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飲酒和其他
作者:婁炳成
古人將門牙叫做“齒”,把大牙叫做“牙”,今人統稱為牙齒。
“六六壽”的我還不算太老,但已有四顆牙齒離我而去了。二十年前,我上邊正中和左側緊挨著的兩顆門齒因同時患牙髓炎,去醫院口腔科鉆了兩個眼,還未用填充物補上,就在吃東西時于根部齊茬茬的崩斷了。當時,這兩顆門齒離我而去之后,我并沒有什么感想,或者遺憾,盡管后來安裝過四次假牙,很麻煩,很難受。退休四年后,我右邊的一上一下兩顆大牙,被老來新長出來的智齒頂擠得松動了,我一來嫌麻煩,二來怕疼,就一直拖了兩年,不舒服了就吃點藥,沒有過多的考慮如何處理;直到三月三號這天疼得影響到了吃飯,才下決心去醫院拔掉了。與第一次不同的是,這兩顆大牙的離我而去,讓我有了別樣的想法。
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還說,“腿疼就短了,牙疼就長了。”的確如此,凡患過牙病的人都有這些感受。人的身體所能感覺到的疼痛,可以用“銳疼”和“鈍疼”來概括,但唯獨牙疼是火燒火燎的疼,會疼得讓人脾氣暴躁,寢食難安。于是,就又想到了另一句俗話“長痛不如短痛”,干脆去醫院將病牙拔掉,以徹底解決,不留后患。
古人云,“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但是,當身體的某個部位、某個部件出現了病變,威脅到了人的生命健康,或影響到了人的正常生活的時候,就不是毀傷不毀傷的問題了。如果說,我第一次掉了兩顆門齒,是個意外,屬于情非得已的話,那么,第二次這兩顆大牙,就是被我刻意狠心去掉的。前兩顆門齒雖然也短時間折磨過我,但因為它們是自行離我而去的,我無可奈何,所以并不留戀;后兩顆大牙折磨了我兩年,卻因為是我刻意狠心去掉的,便使我耿耿于懷,頗有了想法,怪哉!
西醫認為,牙齒的病變與口腔衛生有著非常緊密的關系,口腔的長期講不衛生,會導致牙齦感染、牙髓發炎、牙床腐爛、牙神經損壞等病變。而中醫則認為,除了蟲牙之外,腎虛與牙病有很大的關系,腎虛會導致牙齦在內的口腔上火、牙齒疼痛、松動脫落等病變,尤其是老年人,由于腎水不足、功能衰退,從而引起牙齒不固,就會出現牙齒松動脫落等現象,這也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年老的標志之一。所以,有一種中成藥叫做“健腎固齒丸”,顧名思義,其功效就是健腎固齒。我的兩顆大牙松動之后,也服用過幾盒這種中成藥,但一點效果都沒有。所以我就想,我這是器質性病變,而非功能性病變;也就是說,不是由于腎虛導致的,而是其他物理性原因導致的。拔牙的醫生說,是被老來新長出來的智齒頂擠得松動了,不能復位,造成了牙齒病變——這就驗證了我的認知。
但是,我懷疑,我的四顆牙齒的病變與我長期飲酒有很直接的關系。至于口腔衛生,我青少年時期每天清早都刷牙;中年以后,則改為晚上臨睡前刷牙,已經養成了習慣,晚上刷牙比清早刷牙更有益于牙齒和口腔健康。我考慮,我的飲酒歷史已經長達半個世紀,粗略估計,大約已經喝了上萬斤白酒。退休之前就出現了連續喝幾天酒會引起嗓子和牙齦發炎、進而牙疼等現象,退休以后,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現象日益頻繁,間隔的時間更短,甚至還出現了手抖、視力模糊等現象;停酒幾天,這些現象就會減輕,或者消失。
我出生于火年火月,屬于“火命”之人,也是火性體質,喜涼不喜熱;并且,我的名字中間的這個“炳”字,又是由兩個“火”組成的,這就使得我終身處于“燃燒”之中。我本應該每日大量喝水,以補充被火焰蒸發掉的水分,而不是過量飲酒,去助燃烈火。都說,酒是水的形狀,卻是火的秉性。一萬斤火辣辣的白酒從我本就是火性的身體血液里源源不斷地灼燒穿過,盡管我每日也在大量喝水,但騎著毛驢趕火車,水的溶解消化速度哪能趕得上酒的滲透生發速度,久而久之,陰虛火旺,就成了我的身體狀況的常態,年輕的時候還能抵抗得住,進入老年以后,身體素質差了,承受能力降低了,積重難返,飲酒之后就會出現嗓子和牙齦發炎、進而牙疼、視力衰退等癥狀。我年輕的時候,視力超過一點五,可以看清幾十米開外行使的汽車的牌照號,而現在卻看什么都是花麻的了。
酒這個東西好不好?用水澆花,花會開得更加鮮艷,用酒澆花,花就死了;除了人,任何動植物都不能“享用”酒,阿貓阿狗,灌上一次酒,以后見了酒瓶酒杯就會立馬躲藏起來。可見,酒不是好東西。但是,酒是人造出來的,它本身無所謂好壞,你不招惹它,它也就不會給你帶來麻煩。可惜的是,當我把我的身體的變化、牙齒的病變,與我的個人宿命體質聯系起來,得到了正確認知的時候,已經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身”了!
