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以利動之

以利動之

——解讀《孫子兵法》

 

作者:郭偉

 

  《史記》之《貨殖列傳》有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利”是個會意字,從刀,從禾。表示以刀斷禾的意思。本義是刀口鋒利,引申意思是收獲——利益。

  《孫子兵法》十三篇七千余字,一共出現五十個“利”字。除《形篇》無“利”字外,其它篇多少不一,《軍爭篇》多達十一個。作為“利益”占二十八個,作為“優勢”占十五個,作為“誘餌”占六個。

  孫武為什么那么重視“利”字?

  什么是“利”?這個問題似乎很幼稚、簡單、膚淺。其實卻是一個很復雜、很深奧的問題。天、地、人、物、水、火、土……草木皆兵,都可能成為軍隊的元素之一,成為軍備的成分之一。

  多寡、遠近、高低,前后、上下、左右、先后、長短、寬窄、曲直、分合、松緊、優劣、紀律、勞逸、奇正、形勢、陰陽、風向、晴雨、坎坷與平坦……處處顯示出對駐軍、行軍、作戰等環節的“利”與不“利”。任何事物只要相互比較、對照,就立刻顯示出了“利”之所在,“利”之優勢,“利”之動力。

  除《用間篇》中“必索敵人之間來間我者,因而利之,導而舍之”之“利”字,應解釋為“利用”以外,其它均是利益、好處等本義,或者是“優勢”之近意,最智慧、最深奧、最復雜的是“利”的使動用法。

  “利”就是利益

  利益,所占比例最大。

  “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后十萬之師舉矣。”一點也不夸張;

  “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

  “故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利合于主,國之寶也”;

  “取敵之利者,貨也”;

  “非利不動,非得不用”;

  可以利用的各種天氣,也是“利”。“天者,陰陽、寒署、時制也。”

  可以利用的各種地理上的特點,也是“利”。“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凡地有絕澗、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遠之,敵近之;吾迎之,敵背之。”

  陳兵,宜占有爭地、掛地、通地。遠離支地、險地、隘地,避開死地則“利”。

  戰具精巧、鋒利,馬健,糧足,車多——“利”。如果我方貨置豐富,則可以威嚇敵人,拖垮敵人。如果我方匱資乏物,則宜速戰速決。反之“久暴師則國用不足”,相對于“利”則為“不利”。

  “因糧于敵”,“故智將務食于敵。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忌稈一石,當吾二十石。”取用于敵,勝敵益強,既可掠奪敵人的勞動果實,又減少旅途搬運勞累,縮短儲藏時間,減少被掠奪的機會。

  戰國時期,兵器更是比士兵的生命還貴重,那時生產力、生產水平低下,制作一件冷兵器很費錢費力費時的,取之于敵而殺敵,則非常便捷、實惠。戰車、盾牌、帳蓬、生活用品無一不是“因敵而足用,則利可全”。

  《紅樓夢》中探春道:“一個破荷葉、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錢的。”寶釵笑道:“天下沒有不可用的東西,既可用,便值錢。”“值錢”就是“利”。誰占有“利”越多,占有時間越久(主權與使用權),誰把“利”用得巧妙,實現“利”的最大化,誰的能量越大,打敗敵人的物質基礎越雄厚,越堅實,戰爭越主動,打敗敵人的可能性越大,取得勝利的時間就可能越短。

  “利”就是優勢

  “主熟有道?”正義之師,師出有名,就是優勢,得道多助者是優勢。

  “勇怯,勢也;強弱,形也。”軍隊的戰斗力強,是優勢。

  “此兵之利,地之助也”;

  “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

  “故善戰者,立于不敗之地”。

  “故將通于九變地利者,知用兵矣;將不通于九變之利者,雖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占有地利,就是獲得優勢。

  “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如轉圓石于千仞之山者,勢也。”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形”是“勢”的基礎,“勢”是“形”的動態。“地利”轉化成了“優勢”,優勢就是力量,就可以仗勢而“欺人”。

  “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者則能避之。”這是指參戰人數占優勢。

  “故車戰得車十乘已上,賞其先得者……是謂勝敵而益強。”戰具上的優勢是勝戰的保障因素之一,擴大優勢,可進而擴大戰果。

  主有道,將有能,天地得,法令行,眾兵強,士卒練,賞罰明,民與上同意,軍心穩定,心齊志堅,斗志昂揚,“利”多即成為優勢,可所向披糜。

  不過,戰爭的可變因素很多,態勢是瞬息萬變的,優勢、劣勢是在不斷變化或轉化的。有些因素也是相互制約,相互補充的,相互轉化的。優勢與劣勢可以通過“軍爭”實現轉化,可“以利”而“動之”。背水作戰本是兵家之大忌,只能一戰,要么成功,要么滅亡。但也有可能置之死地而后生者,兵士沒有退路,故奮勇而戰,往往能絕地縫生。地“利”與“不利”是可以轉化的,軍人昂揚的斗志也可彌補地理上的“不利”。

  “利”就是誘餌

  “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

  “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

  “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

  “故兵以詐立,以利動”;

  “趨諸侯者以利”;

  “以利動之,以卒待之。”在積極備戰的基礎上,以“利”動之,完全掌握戰爭的主動權,可把敵人引進陷阱后,“以卒待之”是關鍵,或伏擊,或圍點打援,以期徹底消滅敵人。

  文中以六種說法體現“以利動之”的方法和目的。占有“利”的多少,是敵我兩軍都賴以生存的基礎,是充分、巧妙應用“利”,進而出敵能否制勝的客觀條件。“利而誘之”是方法,“以利動之”是目的,是更高超、更巧妙的戰術。利用“利”調動敵人的思想、情緒、行動,是主觀能動性的體現,使戰爭態勢從被動轉化為主動的有效方法。

