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誕
大型現代3D科幻舞臺劇策劃創意
——贈給我可愛的外孫女們
作者:丘樹宏
劇名小釋:《恐龍·誕》,“誕”“蛋”諧音。
故事梗概:以一個動人的科幻愛情故事,表現恐龍從雄霸天下,到走向涅槃、浴火重誕的歷程。
主要形象:恐龍,桫欏,宙魔。
呈現方式:引入元宇宙理念,全劇運用采用現代3D技術,運用現代聲光、電腦音樂效果,不使用任何語言。恐龍和桫欏、宙魔各有一首簡短的形象歌曲。
作品結構:
第一幕:地球誕生
茫茫宇宙,一片餛飩。
盤古開天地;
女媧補天;
后羿射日;
……
生命誕生;
恐龍誕生;
桫欏誕生;
……
第二幕:龍桫之戀
美麗的地球上,恐龍雄霸天下,以及與桫欏的壯美愛情。
第三幕:宙魔幻災
宙魔是一個時形時幻的魔幻形象,在它的恐怖操控下,恐龍和許多生命消失滅絕。但桫欏與其他一些生命依然生存。
第四幕:恐龍涅槃
恐龍飽受痛苦折磨,但依然頑強掙扎,艱難生下無數恐龍蛋。
第五幕:恐龍重誕
桫欏大愛喚醒恐龍,恐龍重新誕生。
2023.2.11-3.6于德國埃斯林根
(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附記:
河源:“中華恐龍之鄉”
我的家鄉是廣東省河源市,有恐龍之鄉的美稱。
一直以來,都想著就恐龍題材為家鄉寫點東西。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這兩天,寫出了大型現代3D科幻舞臺劇策劃創意文本《恐龍·誕》。2023年“三八”婦女節到了,正好作為贈送給三個可愛的外孫女的禮物。
附錄:
河源2023年1月份傳出消息:最近,河源市博物館副館長蔣安春散步時,在河源市源城區河義路附近意外發現了恐龍蛋化石。現場共發現一枚蛋印比較完整的恐龍蛋化石,三枚嵌在圍巖里有待確認,五枚有蛋皮化石的蛋印。廣東河源恐龍博物館館藏研究部副主任黃志青介紹,“這些都是工地炸山炸出來的,不排除有恐龍骨骼和其他化石的可能。”
河源館藏恐龍蛋化石居全球之首。其實,在河源已經多次發現恐龍蛋化石。據河源恐龍博物館館長杜衍禮介紹,河源素有“南國生物寶庫”之稱,自上世紀70年代發現恐龍蛋化石以來,河源通過多種方式收藏恐龍蛋化石達20025枚。這里發現的恐龍蛋化石,種類豐富、形狀各異,至少有14種不同類型。目前,河源館藏恐龍蛋化石數量居全球之首。此外,河源還發掘收藏恐龍骨骼化石16具個體,發現恐龍腳印化石8組168個,是全球罕見的集恐龍蛋化石、恐龍骨骼化石、恐龍腳印化石“三位一體”的地區,被譽為“中華恐龍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