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外婆
作者:程奇偉
外婆離開我們20多年了,但她的音容笑貌仍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里。解放前,外婆裹過腳,是典型的農村婦女,個子不高,短頭發,著粗布衣服,腳穿小布鞋,性格溫和,面容和善,說話細聲細語。外婆喜歡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房間里整理得井井有條,種菜、喂豬、洗衣、做飯菜等樣樣在行。外公當過大隊會計,身體結實,慈眉善目。外公非常勤快,經常戴著斗笠,每天早出晚歸,把希望都種在田地里。外婆跟外公關系算是融洽,都活到了七、八十歲。
外婆家住在比我家更偏僻的鄉下,離我家幾公里,去一趟外婆家不容易。那時,從我家出發,一路都是彎彎曲曲的小路,晴天一身灰,直嗆鼻子,張不開嘴巴,睜不開眼睛;雨天一身泥,道路泥濘,路滑難走,赤腳走時一不小心就會摔跤。路途要經過幾座用兩根樹木和馬丁搭起來的簡易橋,走在橋上十分的危險和害怕。還有一段小路沒有人煙,陰森森的,經常鬧鬼,天黑后都不敢走。那時的農村,家里都養了狗,主要是防壞人,但當狗看到有外人過來時,就會狂吠著一路追過來,齜牙咧嘴,面目猙獰,讓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外婆總是告誡我們,當狗追過來時,人不能跑,要站著不動,然后,佯裝彎腰呈撿石頭狀,狗就不敢靠近了。
外婆的家庭條件也不太好,但一年上頭還有些零食。外婆喜歡把零食藏在床后的一個黑色瓦壇子里,她平時自己舍不得吃,都拿給我吃,而僅比我大幾歲的滿舅,甚是嫉妒,對外婆有看法。有一次中秋節前夕,外婆不知從哪兒搞到一個香香的月餅,在那個年代絕對是極大的誘惑,讓人垂涎三尺!外婆要滿舅去赤眼湖放牛,讓牛吃飽后,再給我倆吃這個月餅。我望著月餅,聞著難以抗拒的香味,根本抵擋不住月餅的誘惑。傍晚時分,趁外婆不注意,我摸黑到瓦壇子旁,用手撈了幾下,就幸運的摸到了月餅,然后迅速拿起月餅,躲到墻角狼吞虎咽的吃完了。天黑后,滿舅放牛回來,吵著要吃月餅,外婆只好去拿,卻伸手在壇子里找了許久都沒找到。滿舅著急了,生氣了,纏著外婆吵個不停,外婆猜想一定是我獨自吃掉了,但也沒辦法了,于是想了一個辦法,給滿舅蒸一個雞蛋作為補償,這才解了圍。
滿舅沒有吃到月餅,懷疑我偷吃了屬于他的部分,心里很不舒服,甚至快急哭了。滿舅知道我從小怕鞭炮,要給我懲罰,讓我長長記性,于是,他將單個的鞭炮點燃后扔向我,嚇得我偷偷躲藏到桌子底下不敢出來,大氣都不敢出。外婆知道后,用手擰了滿舅的耳朵,滿舅這才十分委屈的消了氣,不再燃放鞭炮嚇唬我了。
我上學前,因為父母親都要出工,沒辦法帶我,所以,我經常住到外婆家里,由外婆帶著。我清楚的記得,由于外婆很忙,所以,幼時的我常被外婆綁椅子上,外婆種菜、洗衣、做飯和做其他家務時,就用椅子拖著我一直跟在她身邊看著,就象我小時候看牛似的。因此,我的幼年,是在外婆家的椅子上和外婆的身旁度過的。
外婆雖然沒什么文化,不認識多少字,但她對子孫的教育和管理定有目標、教導有方、寵而不溺,所以,外婆教導下的子孫里出了好多個吃國家糧的。那個年代,物資嚴重匱乏,食無口糧,寒無衣裳,住無瓦屋,能上完小學的孩子就不多,能上完初中的孩子更不多,外婆的兒子們卻都是高中畢業。農村里的孩子大都貪玩,沒有目標,安于現狀,干農活多,經常逃學,外婆教育孫輩要刻苦學習,遠離差生,爭做優生,跳出農門。當孫輩們取得一定成績時,外婆就會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當孫輩們學習不努力,精神懈怠時,外婆總是提醒督促,好言相勸,有時棍棒上身,決不心慈手軟。
我從小學起,學習成績一直比較好,最起碼沒讓父母親操多少心。我每次學習上取得了名次,或者獲得了獎狀,外婆都會給我一些精神獎勵,同時輔以物質獎勵,如一支鉛筆、一個小本子、一粒糖、一個蒸雞蛋,等等。在我家的家庭經濟條件很不好的那個年代,外婆給了我學習上和前行路上極大的鼓勵和鞭策!