  怎么動?“先奪其所愛,則聽矣”。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強而示之以弱,多而示之以少,把這些虛假信息透露給敵人,“敵必從之”。把一些優勢讓給敵人,“敵必取之”。

  “故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形之”就是給敵人以假象,因而也能調動敵人。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功在戰外,以“利”而誘之可完成“動之”,達到我軍所需要的結果,使軍隊的能力上升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的層面。

  何時動?“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戰機在于把握。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予之以利,敵人自至也;予之以害,就能使敵人想至而不能至,應至而不敢至。只要得法,就能做到我什么時候“誘”,敵什么時候“動”。我怎么誘,敵人就怎么動。

  何目的?“亂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強”;

  “故敵佚能勞之,飽而饑之,安能動之”;

  “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合而分之,強而弱之,眾而寡之……

  孫子很全面、深入、靈活地掌握了其師鬼谷子的捭闔、飛鉗之術,“以利動之”是利用“利”的最高境界,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虛虛實實,實實虛虛,誘餌,只要做得香,做得大,做得敵人認不準,就不怕敵人不上鉤,敵人必被牽著鼻子走。

  有人說戰爭是打的錢,有人說戰爭是打的人,有人說戰爭是打的科技,其實戰爭是一種綜合實力的較量。“兵者,詭道也”,是人群之間你死我活之強烈沖突,既是正與邪的殊死搏斗,也是人力、戰略戰術、物資供應、信息等綜合實力的較量,同時還是指揮者心理的比拼。戰爭是非常殘酷的,對生命沒有人道主義可言,對財物能掠奪則掠奪,不能掠奪則毀壞。在軍事角逐中,勢均力敵時,哪怕只有很小的一點優勢,也可能成為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

  白居易《琵琶行》的“商人重利輕別離”——是文學藝術化了的個例,僅僅指的物質上的“利”,金錢上的“利”。孔夫子說:“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有點絕對化,君子已經是披上“道德”外衣的非常人。但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存在“利”。毛澤東《白求恩》一文中有“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達到一種至高無上的境界,是一種基于國際共產主義精神和道德觀念的東西,是社會進步的高級產物。在人民內部或人類消滅了戰爭后,才可以討論和倡導的高尚的道德觀念和共產主義精神。

  《孫子兵法》除了打上封建時代的烙印——孫武的忠君思想是其局限性外,《孫子兵法》的哲理性、科學性、系統性很強,博大精深,它高瞻遠矚,高屋建瓴,字里行間處處閃耀著智慧和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光芒,充滿縝密、嚴謹的邏輯思維,是大量正確運用科學實踐論的重要作品,能明確定性“利”,精確量化“利”,正確運用“利”,因“利”而制敵的一部偉大兵法,孫武因此被尊為“兵圣”,他影響了中國二千五百多年,并逐步滲透、影響了部分世界戰爭。

  在敵對過程中,必須見利忘義,唯利是圖,斤斤計較,針鋒相對,寸土必爭,寸金不讓,充分占有“利”而后充分利用“利”,擴大優勢,不戰而屈敵之兵,或遞假情報,讓敵人云里霧里,不知虛實,不知所措,誘使敵人作出錯誤的決策——中計。以“利”釣“利”、以“利”換“利”,讓之以小利得之以大利,讓之以虛利得之以實利,讓之以短利得之以長利,讓之以局部之利得全局之利。并且,地利、時利、人利、物利,相互轉化,相互利用,如以地利換時間,以物利換人利等等。敵之有利可誘而轉化為無利,敵之大利可誘而轉化為小利,我之無利誘而轉化為有利,我之小利可誘而轉化為大利……“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戰勢不過五,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

  趨利避害一語道盡人類生存的本能,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核心在于生物被動適應環境變化而進化,本人以為,生物達到一定智能高度后,尤其是人類的基因準備工作完成之后,就能預見利害,并準備多套應變方案,會主動趨利避害的,尤其是高級靈長動物——人類,能更科學、更藝術地占有“利”,運用“利”,確保族群生存、繁衍、昌盛。

  “利”伴隨著整個生物進化史,生物界、人類間的很多生存競技就是追逐“利”、搶占“利”的過程。野蠻與文明,愚昧與智慧,落后與科技,隨時隨地而且永遠殊死斗爭。我們不得不深深佩服孫武宏觀博大、科學唯物的軍事戰略思想,也敬佩他洞察社會的獨特眼光。

  趨利避害的過程就是一部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歷史。

 

  原載《時蘭糾歧》一書。

 

  郭偉,四川省作協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作家網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毛片免费一级直接观看| 亚洲免费视频网址| 91成人爽a毛片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精品宅男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高清欧美一区二区免费影视| 老子午夜精品无码| 少妇太爽了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 | 亚洲图片欧美日韩| 国产精品视频你懂的|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久久99| 又黄又爽又色的视频在线看| a级毛片免费观看网站| 纯肉高H啪动漫| 在线国产视频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荡货把腿给我打开视频| 妞干网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app | a毛片在线还看免费网站| 欧美在线成人午夜网站|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 国产区精品福利在线社区| 中国武警gaysexchina武警gay| 阿v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思思99re热|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青青草成人影院| 女人张开腿无遮无挡图| 亚洲一区欧美日韩| 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 国内自产少妇自拍区免费| 久久精品一本到99热免费|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 欧美激情videossex护士| 性xxxxx护士第一次|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 美女黄频a美女大全免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