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隨想
作者:安玉琦
2023年癸卯兔年,說是玉兔下凡,好個年景。而且,千年等一回:2023年,全世界的人都同歲,所有的人都等于2023這個數字;你可以用你的周歲再加上你的出生年,每個人都是2023,特別神奇。不信,你就試試看……
著名作家左建明先生在《春節扯閑篇》里說道:“一年四季,唯有春節,人們的時間感覺最為強烈”,而我覺得,今年(癸卯兔年)春節最平淡無味,用網絡話說“無感”;不但“無感”,還怪害怕的,因為疫情封控“放開”,大年三十也不敢團聚;因為“陽”著,更不敢出去串門。也好,“獨自一統”過大年,雖少缺許多親情歡聚與年味品咋,但有了清閑時間。往年“春晚”看的半截拉塊的,唯獨今年“春晚”,我從《花開種花家》直到《難忘今宵》,一個不落,一次看個夠。往年我還還會重看幾次,但今年春晚著實令人難忘且令人激動的節目不多,唯獨那個《是媽媽是女兒》,兒女情長得教我不禁落下幾滴老淚,但比起那個《常回家看看》,不一定“火爆”,至于能否評上“一等獎”更不敢妄言。
正月里,議論春晚成為“熱搜”。看春晚時我沒在意,或許“政治不敏銳”,沒有看出什么“破綻”,只覺得不夠精彩,后又自我批評:“咱欣賞能力不行,怎的好怪節目呢。”但“微友”很政治,很敏銳,紛紛指出從頭到尾沒有一個反映軍隊的節目。想想也是,不該沒有軍隊節目啊,“最可愛的人”都堅守在崗位上,讓全國人民過好新年,看好春晚,怎么沒有一個軍隊或軍人的節目呢?怪不得有“微友”指責總導演于蕾是個“不惜毀長城”的女人。雖則言過其實,但沒有軍隊節目,情何以堪呢?
終于,那個總導演于蕾被推上風口浪尖,并被“人肉搜索”:說是其曾祖父是日本大阪人。網友直言:“用個日本后代掌控中國一年一度的春晚,真是中國14億多人的恥辱和悲哀啊!”據“老兵人和哥”揭示:“《百鳥歸巢》的演員,打扮得像東洋妓女的發型,若不是國人對日本人的憎恨,就穿上和服表演了。”并且發現了“和靖國神社一模一樣的圖像”,還“總在屏幕出現rb旭日j旗”,并一再質問“是何用意?你是受了誰的旨意?”此番言論是否有理有據,不得而知,但給人視覺不爽,亦為敗筆。今年春晚之后,網上最火爆的金句是:“你連今年的春晚都能看下去,還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呢?”
過春節,也叫“忙年”。是的,往年要過年了,不僅忙得夠嗆,也累得夠嗆。今年倒好,少了探親訪友、禮尚往來,也不會起齟齬,因為90%的人都“陽”了,甭說走門串戶了,外面遇著行人都唯恐躲避不及。于我懶漢來說,卻是“大好事”,因為最怵打掃衛生,里里外外得忙活好幾天,也不見得多么干凈。今年得意了,只簡單作了表面文章,連門窗都沒擦,也沒見著多么埋汰。往年我最喜歡買春聯,要跑好幾個大集,見著不重樣的就買下,最終貼那幅,還得慢慢捉摸;各式各樣的福字買的不計其數,現在還剩余一紙箱。那幾年滿園滿墻都貼的紅彤彤、金燦燦的,有文化的人說,弄得滿院花里胡哨,“太俗氣”了。然而,今年又太簡約,只讓外甥寫了一幅對聯:紅梅香小院,玉兔下人間;橫批:四季平安。外墻:歡度(福)春節。另外:出入平安、開門見喜,還有些福字……年除夕上午,小弟過來幫著,不到一個小時就完事大吉了。要是往年,三四個人也得忙活大半個上午。但是,過完年又覺得:還是“忙年”的好!因為只有忙年,才像個過年的樣子嘛!
但愿“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唐·劉希夷)左建明先生更說的透徹:“退休后,十年一覺……”,吾已退休一旬余,但愿歲月靜好,盛世太平。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