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山川
作者:王軍
從素有血脈之稱的黃河之水到江水滔滔的海濱之風,從雪域那道印記的滾滾車輪到虎門那座銹跡斑斑的炮臺彌漫的硝煙。我們的先烈曾為我們的山川舍命地抗爭,我們的長輩曾為我們的家園披星戴月,辛勤地耕作,放牧著牛羊。
歷史在蒼山如海的故事里,有著陣痛的警示。無論山嶂疊巖,坡溝如禿;無論峰嶺多么綿延,逶迤秀麗,哪座都是不可或缺撼動生命的山峰,哪座都是不可丟棄且能擋風遮雨的生活屏障。有人游玩東西南北的大好河山發出內心無比地感慨,有人爬在門前的土丘之上同樣也有歲月崢嶸的豪邁。
我們的山川,滋養著我們美麗的黑色頭發;我們的江河,沐浴著我們驕傲的黃色皮膚。我們趟在河流,任水戲弄;我們越過高山,任風灌入。我們走在高低不平的羊腸小道上,那路邊的鮮花迷惑了雙眼,那迷人的芳香在鳥兒飛走的山坡上,沁入脾肺,爽歪著身子。我們游走在溪水淙淙的山澗溝壑里,那嶙峋的石,那奇異的草,那古老的樹,如同生命的靈氣,煥發著青春般的生生不息。
在高原,它讓牛羊奔騰,讓雄鷹展翅,讓辛苦的牧民微笑在春天的花叢里;在河谷,它讓高山上的樹木化作沃土,讓雨水沖積到山腳的石堆下生長著綠油油的莊稼。
我們曾抱怨我們的土地貧瘠,我們曾厭惡門前的山坡高大。其實,我們不懂得歷史,我們沒有把種子撒在上面開花。
在千年枯朽的白楊堆里,我曾瞅著沙漠的危害危機到人類的蹤跡;在氧氣稀薄的阿里,我又見證了人類生存的奇跡。我們在優化環境中保護著土地,在資源短缺時期又有人不那么珍惜。有人撅著屁股挖掘著祖上留給子孫萬福的青山綠水,毀壞著千里良田,卻坐在專家的位置上指手畫腳,說東道西;有人以洋人的名義端著從墻角里摳出來的飯碗,盜取國家的資源做著暗中賣國的勾當,卻漂洋過海地坐在那里享受著沒落的日子,還哼著小曲罵著爹娘。
我們的山川曾被這些不孝的子孫毀舟為杕,我們的江河曾受外強的洋奴掠奪的體無完膚。山在陣痛,河在哭泣。我們立志保護,我們醒后痛擊。
于是,一代又一代人忘我奮斗,讓滔滔的黃河與兩岸的兒女緊緊相依。于是,一茬又一茬人信心不移,蹲在沙化的土地上日夜治理。河岸有了肥沃,沙漠露出了清泉。我們的山川披綠帶紅,成了鳥語花香的家園。在世事無常時,有人站在那里遙望繁星閃爍的夜空;在世間滄桑時,有人處在風中感嘆社會制度的美好。
于是,在我們的山河里,有人愛戀小草,常奔走山川尋覓心里的平靜;有人酷喜山巒,常踏進歲月的山峰中閱一份山水。我們行走河谷,我們橫越江水,在深不知淺的峽谷里,望著秀麗的山川,我們扔下心里的孤獨;我們翻越高山,我們腳踏崖壁,在閱讀無數的山川中,突覺世間滄海一粟,人生如蟻;突覺山河好大,眾生渺小不值得一提。
為此,我想起了一句古詩:“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每一個綿延不斷的山川都有華夏兒女的心事,每一條滾滾東去的河流都有唱不盡的辛酸。
在我們的歷史里,有過山河破碎、殘陽如血的陣痛,在我們的民族里,有過鶯歌燕舞、繁華似錦的年代。一寸山河一滴血啊。有人說山海其大,沒有一寸是多余的。守候家園,走過溝壑坡坎,越過平湖煙雨,跨過江河歲月,才知山有多高,水有多深,灘有多險,才知瑰麗的生活是多么的來之不易。
人生海海,山山川川。在身處國強富裕的時代,心臨安穩的環境中,生活如波如瀾。煙波浩渺,山霧彌漫,需珍重而道遠,守正己而道本;晨曦金燦,暮靄疊紗,需持一份清心,擁一塊明凈,生活如畫般的山山水水、川川巒巒……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