從小學到初中,由于家里窮,我從未穿過新衣服,都是外婆家給的舊衣服。我尤其記得,瘦高的我個子長得快,一套帶花的舊衣服,我從小學二年級穿到小學五年級,衣服蓋不住屁股了,褲腿遮不住腳踝了,才淘汰給弟弟妹妹穿,沒少讓同學們譏諷和嘲笑。
外婆家的菜園,是我兒時的樂園。外婆在菜園里勞作時,我就在菜地里玩耍。菜園面積并不大,但外婆勤快,精心耕種,蔬菜瓜果品種齊全,應有盡有。開春后不久,菜園里就綠油油的,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夏秋季節,菜園里風吹綠浪,瓜果飄香,我最喜歡菜園里的黃瓜、西紅柿、菜瓜、香瓜、甜瓜,可以生吃,那種脆甜的清香味唇齒留香、沁人心脾。尤其是菜園邊的那顆無花果樹,高大挺拔,從樹上摘下的新鮮無花果味道好極了,是那個年代的人間美味。
菜園里的旺季,外婆就會把吃不完的芥菜、大白菜、扁豆、豆角、辣椒等用開水燙一下,然后掛繩子上或放在竹墊子上曬干,再切成細絲加些鹽放到密封的壇壇罐罐里,做成腌菜子、卜扁豆絲、卜豆角、卜辣椒等壇子菜,用豬肉或臘肉加大蒜炒著吃,是一道非常美味的美食。外婆還會把黃瓜、蘿卜切花刀后,掛在屋前的細竹桿上或繩子上曬干,做成辣椒黃瓜、辣椒蘿卜、醬蘿卜,也非常的地道美味,甚是好吃。
外婆喜歡釀甜酒。先把精選過的糯米浸泡透,再用蒸籠蒸熟后,放入一個大臉盤里,然后把酒曲均勻撒在糯米飯上,最后用幾大塊洗得干干凈凈的舊布把大臉盆捂緊包好,放在她床后的桌子上。五、六天后,甜酒就好了。外婆小心翼翼的打開甜酒包裝,頓時,甜酒的醇香味氤氳整個房間。隨后,外婆就會做甜酒煮雞蛋給我們吃。先用鍋燒水,把切開的紅棗與紅糖放在鍋里一起煮開,再放入甜酒,最后倒入攪拌均勻的土雞蛋,一碗熱氣騰騰、香甜爽口、沁人心脾的甜酒煮雞蛋就做好了。那是一種舌尖上的美味,吃在嘴里,暖在胃里,甜在心里。
上世紀七十年代后期,外婆漸漸干不了多少農活了,就在家里開了個小賣部,其實就是個小代銷店。由于外婆家沒有多少錢投入,因此,小賣部里的東西品種極少,一個小碗柜就全部裝下,主要是農村一些常用的、農戶家常要的小東西,薄利多銷,并不賺什么錢。而且,所有的進貨都是靠外公用肩膀挑著籮筐進貨,采購點的集市距外婆家四、五公里遠,外公有高血壓,上了些年紀,非常不容易。我小時候嘴饞,每每看到外婆小賣部里吃的東西,眼睛就發綠光,心里特別想吃,但我生性靦腆,不好意思開口。有時,我眼睛會不由自主的盯著外婆小賣部里的食品發呆發愣,外婆發現后,就趕快拿個東西給我吃,以解我的嘴饞。其實,外婆小賣部里的東西,我并沒有少吃。
過年過節,我們都會走路去外婆家,與親戚相聚外婆家。因為家窮,有時父母親根本沒錢購買禮物,所以,好多時候我們是空著手去的,每每看到其他親戚都帶了禮物,幼小的我心里就覺得空著手很不好意思。到外婆家吃飽喝足之后,我家還大包小包的帶東西回來,外婆甚至還特別給我家帶上一大碗炒豬肉,其他孫輩是享受不到這個待遇的,有可能是我家子女最多、家最窮的緣故吧,也有可能是外婆最關心我家、格外疼我的原因吧。
有一年,父親病了,病得比較嚴重,做了手術,母親要出集體掙工分,我還在上小學。外婆急忙來到我家,及時施以援手,給我們做飯洗衣,做家務,甚至要干一些砍黃麻之類的重活,起早貪黑,忙前忙后,給了我家很大的支持,給了我個人莫大的慰藉!
