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山歷海(中篇)
作者:安玉琦
“天涯海角”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而“南天一柱”可是攝影留念的寶地,
這可忙壞了“立等可取”的攝影師,
于是我也過去湊起熱鬧——
當我拿到4吋照片,
一看從未如此“出鏡”,
于是在背面題下:
背靠“南天”,
面朝大海;
夫何氣派,
與天一柱!
(一)
3月30日上午,先去游覽“南天生態大觀園”。進園一看,好像天下的植物都跑到這里來了,就連神龕、佛像都是用植物打造的,還有蘭花大世界、奇瓜異果園、蘭花工藝坊、海洋館和南天瀑……園區里人山人海,我在里面游竄地頭昏腦漲,真想快點出去,可又摸不著門道,沒頭蒼蠅似地在里面轉來轉去,驀然碰到一棵大樹,如同神靈讓我驚醒,立馬站住,近前看標牌:不老松(即龍血樹),“壽比南山不老松”,指的就是它。我坐在不老松跟前良久,眼瞧著胡須般的枝枝葉葉,默祈著神會——或許真是神靈,我又遇見了“天緣樹”(類似我們家鄉的芙蓉樹),雖然已過“天下姻緣一線牽”的浪漫時刻,但愿有著“少時夫妻老來伴”的美好時光。我虔誠地采摘一片枝葉夾入筆記本里,以示紀念。
接著去游覽“天涯海角”。走“在岸上,椰林凌霄;看海里,巨浪排空。‘波清海面闊,沙白磊石圓’,又是郭老的詩寫出了這一帶的壯麗景色。天然嘯聚在這里的磊磊奇石,像石林,像巖叢,青黝黝,圓滾滾,熊蹲虎踞,姿態萬千。有的更像金水橋邊的石獅子,坐鎮南天門,氣勢雄偉,萬鈞巨力也難撼搖它一根毫毛。在一尊獨立的圓錐形高大的巖石上,不知什么年代刻有‘南天一柱’四個遒勁大字,看上去真有點像獨支蒼穹的樣子。想到共工氏‘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的遠古年代,‘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這可就是那時的遺物么?不禁令人追慕宇宙洪荒世紀,原始巨人開天辟地業績的宏偉了。”(吳伯蕭《“天涯”》)
盡管“天涯海角”景區美不勝收,但是“天涯”、“海角”石刻不易留影。據當地人說,有著“人生到盡頭”的不祥意味。它使我想起威海榮成的“天盡頭”——秦始皇游歷后,在返程的半道上就駕崩了。所以后來的達官貴胄都不敢游歷“天盡頭”了。
不過,“南天一柱”可是攝影留念的寶地,這可忙壞了“立等可取”的攝影師,等待拍照的好大一串,我也進來湊起熱鬧,盡管我用手機自拍了不少,但還想看看當場效果……當我拿到4吋照片,一看從未如此“出鏡”,喜不自禁,于是在背面題下:背靠“南天”,面朝大海;夫何氣派,與天一柱!
午餐自理。我上小攤買來椰子,一人一個,我們四人坐在沙灘椰林樹下,吸吮椰汁,乳白、淡甜、清爽、濃郁的天然滋味,飲之飽矣,自帶干糧未食。
(二)
下午,到“大東海”景區自由活動,這是個非常優雅的休閑之處,海邊椰樹婆娑、綠蔭如蓬;海岸線呈u形一直延伸到天邊,似乎有意讓你去尋覓詩意與遠方;形形色色的鵝卵石擁擁擠擠,像極了袖珍的海豹在游戲,可愛得讓人愛撫不支;海水藍得像透明的玻璃,而且絲紋不動,平滑得真想躺上去才愜意呢!
