空位了?”
我不由自主地站起來,前后左右看一遍商務艙,真的座無虛席;但再望前面拉著布簾的貴賓艙或許有空位吧,那可是摟錢的寶座啊。
由于對播音員的話語半信半疑,真相不明,因此機艙里開始喧雜起來,乘務長這才說出實話:“因為飛機有故障,需要降落首都機場檢修,謹請各位乘客多多諒解,稍安勿躁。”
可不中言,頓時機艙內鴉雀無聲,只有飛機的轟鳴聲,再就是沉悶的鼻息聲,安靜得叫人惴惴不安。
我正好靠窗,又接近機翼的位置,當飛機飛抵河北宣化山區時,排煙管里噴射著濃濃的黑霧,初始我就以為是煙霧,而后聽鄰座說,它在排泄汽油。因為載油太多對于飛機降落不利,所以必須放油。之所以選在山區放油,是因為污染要小一些。于是飛機在這里環繞飛行好幾圈,磨磨蹭蹭將近兩個小時的工夫,最終安全降落首都機場。時間是下午14:30,恐怕誰也不會忘記,因為有驚無險啊!大家提著的心懸著的膽終于放下了,原先凝重的臉色終于綻放出幸運的光彩。
后聽乘務人員說,光放油好幾十噸,損失慘了,得好幾十萬啊。
雖然安全著陸了,但何時再起飛,大家心里沒有數,只好面面相覷,耐心等待吧!開始,播音員說,個數小時就能檢修好;后來又說更換重要零部件,得等總公司送來;反反復復過去了三四個小時,播音員又說再等等,很快就會好了。然而,乘客不耐煩了:有的要下飛機;有的修好也不敢坐這個航班了;有的要求打道回府;甚至要求賠償……使得導游和乘務員不著要領,難以解說,更不知如何安慰。后來導游們被乘務長叫到貴賓艙,我想大概是商量對策吧?
最后的結果是,再免費加一頓晚餐,服務臺備有夜宵,餅干點心類、飲料啤酒等,盡管免費吃喝。另外每人賠償200元錢,簽字畫押領取。方得息事寧人。
后來聽信息靈通人士說是導航雷達有故障,真是讓人捏著一把汗呢!
飯也吃了,款也賠了,航班團隊安排得如此細致入微,誰還會多嘴多舌呢。那就耐心等著吧,等著飛機再次起航。相信我們的國航,篤定安全順利抵達。我暗自加油。
好歹挨到北京時間晚上8:30,“凱撒旅游”從北京機場滑出跑道,直插夜空,朝著目的地飛行,飛行……我一夜無眠,眼睛一直盯著屏幕,跟著飛機遨游夜空,別有一份滋味在心頭……
(二)
“凱撒旅游”航班降落莫斯科機場,已是北京時間凌晨6點多鐘了,莫斯科時間是深夜1點多鐘。由于夜深人靜,過關檢查不是很嚴格,而且大多是中國團隊。聽青島導游孫雪姣說,這些年來,俄羅斯人對咱中國人特別友好,那是因為咱們中國幫助他們度過了不少難關。
下來飛機,天空中飄來雪花,機場上白茫茫的,好個景象。這是我今年見到的第一場雪,使得心胸特別舒暢,似乎陡長了不少的精神氣兒,出站的腳步也輕快了起來。
前來接站的是位中年男子,身材魁梧,面相英俊,酷似山東大漢。我們跟著他上來大巴車,很寬松,幾乎一人一座。安頓好以后,他面帶笑容致詞:“請允許我代表普京總統、梅德韋杰夫總理熱烈歡迎中國友好使團光臨俄國,并希望貴賓們多多播撒友誼的種子。同時謹以我個人的名義,對山東父老鄉親的到來,表示游子的真誠問候和衷心祝福!”我們都被他說笑了,掌聲響滿車廂。接著他介紹說,他姓劉名粟,不是蘇聯的“蘇”,也不是溜須拍馬的“須”,而是粟裕的“粟”。父親曾是粟裕的老部下,為不忘粟裕老首長的培育之恩,故為其取名“劉粟”。他又話鋒一轉說:“這就是緣分啊!我雖然出生、長大于吉林長春,但祖籍是山東平度。后來留學莫斯科大學,畢業后又留俄工作,快十年了。都說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何況我這個海外游子呢!”我見他好像用濕巾擦了一下眼角。沒想到堂堂七尺男子漢,情感如此脆弱。大概海外赤子,都有向往祖國癡心之情吧!相比之下,我們國內的那些所謂的明星、大咖們自以為了不起,紛紛背離祖國,“出逃”別國,尤其美國。
由此,雖然與劉粟同志只是短暫的接觸,但給我留下了極其美好的印象。像他這樣有知識、有情感、又愛國的“海歸”,那就是“國寶”啊!
在大巴行駛的路上,劉粟同志向我們簡要介紹了行程和注意事項,并說明天來個女導游,一直伴陪著大家莫斯科游覽,她的解說更為專業、動聽。為了打發寂寞,劉粟同志用俄語和中文唱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在美妙的歌聲中,我情不由己地望去窗外,路燈賊亮,今日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確讓人著迷:雪花飄飄,華林繁茂,木屋幢幢,還有蒼茫的曠野,蜿蜒而去的河流……
經過近一個小時的行程,終于到達入住賓館。劉粟同志等我們安排好房間,早餐在那兒吃,開水在那兒打,以及房間別吸煙等等,交代得十分仔細,見我們沒有疑問了,才揮手告別。
進來房間一看,不像來前凱萊旅行社介紹的那樣:要帶好牙膏牙刷、香皂洗澡液、拖鞋什么的,他們那里不提供;還說他們那里的床鋪又短又窄,當心半夜掉下床喲!
其實不然。我們住的這家酒店條件不錯,雙人間很寬敞,床鋪跟我們國內賓館的尺寸差不多,但是房間里不備開水,得到樓下打;衛生間很清潔,還有毛巾、香皂、洗浴液等,但是沒有牙膏牙刷,也沒有拖鞋。而后在圣彼得堡住的酒店要比這家還好,備有一次性拖鞋,還有燒開水壺。
我們在這家酒店住了三個晚上,從圣彼得堡回來莫斯科又住進這里。
(三)
關于床鋪的趣聞軼事,后來得到兩個版本。
楊導的版本:在彼得大帝時期,由于長期帶兵四處打仗,使得彼得大帝患上一種怪病,睡覺只能側臥,還得踡起雙腿,不然怎么都睡不著,因此在床鋪上占得面積很小,看上去就像睡著個孩子。為了防止造成誤會,引起對彼得大帝的不敬,身邊的大臣們將床鋪縮短到可容納彼得大帝身體的面積,所以炮制出長1米、寬60公分的床鋪。據說這樣既便于他起臥,也便于給他治療。后來,達官貴人溜須拍馬,上行下效,紛紛將家中床鋪改制成彼得大帝式床鋪。再后來,全民效仿之。
張導的版本:在歷史上俄國號稱“戰斗民族”,有著輝煌的戰爭成果。而這個既短且窄的床鋪,就是很好地例證。在古老的戰爭年代,打仗是家常便飯,俄國人為了隨時投入戰斗,晚上睡覺他們都是側著身子踡著腿,一只胳膊還要耷拉在床下,一有敵情,便可隨手抄起藏在床底下的槍支、大刀、長矛、斧頭、棍棒等家伙什,即刻投入戰斗,戰勝來犯之敵或者打家劫舍不法之徒……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