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一日游
作者:安玉琦
一
連云港與我們日照毗鄰,說走就走,旅游非常便利,所以花果山我去過多次。因為那是個著名景點,所以屢去不煩。尤其孫大圣的名聲,而且那些生猴石、水簾洞、老君廟、妖怪窟等景物,都與《西游記》上說的十分相似,使人有種穿越時空的感受。
聽驢友說,連云港還有個“小花果山”——云龍澗,它位于連云港開發區南側金蘇村。該景區集奇石怪巖、碧水深潭、天泉瀑布、云中大佛、白龍大峽谷、田橫古跡、歷史神話于一身,也是《西游記》第十五回和第三十六回的發源地,因此素有“小花果山”之稱。
真是有心栽柳柳成蔭。這不,凱萊旅行社端午節小長假期間連發三天去云龍澗旅游班車。劉桂芳女士給我們8個免費名額,盡管每人只少花70元,但這是對我們驢友的獎賞啊。
我們去的這天是2017年5月29日(農歷五月初四),時間選的好啊。頭天愉快地旅游,次日舒心地過端午,現如今歌舞升平,何不快快樂樂地過生活呢!早上六點半,我們準時到達集合地點,乘坐大巴,也不擁擠,幾乎一人一座,而且天氣特好,艷陽高照,清風拂面,讓人心曠神怡,由此一路暢通無阻,一路歡聲笑語……
一個半小時的行程,當進入連云港市區時,不禁讓人眼前一亮:寬闊的街道,精致的綠化,林立的樓群,設施的超前……這哪像三線城市???我想南京也就這個樣子吧!但不管怎么講,反正我們日照是“望洋興嘆”的。
在車上,小張導游指給我們看,巍巍群山中的那個拳頭大的肖像就是“云中大佛”——據說有十幾米高,二三十噸重,而且非常神秘,非常有靈氣。因此,即便近至山前,也難覓佛影;即使進入半山腰,也難瞻佛面。只有不畏艱險、勇于攀登(要繞過九九八十一道溝溝澗澗,要爬上九九八百十一磴臺階),還要懷揣虔誠之心,才能瞻仰到真身尊容,也才能獲得禪悟真諦。
所以,來到云龍澗,最讓人心往的地方自然是“云中大佛”了。于是,我心情愉悅地隨著人流往山上走去,并不時地駐足瞭望令人尊崇的“云中大佛”,但直到鷹泉壩上,四周皆山,景色優美,可謂山清水秀。我逗留在這里,焦急地打量各個山頭,但就是難見“云中大佛”的真身尊容,難道是心不誠意念不真嗎?說真心話,我不信鬼神,但我心中有佛。于是,我按指示牌的方向走過去,抬頭一看,全是陡峭而狹窄的石階小道,因體力不支,故而退縮了。我索性坐在“百年紅杏王”樹下,仰山而自慰:在國外拜謁過泰國的金佛,緬甸的玉佛;在國內拜謁過重慶大足的臥佛,無錫靈山的站佛;在省內拜謁過泰安泰山石佛,煙臺南山坐佛;就連我們五蓮山上也有座巨石大佛,由此想來,心便安泰下來。是的,心中有佛,莫大善哉!
由是,問心無愧,自然渾身輕松。尤其是“紅杏王”雖百歲高齡,但依然枝繁葉茂,如傘如蓋,天大一片陰涼,讓游人流連忘返;樹上紅杏碩果累累(當地人將紅杏稱之為“壽杏”,大概因樹齡百歲而得名吧),形如雞蛋,金黃且透紅,讓游人垂涎欲滴。
我曾多次進過杏園,也曾多次爬過杏山,但從未見過百年杏王樹。據說杏樹不像銀杏樹那樣百年千年不朽,皆因基因使然。而云龍澗的“百年紅杏王”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適宜的土壤條件和四季分明的氣候環境,使得百年紅杏樹不僅成為“杏王”,而且可譽為“杏圣”了,就像百歲老人,不光贊其“高齡”,而且堪稱“老壽星”。
云龍澗的“百年紅杏王”到了這個份上,的確是個“活寶”呢:因其果實甘甜適口,消炎止署,被專家稱為“杏中珍品”;在古時候曾作為貢品供給皇室專用;紅杏成熟時,人們來到這里摘個杏兒,再親手觸摸一下樹干,或者摟著樹身跟“杏爺爺”合個影,據說能帶來好運氣,因此又被稱為“幸運樹”;還有個神話傳說,小白龍探母時,也會采摘一些杏兒帶上天庭,分給各路神仙享用。
我坐在杏樹下,四周觀賞著,山雖不巍峨但卻秀麗,山雖不峻峭但卻妖嬈,那為何不取名“云龍山”,而稱為“云龍澗”呢?我猜想,大概是因為山里“澗”的靈氣吧。后來看網上介紹才知道,這個地方光以“澗”命名的景點就有八個:大龍澗、小龍澗、西龍澗、南龍澗、北龍澗、白龍澗、黑龍澗、青龍澗,還有赤龍溝,想必這就是“云龍澗”名氣所在吧。
然而,我游云龍澗,只玩了個半拉子。云中大佛未朝覲,天泉瀑布未領略,田橫遺跡未見證……留下了不少的“念想”。然則世間沒有后悔藥,但卻人生常有后悔事。尤其在旅游活動上,回來之后才知道留個“念想”的缺憾。這次,我對東海沿海村莊的美麗傳說很興趣,但沒有把那些文字圖片拍錄下來,因此在這篇游記里不能為諸君分享,實在可惜?;蛟S吃一塹長一智吧,從此以后會長好記性的。
二
旅游購物,一直被游客所詬病。但是旅行社的潛規則。因為受利益驅動,盡管有關部門也下過不少的猛藥,但痼疾依然難除。因此,大多數游客盡管心中別扭,甚至暗罵,但也只好無可奈何隨大流去吧!
