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之氣經文
作者:趙立航 甘易
天地有長風,元存氣機,升降彌漫,生滅不息而動。生命自浩蕩,玄而呼吸,脈動出入,虛無一息之停。
長風是浩然之氣,浩蕩是呼吸之氣。浩然立生,呼吸立命。氣聚則生,氣壯則康。氣概飛揚,氣勢如虹。氣機相沖,氣象萬千。太虛無形,氣之本體。浩然之氣是宇宙之能量和信息之光芒,浩然之氣是天地之運行和演化之發端,浩然之氣是萬物之規則和生長之流變,浩然之氣是靈魂之本源和精神之滋養。
浩然之氣,生長生成,長養之氣。無極之氣,乃長養之氣。無極緣起,至大至剛,塞乎天地。即:道法自然,天生造化;因緣和合,感應生發。萬物為一,眾生同體;萬物有我,有志為之。人生一葦,清風徐來;天光云影,幸運驚喜。人生春色,東風朝氣;蓬勃蔥蘢,多維姿彩。
浩然之氣,苦練有道,精練之氣。長養之氣,乃精練之氣。長養孕育,天地長風,生命浩氣。即:意氣風發,斗志昂揚;開拓進取,砥礪前行。敏于觀察,勤于學習;善于發現,勇于創新。技術升級,磨礪玉成;發明創造,獨具匠心。道和本質,心悅當下;詩和遠方,志存高遠。
浩然之氣,惟精惟一,純粹之氣。精練之氣,乃純粹之氣。精練專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即:純想即飛,純情即墮;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完美無瑕,至真至純;爐火純青,晶瑩剔透。正氣志氣,血氣勇氣;率性善養,所向披靡。底氣骨氣,靈氣運氣;專注有恒,龍化虎變。
浩然之氣,上通下達,貫通之氣。 純粹之氣,乃貫通之氣。純粹超然,無束自在,融通萬物。即:道即是通,無阻無礙;道生為一,本自具足。心之所至,舍我得一;氣之所貫,解縛祛粘。道浩立心,儒釋立命;多元疏通,易氣清揚。超越時空,超越局限;亦我所欲,自由境界。
浩然之氣,至尊真如,豪邁之氣。貫通之氣,乃豪邁之氣。貫通初心,理慧達圣,我心飛揚。即:問鼎至尊,霸氣側漏;縱橫馳騁,逸興遄飛。神高氣遠,勢貫云帆;大氣磅礴,精深微妙。絕代風華,宏偉現代;鯤鵬展翅,理想航帆。發揮智慧,貢獻力量;制度優勢,文化自信。
浩然之氣,安然舒羽,自在之氣。豪邁之氣,乃自在之氣。豪邁欣榮,清凈夢舒,怡然自樂。即:自然清靜,無為純粹;素樸平易,恬淡柔弱。謙卑平和,為而不爭;內心不亂,雜念不生。寧靜致遠,樸實無華;丹鳳朝陽,閑庭信步。心懷若谷,云淡風輕;遺世獨立,羽化登仙。
浩然之氣,元始重生,太極之氣。自在之氣,乃太極之氣。自在念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即:心物一體,不分彼此;一以貫之,同源同體。心若太虛,愛欲重生;成住壞空,涅槃妙心。負陰抱陽,沖氣為和;太極為中,同質同構。天命謂性,率性謂道;心我物理,天人合一。
浩然之氣,混沌虛無,無極之氣。太極之氣,乃無極之氣。太極歸無,虛無縹緲,浩渺無極。即:源自太初,無物無相;貫穿虛空,無量無明。云無常勢,水無常形;云水無極,至善至柔。實相無相,色相空相;無住生心,明心見性。有相修養,無相善養;有無相生,輪回無極。
大道至簡,當下即是永恒。大盈若沖,虛靜即是圓滿。一切能量守恒,一切熵增熵減。浩然之氣,乃無在無不在,無是無不是,無欲無不欲,無為無不為之氣也。
作者簡介:
趙立航,浩學思想倡議者,浩然之氣道學創始人,獨立研究學者,媒體人。
長期活躍于新聞戰線,歷久而彌新。見證了祖國發展的浩然前行,閱歷了媒體人生的激情搏躍。人生追求天高云淡般的遠航,尋找夢想和現實的界限,探尋真情與人性的力量。閑暇之余,追隨圣賢之道,用積極的心態建設心靈品質:凝達不動之心,平和知行合一,點燃自心光亮,照見生命陽明。致其虛極,守其靜篤。顯于本有,止于至善。老子的紫氣東來,陶淵明的世外桃源,杜甫的會當凌絕頂,朱熹的萬紫千紅,還有國學十二道諸多人物的思想典故,像一座座歷史的燈塔,照耀中華思想文化的天空,令人無限向往。生發于先秦的孟子浩然之氣道學思想, 傲骨梅無仰面花,挺立了中華兩千多年的思想和精神風骨,大氣磅礴,光彩奪目,與我有緣,如沐春風。
2020年4月作家網發表與甘易合著《浩然之氣(經文三篇)》(完整版),是對孟子開創浩然之氣學說豐富發展的集成之作。先秦圣學,國學新道。一萬七千言,經文了其觀。圍繞其經文要義,在作家網曾連續發表過的五篇相關評論文章中,較系統地提出了國學第十三道即浩然之氣道學的思想主張。
