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那棵黃檀樹
作者:盧祖軍
我的老家在貴州黔南獨山縣上司鎮下江,這個村寨早在600年前就有人在此居住,這座古老的村寨被茂密的山林所包圍,一條在河環繞著寨子邊,小河穿入一座山洞而過,這座洞叫做雙虹洞。在這座四季如春的美麗寨子里,有一棵古老的樹,被人們稱為“黃檀樹”。
這棵黃檀樹在我們寨子里可謂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已經有六百年的歷史,高大挺拔,樹冠寬大,枝繁葉茂,翠綠的葉子在陽光下顯得分外璀璨。每當我回到家鄉,總會不由自主地望向這棵老黃檀樹,心中總會涌起回憶和情感。我小時候常常來到這顆古樹下,和伙伴們一起嬉戲,每次回憶起那段時光,心中總有一股溫暖的感覺涌上心頭。這棵樹也被人們視為靈性的象征,是一種高大的落葉喬木,木質堅硬無比,是樹中之王。
據老人們講,這棵古樹曾經見證了這片土地的興衰,不知道見過多少風雨。但它始終傲然屹立,堅定不移,成為這片土地的精神象征。聽老人擺這棵歷史悠久的黃檀樹都一直保佑著我們這個小寨子世世代代的平安。說如果沒有那棵黃檀樹,我們這個寨子的歷史就不會如此悠久。
有一次,發生了一場大水,洪水沖來了。干枯的樹枝被水沖到石縫里。水位逐漸增高,洪水已經危及到了全寨子的居民生命財產的安危。人們不知所措。據說,當時的領袖們也來到了那棵樹下祈求,求它保佑大家平安。忽然,一聲雷響,那驚人的聲音似乎向天空中炸出了一個大洞。隨后,奇跡般的事情發生了:洪水很快就消失了。我們寨上的人連忙趕到洪水退去的地方,也就是那個雙虹洞里,發現那些被沖到石縫中的干枯樹枝被沖走,從此以后雙虹洞里也幾乎沒有被堵塞過了。當然,我們知道洪水消失的原因并不是因為那棵黃檀樹,但當時的人們相信,如果那棵樹沒有保佑他們,那么這場洪水一定會更加危險,那么也會更加難以處理。
經過這件事,我們所有的村民都更加堅信這棵黃檀樹是一個神圣的所在,是我們這個小寨子的守護神。從那時起,每當逢年過節,老人們都會去黃檀樹下祭拜,以感謝它對我們的保佑。
有的人還會在這顆黃檀樹下綴上紅布,燒香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豐收吉祥。這樣的一顆近千年的古樹,見證了這片土地上的風雨滄桑,也見證了這個寨子上的每一顆心靈的變化。
現在,這棵黃檀樹仍然生長著,而我們長大了,離開了老家。但我常常想起這棵黃檀樹,想起那些難忘的時光,和這個有著共同回憶的寨子。而近年來,已經沉睡了千萬年的雙虹洞,是在短視頻的宣傳下,引來不少游客來這里游玩,游客們圍著黃檀樹拍照打卡,使黃檀樹的周圍也變得熱鬧起來。
我今年年初便想著讓雙虹洞開發起來的想法,讓當地的群眾也能享受這份紅利,也讓更多外界的游客來到這里欣賞我們的美景。然而,這一棵古老黃檀樹在這里擋住了拉材料進去修建觀景臺和露營燒烤基地的去路了,而且黃檀樹的旁邊也有一棵稍小冬青樹。我在召集大家來開會時,村民們建議找伐木的人將這棵小的冬青樹砍掉,但我卻是很猶豫的。
我想,這小的冬青樹也長在黃檀樹旁邊,形成了一對姊妹樹,要是砍倒的話倒是很方便運輸建筑材料了,但這個幾百年的老古樹也是有生命的,要是砍掉旁邊的小樹估計大樹很會悲傷。于是,我們只有另想辦法修一條路到待建的觀景臺和露營燒烤基地去,我決定不忍心砍掉它,不僅因為我們幾代人對它的尊重,更因為它是我們寨子的一份子,歷經風雨,共享喜樂。
前兩天,我陪同中國攝影界知名大咖們在雙虹洞這里采風。攝影愛好者們對我們寨上的這顆古樹特別感興趣,據貴州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李寧主席說,這棵樹叫做“倒鱗樹”,不信你們走近看,這種樹皮的鱗是倒反下來的,結果大家驚奇的發現,樹皮果真是倒的,大家紛紛贊嘆李主席見多識廣,同時也感嘆這棵古老的樹是如此的高大挺拔。
倒鱗樹是一種具有文化內涵的樹種。“黃檀樹”的音節和“黃金”和“王冠”等有吉祥寓意的漢字相近,人們寄予了無限的寓意和期望。這樣的一顆樹,也讓人不禁思考,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是否還能看到一些具有傳承歷史和文化的東西呢?
時間流逝,歲月悠長,這棵黃檀樹依然長存,見證了下江這個寨子的變遷和人們的生活。我想,它會一直在那里,為我們守護家園,也會成為我們回憶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我在心中默默祈愿,希望黃檀樹“倒鱗樹”這個靈性的象征能永不凋零,永遠在這片土地上屹立不倒。
作者簡介:盧祖軍 貴州獨山人,熱愛散文創作,有多篇作品散見于紙刊和文學平臺。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