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香”田東
作者:羅里寧
田東縣位于桂西南一個交通要道上,是個有點名氣的地方,且不說它是百色起義的策源地,百色起義在這里打響了第一槍,它還有個八十多萬年前古人類遺址,這個古人類遺址,可以為田東的人文地理提供一些遠古史料,讓人多少能了解一點田東和田東人是怎么來和怎么走到現在的。田東還是個充滿香氣的地方,以“八香”聞名遠近:香芒香蕉、香豬香鴨、香油香米、香料香酒,假如你到田東來,品嘗一下田東“八香”,體驗一下山野的原生態的味道,對田東這個地方定能有更深的感受。
田東作為中國芒果之鄉,所產芒果就被譽為香芒,拳頭產品“桂七”“金煌芒”,肉質細膩,少纖維,十分香甜,引領這個縣的香的系列。香芒的主產地,是穿縣而過的右江河河谷的平馬、祥周、林逢、思林等鄉鎮一帶,這一片小盤地,日照充足,土地肥沃,最適于芒果香蕉生長。兩翼山區,也都有自己的香,如北部山區的義圩鎮,盛產香豬、香油,這里的香豬與相鄰的巴馬香豬不同,它基本是放養的,個頭小,肉質細實,最適于白切。白切香豬,吃的時候不用佐料,只需用煮香豬肉的水放點鹽巴點蘸一下即可入口,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如果再配上一些用香油炒的青菜,就著用香米煮的米飯,不時地呡上一口用當地香米釀的香酒,吃著吃著,你整個感覺就都融化在嘴里。緊挨義圩的那拔鎮,是有名的那拔香鴨的原產地。這種香鴨是那拔鎮的特產,田東香鴨的代表,生產于這個鎮的村寨中。那里有一條小河,清澈見底,滋養著那拔鎮壯族群眾。河流中央寬闊處,“擺”開一張大石灘,形似古人下圍棋的棋盤,故名“棋盤灘”。那拔香鴨從小放養,不喂飼料,吃蟲蛆稻谷長大,養足日子出欄。在這樣的環境中生長,你想它不香,想它不好吃都不行。白斬香鴨,筋道,味足,蘸點用鴨血做成的鴨醬,最有地方風味。
南部山區的印茶鎮和作登瑤族鄉(全縣唯一的一個民族鄉),各有一條自己的江河——古榕江和龍須河,江河兩岸,高山聳立,特產的山羊和山雞,野性十足,是許多人向往的山香。這樣的山香,不論是白水煮,還是燜炒燉,都不用配料,有鹽巴就好。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山珍美味,去那兒品嘗一下就對上口了。
這里所列舉的,只是田東的香的一部分,如果你有閑暇,還可以到各個鄉鎮去走一走,當能體驗得到更多的不同的香味。
田東縣人口分布很有意思。縣城口音主要是講白話(粵式的,這在周邊縣很少),郊區有講平話,也有講壯話的,南北山區各個鄉鎮,居住著壯族、瑤族人口。由于它的開放性和包容性,更有它的獨特的香的吸引,你到田東來,在縣城還能聽到湖南湖北廣東山東四川云貴等地的口音,不但可以滿足味覺上的香的享受,還可以在視覺聽覺上,欣賞到不同的畫面和語音。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