我們這次進的是東海水晶店。服務員很熱情,笑臉相迎,并帶我們乘電梯上樓,給人賓至如歸的感受。店里水晶產品琳瑯滿目,目不暇接,不僅惹人眼目,還讓人眼饞。售貨員說,這里面的水晶產品都是正宗貨,按標價出售不打折。此說道,能給人一種貨真價實的信任感。但我揣想,此舉是與國際接軌呢,還是一種經營策略?因為國內某些商家的“鬼腦瓜”天才般的靈光,那“忽悠”買家的本事,可比趙本山大師厲害得多了。
我猜想,是說者有意為之吧,但買者無心呀。店里的水晶產品玲瓏剔透,款式繁多,但欣賞的多,問價格的多,就是買的不多。是囊中羞澀呢,還是患有“購物恐”?然則不得而知。好在王桂玲夫婦買了一副水晶眼鏡,一個水晶圓球,方使呆板臉的售貨員露出一絲暗淡的笑容。但在這里,卻反證了“請神容易,送神難”的俗語。我們上樓時有接有迎,還乘坐電梯,下樓時不管不理,還得走樓梯。一上一下,兩副面孔,兩種禮遇,誰說“顧客是上帝”來?那得看你掏不掏銀子啦!
但是,回來想想,也有不少的收獲,讓我知道了不少關于東海水晶的知識和有關情況:
東海水晶——居全國之首,儲存量約30萬噸,有著“中國水晶之都”的美譽。2007年,東海水晶成功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2013年,東海水晶入選20個“江蘇符號”之一。
東海水晶品種多且品質好,最為著名的有:白水晶、淺紫色水晶、茶色水晶、淺黃色水晶,年產值高達100多億元,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水晶集散地。
東海水晶歷史貢獻非常卓越:1958年,東??h房山鄉挖出一個長1.7米,短徑1.2米,重達4.35噸的“水晶大王”,現存放于國家地質博物館;1976年,精選東海縣105礦32.2噸優質天然白水晶原料,溶制成毛主席水晶棺,讓人們有機會瞻仰到毛主席的遺容。東海水晶——功不可沒??!
另據微信傳說,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那天,江蘇東??h同時發現了一塊約2米之長的水晶石,其純度極為罕見,謂之天人合一,是專為毛主席準備的。
三
海底世界——在東??h內似乎名聲不小,停車場上并排停滿來自天南地北的旅游大巴,有山西的、安徽的,甚至還有東北的、上海的……僅觀此種場面,便吊人胃口。于是,跟隨導游急不可耐地往展館走去。然而,進入其內,卻給人一種名不副實的感覺,大概因觀賞此類展館太多的緣故吧!
先看“貝殼館”,展品少而不精,比之海南三亞那個“貝殼館”不知要遜色多少倍。當地沿海風物陳列不少,然而單調,只是些蓑衣、斗笠,漁網、浮漂,馬燈、鐵鏟等等,稀奇的、珍貴的東西不曾出現,所以難以讓人駐足觀賞。
而那個最令人感興趣的“海豚表演”,到后來卻叫人大跌眼鏡。剛開始,一只胖海豚在馴導員的引導下,向著觀眾席拍翅、點頭做著友好動作,引來一片觀眾的鼓掌聲和贊笑聲。接著胖海豚做了幾個簡單的動作:跳圈、捉飛碟、水里頂球……當馴導員想讓它爬上高架做個高難動作時,它卻不聽話了,光張嘴要東西吃,可是吃到東西之后,便一頭鉆進水池里玩耍去了。馴導員吹起急哨,召喚它出來,但它上岸以后,仍然不愿意上那個高架子,是難為其能呢,還是曾有過風險教訓呢?馴導員心中有數,只好作罷。隨后將它趕下水池,讓它跳躍“呼啦圈”,但它跳不起來,只是貼著水面鉆過去罷了。我猜想,可能表演場次過于密集,讓它累著了。
然而,更讓人不解的是,表演完以后,觀眾居然可以與海豚合影,并且可以隨便觸摸它。這種作為,難道不怕海豚染上細菌嗎?難道不擔心會給海豚帶來生命之恙嗎?我走到欄桿前,問拍照的人,方才明白:拍照收費呀!
可愛聰明的海豚喲,你可知道:你是以生命為代價為人類換得幾多銀子的!
四
早上六點半出行,下午五點半回歸,一天下來,輕松快樂。王桂玲夫婦好客,晚宴請客(特邀市郵電局成局長,同行者王宗戰、牟善軍、徐東明及本人,趙吉友、萬緒利因家里有事未參加)于“小院人家”,菜肴豐盛,別具風味,大快朵頤,饕餮一頓。四瓶白酒,平斟平酌(坐席七人,兩人未喝),暢快淋漓,不分伯仲,雖微醺但清醒,皆因酒逢知己吧,故而千杯萬盞也不醉?。?/span>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