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榕樹北方柳
作者:徐牧龍
1
我家屋后有一棵柳樹,樹身粗大,三個成年人手牽手都合圍不了,樹影婆娑,陰翳蔽日,在我的老家非常顯眼。說實話,像這么粗大的柳樹很少,十里八鄉都難得一見。
春來柳葉漸漸生出,一根根細長的柳條迎風搖曳,猶如細腰之少女,滿樹繁華,郁郁蒼蒼,為我家院落增添不少色彩。唐人白居易詩云:“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把柳條的風姿綽約描繪的淋漓盡致!
村子里的人都羨慕我家有一棵這么粗壯的樹,每每從此經過,必停下來仰頭觀望良久。樹分五股,輻射而開,每一股又粗壯高大,直入云端,最高處的樹枝肉眼幾乎不可見。樹杈中間,幾十個鳥窩鑲嵌其中,從下面看,好像樹上結的果實。有人感慨到,在這窮鄉僻壤之地,竟然能長出這么粗大的樹來,實屬不易。
父親說,這棵柳樹,是他墊宅子時,隨手插的一個柳木棍,沒想到木棍卻生根發芽,呼呼成長,竟然生長成了當地的樹王。有道是: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父親用實際行動印證了這句俚語。
我家在大柳樹的庇佑下,安然風光了好多年。
2
村子西南端,有一個又深又大的水坑。這是村莊為了防洪救災,在村子里墊了四個像小島一樣的土臺,所用的土,都是來自這個深坑。
每年夏天,水坑里布滿了前來洗澡的孩子們,一池綠水,滿坑黃皮膚的光腚娃娃。大坑邊就是我家的樹行子,我聽說柳樹插下就能成活,于是從院子后的柳樹上砍了一個木棍,插在水坑邊,果不其然,柳木棍開始發芽,漸漸生出來枝條,第二年便長成了樹冠,有了柳樹的模樣。
我讀高中時,再到水坑邊看,柳木棍已變成一棵蔥蘢好大的柳樹,比周邊好多樹木都生長的茂盛而逍遙。風吹過,枝葉飄搖,嘩啦啦如蘆葦連天;雨落時,噼里啪啦,又像一把大傘將雨滴盡數擋住;正午時,陽光被柳樹遮擋,留下滿地陰涼,好多洗澡的孩子都愿意在柳樹下席地而坐,觀看其他人在水里嬉戲。柳樹像個長者,默默的注視著這些孩子,任他們嬉笑玩耍,任他們成長到了外地。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我故鄉的柳樹就是這樣的潑辣堅強,讓我好生難忘。
3
我從濟南大街上買了一個小小的榕樹盆景,如獲至寶的捧回了家里。
榕樹喜水,這個我是知道的。我去福州的時候就看到大街上滿是榕樹,枝干錯落,伸在水里,有的樹干上全是根須,有的樹枝上全是根須。靠近田間,便有更大的榕樹出現,整個樹冠像一個小島一樣,分不清哪是根,哪是干,密密匝匝,平行垂下,“榕樹陰中一葦橫,鷓鴣聲里數峰青。”一棵樹就是一片樹林,一棵樹就是一個田園。
我把榕樹泡在水盆里,放在陽臺上。等我再次出差回家,細小的榕樹竟然長出好多新枝,綠油油的葉子,肥碩豐厚,散發著蠟一樣的光澤,一枝枝努力的向上生長。
于是,我就折斷了一個樹枝,插在濕泥里,看看它能不能成活。讓我驚奇的是,一根樹枝竟然在一個月后長成獨立的小樹,我就分開盆來養…如此這般,我用折枝扦插的方法,把一棵榕樹養成了幾十盆榕樹樹苗,整個陽臺上郁郁蔥蔥、積翠凝綠,顯得格外鮮活。
4
榕樹原產于南方,確切地說是浙江南部直到熱帶雨林。我們北方是用來做盆景的,只有小枝,沒有大樹。榕樹喜水耐高溫,不像我們北方的柳樹,能耐得住本地溫帶的氣候,遍地繁衍。有一點相似的地方是,他們都可以離開故土,落地生根,并且能在異鄉的土壤里生長的枝繁葉茂,有聲有色。這不禁讓我陷入深深的思索:那些漂泊外地的人何嘗不想葉落歸根?
故鄉猶在,物是人非,歸根,談何容易!
少年時“身如堂燕年年客,心慕游僧處處家”的想法只是一種美好的故園情結。
無論你是南方客還是北方人,當你離開故鄉的那一刻就應該明白:你要做的不是葉落歸根,衣錦還鄉,而是落地生根,隨遇而安,無論走到哪里,都把自己生活成一棵參天大樹。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