原來這里也是潛水勝地——我們想進去看看,守衛說潛水者可進,觀眾不可入。潛水雖然刺激,但我們均已花甲,還是不“賣萌”吧。于是回到休閑處,尋一方桌坐下,一人一升扎啤,就著印度小伙做的“甩餅”,享受著異國情調……
夕陽斜照,霞光漫天。我們乘車觀賞“椰夢長廊”——濱海大道——著名度假區,雖然印象不深,但記住了地名,若有幸下次再踏訪吧。
晚上7點,自費120元(船上有吃有喝),乘“旭陽”號游輪觀賞“三亞灣”夜景——雖然各地自有各自的美景,但絕美的景色都有相似之處。我覺得,三亞灣夜景完全可以與珠江夜景、黃浦江夜景媲美。置身美景,何不美中作樂呢?于是開懷暢飲,但是酒水醉人不醉心,到頭來,竟然賴著不肯下船,都感嘆著:“三亞灣的夜啊,你太美、太美啦!”
夜,仍宿“伊新海景”酒店。
(三)
3月31日上午,游覽“亞龍灣”,其風景,并不亞于“天涯海角”,尤其海水愈加湛藍、透明,在里面蹚水走著,能看見自己的模樣,有種幸福來的太突然的感受。沙灘,月牙般延綿7公里多,有著“天下第一灣”的美譽。沙粒,晶瑩、潔白、細軟,要是躺在上面曬會兒太陽浴該多好啊。可惜,時間受限,我們只好眼饞著走過去……
來到貝殼展覽館,嗬!好一個貝殼、海螺世界,仿佛全天下的她們都集中到這里,等候著“世界秀”的選拔賽呢!也是因為時間關系,我顧不得近看細瞧,先拍照下了,過后再慢慢欣賞吧。不過,面對“海螺姑娘”,我沒吝嗇時間,圍著她前前后后轉了好幾圈,上上下下看了好幾遍,她的美怎么也看不夠,她的情怎么也猜不透,有著“相見恨晚”的癡迷……直到導游來喊我上車,這才回過神來,不免有點面紅耳赤。
接下來,說是觀賞“南竹”,其實就是南竹制作的展品,既來之則安之,不妨挨個兒看看,權當打發時間。跟團旅游就是這個樣子,時間由過程來計算,不容置喙。
午飯不錯,“古寨”風味,令人贊不絕口。
吃了古寨飯,得還古寨情。聽說下午參觀的“椰田古寨”是海南最為美麗的黎村苗寨。說的不錯,這里環境古樸清幽,有著原始勞作、與世隔絕的田園氣息。整個古寨椰林蔚然,檳榔樹木昂然挺拔,活脫出海南黎、苗族民俗風情的縮影,令人生發“最好留下來”的激情。
椰田古寨固然讓人流連忘返,但“印尼植物園”更讓人難舍難離。進的園來,好一派印尼風光,讓人目不暇接。各種奇花異草,名目繁多的樹木,植物們如此繁盛、豐腴、美麗,近看,叫你好奇;遠望,令你咂舌……莫不是誤入“伊甸園”了?據導游說,這里居住著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等被這些國家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排華時歸國的僑民,這個園區直屬國家僑聯管轄。這時,在團里被譽為“老來樂”的王老頭忍不住了,大聲嚷嚷著:“可否申報來此安度晚年呢?”導游很幽默:“車上免談。”
晚住興隆“度假區別墅小區”5號樓301房間,設備陳舊,衛生一般。
(四)
4月1日于興隆,整天很閑散。
我們來到一個荒野的地方,它叫“石梅灣”。說它是景區,其實仍為處女地,政府有令:不準開發,保護原生態,所以游人稀少。我們之所以要來這里,一是為了多個景點,二是為了打發時間。這里樹木繁盛,雜草叢生,仿如來到“不食人間煙火”之地,顯得冷冷清清。樹林里立著一個木制崗樓,空空如也,不見人影。我們順暢進去,直接來到海邊,海水很溫馴地舔舐著沙灘,猶如琵琶絲語,引人入勝;沙灘平展著一望無際,而且干凈的叫人不忍心踏上去——于是我們在岸邊游逛著,觀賞著,但也有點的心急,因此不時地看時間……
接下來更難熬。上午的最后時間都給了“奧德萊斯”——免稅商城,其商品以珍珠、寶石為主,確是“土豪們”的購物天堂。但與吾輩平民不搭界,只好找個位置坐著干等吧。
下午,一路行車,直達海口“英秀南粵鐵路輪渡碼頭”,乘輪渡回湛江。火車等在湛江,晚上8點坐著它上廣西賀州。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