2020年6月作家網發表與甘易合著《浩然之心經文》,堪稱,一部“心即渡”的預言式和開創式浩學經文,是針對“儒釋道浩”并列稱謂中浩學思想所作的奠基性經文,也是將浩學作為一門新學科所提出的創新主張。術語革命,浩然之心。一千字經文,五十六顆心。觀瞻中華文明,明見浩然之心。實現了一個完整地深度學習和表達浩然之心的可部署思想框架:我自菩提,心即渡之。隨機而渡,隨感而能。渡能合一,熵減陽明。
為完美無缺彰顯浩學三觀:浩然之心、浩然之氣和浩然之象的經文體系,2022年3月作家網發表了與甘易合著的《浩然之象經文》。術語革命,浩然之象。一千字經文,九十三種明象。2023年2月作家網又發表了與甘易合著的《浩然之氣經文》。術語爆棚,浩然之氣。一千字經文,八氣連體,浩氣為宗。該經文簡化集約了原《浩然之氣(經文三篇)》(完整版)之意蘊,重新樹立了修得浩然之氣之思想性和文學性的雙重標桿,一切自然自在,清淡出塵。這是對靈魂的培養和塑造,昭示出了無為和有為的循環往復和精神彼岸。堂而皇之,洋洋大觀。
自此,與甘易共同發起倡議的浩學三觀思想體系就基本完成了自身整體的經文模塊化建設。浩學三觀思想體系所蘊含的大道精神,人們也通過對其奠基性的三部經文的詮釋評論中逐漸顯現了出來,即道是:浩然之心,發無漏智而證正理;浩然之氣,養率性善而遂天命;浩然之象,垂萬千象而見我象。
清凈為修悟道為然,吉光片羽輪回無極。
詩言道:
心隨境轉是平凡,境由心轉為圣賢。
心若太虛觀無量,無漏智發菩提心。
作者簡介:
甘易,浩學思想倡議者,浩然之氣道學創始人,新易學《重易》創作者,獨立研究學者。
1982年畢業于吉林大學哲學系。對哲學及其自我理念有比較深刻的理解,注重工具理性,欣賞詩歌賦文。
與秦墨合著有《信仰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1月版)著作,同名綱目錄纂“信仰論”百度百科。
著有《臥牛城賦》,系為2016年4月山西臨汾平陽廣場所樹立的一座不銹鋼浮雕墻藝術景觀賦文,亦稱“七哉賦”。“七哉賦”為宿青平所寓意創作。
2020年4月,作家網發表與趙立航合著《浩然之氣(經文三篇)》(完整版),是對孟子開創浩然之氣學說豐富發展的集成之作。先秦圣學,國學新道。一萬七千言,經文了其觀。圍繞其經文要義,在作家網曾連續發表過的五篇相關評論和延展文章中,提出了國學第十三道即浩然之氣道學的思想主張,提出了擬與儒釋道相并列的浩學思想的系統主張。
2020年6月,作家網發表與趙立航合著《浩然之心經文》,堪稱,一部“心即渡”的預言式和開創式浩學經文,是針對“儒釋道浩”并列稱謂中浩學思想所作的奠基性經文,也是將浩學作為一門新學科所提出的創新主張。術語革命,浩然之心。一千字經文,五十六顆心。觀瞻中華文明,明見浩然之心。實現了一個完整地深度學習和表達浩然之心的可部署思想框架:我自菩提,心即渡之。隨機而渡,隨感而能。渡能合一,熵減陽明。
2021年1月,作家網發表與趙立航合著的《浩學三觀:浩然之心、浩然之氣和浩然之象》和《浩學:儒釋道浩之國學第四維度》兩篇文章,于是擬與儒釋道相并列的浩學思想體系日漸精進,其中尤以浩然之心和浩然之象兩個新生名詞所承載的內涵最為豐富,并與孟子所創立的浩然之氣學說共同構成了浩學三觀的組成部分。浩學作為儒釋道浩之國學第四維度,逐漸展現出了其厚德弘毅和大道篤行的發展之路。浩然之心和浩然之象兩個新生名詞,開出了心象,樹立了格局,展示了境界,追逐了自由。并與浩然之氣名詞相呼應,構成了浩學三觀,這即是完整呈現,一切自然自在。而堪稱浩學三經的《浩然之心經文》、《浩然之氣經文》和《浩然之象經文》這三部均為一千字的經文,因為其充分掌握到根本的問題,也就是形而上學,于是乎影響力開始廣泛,也極為深刻。如今已匯入中華文化的浩瀚思維之中,緣起呈現于QQ瀏覽器、今日頭條、百度搜索等,赫然入目,雷霆萬鈞,昭示出了無為和有為的循環往復和精神彼岸。
2021年1月,緣發于浩學三觀中的浩然之象,念生偶得,頓現榮華,窺見了易學天地的又一唯美之境域。人生最奧妙之處就是你永遠無法重來。因此,寄希望于一切重新開始和一切重歸平靜,是生命靈魂所遙想所穿越的另一種世界。于是摒棄邯鄲學步,踽踽前行地開啟了新易學《重易》的探索創作之旅。一切重新開始,一切恢復平靜,這是新易學《重易》的精神實質。春華秋實,不輟勞作,別開生面,鋪陳華麗,終于呈現出了中華易學文化的又一片蔚藍色新天空。2021年12月,作家網連續發表了《新易學【重易】》和《新易學【重易】六十四卦》兩篇文章。新易學《重易》是虛擬世界問題,是以天道、靈魂、愛與慈悲為心象之變幻的易學,是太極宇宙靈魂生成觀。
除卻巫山鐘情理念,悟觀滄海云水浩然。
詩言道:
心念貫通似真空,高峰體驗毗妙有。
未竟滿溢不呈現,又見唯美始浩然。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