更糟糕的是,拔牙時,醫生告誡我,半個月內不要喝酒;兒子兒媳婦也提醒我不要喝酒。可是只隔了一夜,就在朋友的召喚之下,上午中午喝了兩場。有了酒癮之人,除非危及到生命,要戒酒怕是很難吧?退休以前,我只在酒場喝酒,退休之后直至現在,酒場倒是去得少了,卻又有了獨酌的習慣。據說,人一旦開始獨飲獨酌,就是老了的標志。我不禁自問:我,老了嗎?
所有飲酒之人都知道,飲酒過量會損壞身體,但就是戒不掉。酒與國人生死相伴,滲透到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風俗、日常生活等各個層面,與我們的社會生活息息相關,無論輝煌的人生還是慘淡的人生,無論人主貴胄還是販夫走卒,無論天地神靈還是妖魔鬼怪,即便是你已身入黃土、化為烏有,你的后人依舊要在清明時節請你享用。可見,酒是一種多么神奇的生活日用品!
歸結到具體的個人,何以要飲酒?我想,首先,飲酒是一種習慣,習慣可以成癮,對酒有了依賴性;其次,飲酒是失意人生需要安慰的自我麻醉;再次,飲酒是空虛生活的臨時性填補行為;第四,飲酒是社會交際活動的某種需要;第五,飲酒是大喜大悲時的添加劑;第六,飲酒是緩解壓力釋放情緒的安眠藥;第七,飲酒是激發靈感激動人心的發動機點火;第八,飲酒是強者需要抒發豪氣同時也是弱者需要壯膽的神物;第九,飲酒是一種精神與物質融為一體的特殊的人生享受。除此之外,我再也想不出飲酒的理由與好處了。
對于飲酒之人,上述九種飲酒理由,單一的很少,更多的基于兩種以上。對于我來說,上述九種情況都有,只是在特定的心境、環境、情境和特定的此時此刻,是何種需要便是何種理由,或單一,或多種,或被動,或主動,即便是一個人獨處時,潛意識忽然提醒我,該喝點酒了,那也是一種理由,這就是習慣,習慣成自然,小酌幾杯,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回到開頭的話題上,這四顆牙齒,前兩顆告訴我,主動離我而去者不可留,一如不經意之落發皮屑,我不傷悲亦不痛惜;后兩顆告訴我,被我拋棄者,曾深深的傷害了我,一如某種恨事心病,我雖傷懷痛惜也得釋然放下。牙齒雖好,嚙食給我以生命,堵風使我發音完整,裝飾讓我尚入人眼,不可一日或缺,但有的終歸是要離去的,就如同生命中的某個邂逅,某個故人,愿意陪我到老死隨我去火葬場的,我當倍加珍視,倍加愛惜,并將其所有功能發揮到極致。
至于飲酒,倘若我年壽尚長而因之牙齒全沒,我當堅決戒之。哈哈,牙齒全沒,彼時戒酒,不正應了那句“亡羊補牢”的成語嗎?還是節制些好。節制,給繼續飲酒找了個多好的借口,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只怕好了傷疤忘了疼,說起容易做到難。唉,人難活,左不成,右不得,就走中庸之道吧:節制,節制,再節制。少喝酒,喝好酒,不因噎廢食,也不胡吃海喝,不走極端,只把酒當作人生快樂的添加劑,而不作為生活依賴的拐杖。酒友們都知道,我進入晚年后,在酒場上剎車很靈,場子一亂,我就撤退了,絕不留連,繼續堅持,如此甚好。
作者簡介:婁炳成,男,甘肅省隴南市人大常委會退休干部,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在國家級、省市級報刊雜志、文學網站發表小說、散文、戲劇、紅學評論、文藝評論等作品300萬字以上。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