上世紀80年代初,外婆家的房子漏雨越來越嚴重。每當看到外婆用大盆、小盆和舊桶、舊瓢接屋里漏的雨水,我心里就感到十分難受!因為我家當時也是這樣,遭了不少的罪,為屋里漏水之事傷透了腦筋。我從心里就盼望外婆早日住上寬敞明亮的磚瓦房,多享幾年福。終于,外婆家下決心要蓋紅磚瓦房了。那時,我已長成了大小伙子,跟著外婆家忙前忙后,鉚足了勁,完全不知道勞累。動工那天,外婆家來了很多親戚和鄰居幫忙,施工現場人山人海,熱火朝天。經過十余天的緊張而激烈的戰斗,外婆家一棟氣派的五間紅磚房大功告成。房子蓋好后,我的大舅發揮寫毛筆的特長,書寫了一些對聯,我們一起動手貼,把有門的地方都貼滿了紅色對聯。偌大的紅磚瓦房,有紅色對聯的加持,格外的闊氣,格外的喜慶!
后來,外婆年紀大了,需拄拐棍了,走路稍長久一點都累得氣喘吁吁的。我的大舅是個校長,學校的事很多,大舅很忙,一心撲在工作上;小舅遠在千里之外的廣西邊防部隊,一年難回來一次。外婆家里分有幾畝責任田,每當農忙季節,我們在兼顧自家的田地時,都會主動前往幫忙收割稻谷、耕田、插秧、除草等。記得有一次,我在外婆家幫忙干農活,六門閘開閘放水,從東洞庭湖里游過來很多魚,還有不少大魚,有的鄰居用扳罾網扳到了十多斤重的大魚,那些都是野生環境下長大的魚,用清水煮著吃,味道特別鮮美。由于父親有農活要干,就搭信過來要我回家扳魚。雖然有大魚的誘惑,但一向聽的我并沒有馬上順從,直到干完外婆家里的所有農活,我才摸黑顫顫驚驚的回到家。父親責怪我沒有按時回家扳魚,我及時向父親作了解釋,并把我在外婆家所做的一切告知了父親,得到了父親的諒解。窮人家的孩子早懂事,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窮人家的孩子早擔當,我在外婆家所做的一切就體現了一名少年應有的擔當!
外婆一生心地善良。聽外婆說,一個很寒冷的冬天,外婆遇到一個逃荒要飯的女人,看著非常可憐,就讓她住進了家里。外婆給討米女人喝熱茶,外婆家吃什么就給她吃什么,晚上還給她燒水洗臉燙腳。每年秋收之后,我家也是總有外地人來村里討米,父親也跟外婆一樣,很是同情,端茶給乞討者喝,有時還做飯給他們吃。我想,外婆家的子孫都有出息,人生都比較順利,可能是緣于老人家心地善良、貴人相助的緣由吧。
19歲那年,我高考落榜后,家庭條件不允許復讀再參加高考。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不知道何去何從?我茫然了。外公說,“鐵鍬立得穩,種田是根本!”勸我面對現實,子承父業,幫家里做點事,減輕父母親的負擔。其實,當時家里很缺勞動力,中越邊境還有槍炮聲,戰火硝煙還未散盡,我理解外公等親戚的想法。但我覺得,我的前途和命運不應僅局限于這希望的田野上,我應該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闖一闖、拼一拼。在這節骨眼上,外婆毫不猶豫的站了出來,就象當年送滿舅去祖國南疆服役一樣,極力支持我到部隊這所大學校和大熔爐里去鍛煉、去摔打。后來,外婆的做法立即得到了我父母親的響應,于是,我十分順利的圓了從軍夢。
我的外婆與我的奶奶一樣,都是半夜起床上廁所,返回時不小心摔倒而亡的,去世時都沒人在身邊,直到第二早上才被人發現,走得非常的可憐!我的外婆是追隨外公而去的。外婆去世時,老家下著厚厚的大雪,也許是老天對外婆生命的不舍吧!當時正值我的大兒子出生不久,因此,我僅托人把跟我一起生活在南疆軍營的母親送回了老家,我并沒有回故鄉去送別外婆。我當時想,外婆最疼我了,如果有在天之靈,一定會理解我的!但多少年來,這竟成了我心中的一個結,成了心里一道抹不去的坎,成了我內心深處的一大遺憾!
這些年來,我依然深深地懷念著外婆,愿外婆外公天堂安好!外婆家的零食、瓜果、飯菜的味道,一直鐫刻在我的腦海中,飄香在我的記憶里,烙印在我的靈魂深處……
簡歷:程奇偉,軍轉干部,公務員,愛好文學和寫作。在中央、省部級報刊雜志發表文章200多篇,在多家電子媒體發表文章數百篇,多篇文章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