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美在風雨后
作者:婁炳成
古人講忠義誠信,一旦承諾,就決不食言,因而有了“一諾千金”的成語。可是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誰會相信,一個十二歲女孩的承諾:待我長發(fā)及腰時,嫁給兵哥可好?竟然也成了“一諾千金”的典范。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顫,山崩地裂。十九歲的兵哥,帶著重傷,將一位還在上小學六年級的汶川女孩救出廢墟,背出山外,背進醫(yī)院,雙雙接受治療。女孩在病榻上對兵哥說出了上述那個承諾之后,逼問他是否愿意接受,為了安慰驚魂未定的女孩,兵哥只好答應(yīng),接受了女孩這個充滿了稚氣的許諾。
十年后,女孩大學畢業(yè)了,找到了兵哥服役的部隊,找到了那位已經(jīng)當了軍士長、但還是單身的兵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童言無欺。于是,一樁姻緣就這樣完美成就,一個傳奇就這樣無筆寫成,一個童話就這樣傳遍天下。你可以說,這是感恩;也可以說,這是報答。但無論如何,你得承認,這是一個非常時期中出現(xiàn)的一個非常事件,一場令人悲傷的自然災(zāi)害里發(fā)生的一個喜劇故事。誰也無法褻瀆這個汶川女孩純潔無暇的感情,她使得“感恩”、“報答”、“愛情”這些本來就很美好的字眼黯然失色,以對自己諾言的鄭重踐行,和兵哥雙雙喜結(jié)連理,重新定義了這些詞匯更加厚重而又嶄新的內(nèi)涵。
童言無欺,一諾千金,被從古至今的許多人所奉行,有許許多多的例子不乏可說可道之處。而這個當代佳話,這個充滿了童話色彩的浪漫故事,卻是那樣的美麗,美麗得令人熱淚盈眶,贊嘆不已。比起《西廂記》,比起《牡丹亭》,比起《李慧娘》,比起《桃花扇》這些經(jīng)典戲劇里描寫的愛情,不知要高尚多少倍,真摯多少倍,感人多少倍!一個十二歲未成年女孩的承諾,在她二十二歲成長為一位大姑娘時,變成了活生生的現(xiàn)實,使得我們對當下的社會風尚有了積極的評判。
元好問《丘雁詞》寫道:“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是啊,“生死相許”,是何等的上心,何等的愛戀,何等的情深!正因為愛之切,才會有情之深,所以,才有了至愛至情;也正因為有了至愛至情,才有了生死相許的愛情。一場突如其來的特大地震災(zāi)害,陡然間將人置身于生死兩地。是兵哥你,從廢墟里將我扒出來,讓我遠離死神,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以浴火重生之身相許,這是一個少女所能做出的最起碼也是最寶貴的相許,這許諾給你的,不僅僅是一副窈嬈的女兒身,更是一顆窕美的女兒心。
我不知道,前世的三生石上,是否鐫刻著這對有緣人的名字;這個兵哥與這個女孩素不相識,素昧平生。然而,軍人的神圣使命,使你奮不顧身,奔向余震頻仍的災(zāi)區(qū),撲向災(zāi)民最需要你的地方。你用一雙骨肉青嫩的手,扒出了一位掩埋在廢墟里的女孩,被余震的石塊砸傷,用還未老硬的脊背,負痛背起她,一步步走向希望,走向重生。你沒有所求,不企圖回報,只是在盡一份一個軍人應(yīng)盡的義務(wù);而你的善舉,卻得到了意料之外的善報。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真心,這些充滿了真知灼見的古老話語,都得到了完美的詮釋,得到了真實的驗證。一場災(zāi)難,一次救援,一個善舉,一句承諾,以十年為期,沒有被三千多個風雨晝夜所淹沒,沒有被時間的流水所沖刷,絕不是一句逗你玩的童言戲語。山一般凝重的表白,水一般娟柔的情愫,都化作了一粒玫瑰的種子,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我十二歲純潔天真的心靈里,你就是上蒼賜給我的白馬王子;待我長發(fā)及腰時,我成了你的新娘,就像你當年奔赴災(zāi)區(qū)一樣,義無反顧,無怨無悔!
我們常說,偶然里潛藏著必然,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而這個并非文人杜撰的愛情故事,卻顯示著濃重的文學色彩,仿佛被藝術(shù)化了的人生,充滿了詩意。生活的真實往往讓文人始料不及,現(xiàn)實的美好往往超出文人的生花妙筆。無論怎樣絞盡腦汁,搜腸刮肚,也難以編造出如此感動人心的人間故事。美麗的童話,不需要用華麗的詞藻去刻意渲染;愛情的傳奇,不需要用人為的光環(huán)去多加點綴。只要把它原原本本的敘述出來,不去添油加醋,不做任何修飾加工,它本身就是一個流傳千古的佳話,一棵千年參天的菩提。
一個八零后的兵哥,一個九零后的汶川女孩,因為一次十分偶然的契機,演繹出了一段令人心動不已的愛情故事,譜寫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愛情之歌。使人不得不相信,有緣千里來相會,的確是一個古老的帶有宿命色彩的七字真言。這個真實的故事,使我們不得不相信,人間自有真情在,只是來早與來遲。這個真實的故事,再一次讓我們認識到,一位偉人曾經(jīng)說過的話是多么的正確: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這個當代愛情故事,不由地使我又一次想起了《山楂樹之戀》。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里,我們這一代人正處于身體和心靈都開始躁動的青春期,我們熱血沸騰,心潮澎湃,蠢蠢欲動。我們有自己的所思所想,有自己的所愛所戀,然而,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們不敢表露,無法表露。于是,就只能采取寫一封簡單而又簡單的字條、包一手帕平常而又平常的水果,甚至哼一首詞句模糊的歌曲,用一個生怕人發(fā)現(xiàn)的眼神,去向異性表達我們深藏內(nèi)心的那份情感。比起這位十二歲川妹向兵哥赤裸裸的表白,坦誠的許諾,我們的確有恍若隔世之感。
如果說《山楂樹之戀》里的愛情故事,其悲劇色彩曾經(jīng)令我們唏噓不已的話,那么,這個真實的現(xiàn)實版的愛情故事的喜劇結(jié)局,卻讓我們有了幾分人性回軌的欣慰,讓我們對愛情這個永恒的主題再一次有了別樣的體味,讓我們對人類男女之間最美好的感情,產(chǎn)生了信心,產(chǎn)生了敬畏,產(chǎn)生了珍重。這個由自然災(zāi)害引發(fā)出來的男兒女兒的愛情故事,絕不是一種簡單的感恩、報答行為,那個特定條件下施救與被救的奇遇,只是這對少男少女得以相識相知,演繹出一個愛情故事的偶然契機,不具有普遍性;而這個故事本身所反映出來的深刻意義,卻是當代青年愛情觀、價值觀,以正能量方式而發(fā)生的折射,散發(fā)出燦爛的光芒,最值得我們稱道和禮贊。
彩虹美在風雨后,患難之中見真情。我衷心地祝愿那位汶川姑娘與那位兵哥在未來的道路上,相依為命,不棄不離,白頭偕老,繼續(xù)書寫他們無比美好的人生!
作者簡介:婁炳成,男,甘肅省隴南市人大常委會退休干部,甘肅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會員,在國家級、省市級報刊雜志、文學網(wǎng)站發(fā)表小說、散文、戲劇、紅學評論、文藝評論等作品300萬字以上。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quán)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