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紀行之四:拜謁五臺山
作者:安玉琦
我們到外面閑逛的時候,
日頭也像彌來佛似的坐在東臺上笑著,
使得整個五臺山景區都佛光普照起來,
使人恍若來到了佛界仙境,
不由得五大皆空……
(一)
我們到外面閑逛的時候,日頭也像彌來佛似的坐在東臺上笑著,使得整個五臺山景區都佛光普照起來,使人恍若來到了佛界仙境,不由得五大皆空,神情格外愉悅,心腹特別純凈,有如脫胎換骨般的感覺。進入這種精神境界,真的吃嘛嘛嘛香;我覺著這是記憶中最順口最美味的早餐。
飯后,資深導游陳鑫帶我們參觀景點。小張師傅和陳鑫是多年之交,住宿也是他安排的。
在去景點的路上,陳導便滔滔不絕地向我們介紹著五臺山的概況:五臺山位于五臺縣東北隅,位居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所以又稱其“金五頂”,也是文殊菩薩的道場;而且它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稱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五臺山是由五大高峰組成的,傳說代表著文殊菩薩五種智慧:大圓鏡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體性智,以及東方阿閦佛、西方阿彌陀佛、南方寶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盧遮那佛。五臺山還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漢傳佛教)和黃廟(藏傳佛教)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因此漢蒙藏等民族都可以在這里和諧相處。據傳,在盛唐時期擁有寺廟360多座;后幾經戰火暴亂、天災人禍,有史記載尚剩128座;而今現存寺院共計47處,臺內39處,臺外8處,最著名的有顯通寺、塔院寺、南山寺、廣濟寺、萬佛閣、黛螺頂、菩薩頂等等……
(二)
我們首先來到菩薩頂——從下往上仰望,層層臺階,猶如天梯,直達菩薩頂上的梵宇琳宮。它是整個景區唯一收取門票的寺廟(每人40元,60歲以上減半)——如同皇宮構造,金碧輝煌,佛光普照,并居五臺山諸寺之首。陳導介紹說,原為青廟,初建于北魏,到了清朝順治年間,經過擴大重修為黃廟。相傳文殊菩薩就居住在山頂上,所以叫菩薩頂,也稱文殊寺。里面供奉著文殊菩薩——她是屬兔人的保護神;因為兔相那年正好輪著文殊菩薩值班,屬兔的人都是她保佑降生的——所以屬兔的人拜佛要先拜文殊菩薩。此前參拜廟宇,我向來不燒紙不點香,不是小氣摳門,而是覺著虛假弄套;只要心中有佛,何苦污染凈空呢?但是,這次我不地道而且食言了;我去請了100塊錢的紙和香,虔誠地敬拜文殊菩薩。這是因為我屬兔,文殊菩薩是保佑神,是人得感恩??;自此以后,凡是步入寺廟,我都會去找文殊菩薩拜一拜,當然也有許愿的時候;但需要還愿的好事卻不多,阿彌陀佛!大慈大悲的文殊菩薩啊,在下絕不是發牢騷抱怨言,此乃實話實說如實招來哪!
我們跟著陳導經堂過殿,當來到一位活佛面前,便小聲說,他是有名的相面大師,他師傅的師傅曾給毛主席相過面。那年毛主席進西柏坡時,在這里小住過;據說毛主席清晨散步碰到大師,便聊了起來,還在毛主席手心里寫了四個字,惹得毛主席笑個不支,就像現今網上、微信上神傳的那樣:8341啊,執政多久啊,壽命幾何啊,等等……然而,據知名人士透露,實際上,8341部隊代號原本就是這樣的,而并不像社會上傳說的那樣,說什么“開國大典后,毛澤東派人來訪老道士;老道士寫了8341這四個數字,毛澤東不詳其意,就把它作為自己警衛部隊的番號。直到毛澤東逝世后,人們才發現,原來這個數字有兩個預示:一個預示毛澤東活到83歲,一個預示毛澤東在位41年。如果把‘8341’這個代號分為兩個數字來理解,純粹是一個巧合,絕不是什么老道的靈驗。說穿了,毛澤東壓根兒就沒有派什么人去訪過老道士?!?/span>
但是,毋容置疑,文殊菩薩就是“特殊”。聽陳導說,“文革”時,紅衛兵計劃明天破除文殊菩薩,可是當天夜里突然電閃雷鳴,疾風暴雨,山洪暴發,道路斷碎,使得紅衛兵行動受阻,因而文殊菩薩躲過一劫。時至今日,在石碑上端,仍然可以看到“文殊菩薩”清晰的“腳印”,傳說那天晚上她乘著暴風驟雨到天宮去了;但是她依然深戀人間,“腳印”下雨滴不斷,那可不是“忘情水”啊……
如果說菩薩頂真有天意的話,那么五爺廟就很接地氣了。陳導說,別看五爺廟不大,可靈著呢!里面供奉著海龍王第五個兒子的佛像——它的主要任務就是保佑平民百姓風順雨調,五谷豐登,六畜興旺,所以到這里祈福的信眾最多,香火也最旺;每逢初一、十五前來朝拜“五爺”的信眾,更是絡繹不絕,甚至排隊長出好幾公里。
我們進來一看,不大的場院里,煙霧繚繞,香火撲鼻,有著“日照香爐生紫煙”的氛圍,但是讓不吸煙的人有著“難以承受之重”。那些紅絲帶、紅匾掛、紅燈籠等吉祥之物掛滿槐樹、柏樹……,廟廊上更是火紅一片,讓人心生敬畏??墒羌腊莸牡胤秸嫘?,只容五六人,排隊很長,足有十幾米吧;因為時間關系,我們等不及,便從旁邊瞧了幾眼就出來了。
我們又驅車來到鎮海寺——此地兩山夾峙,中峰微緩,古柏蒼翠,山花遍野,真是“風景這邊獨好”。寺側清泉,川流不息,清澈透亮,名曰“海底泉”。相傳此泉即為海眼,龍王九子貪戀民女,橫溢成災,文殊菩薩發覺后即降大鍋鎮之,后人于此建廟,名曰“鎮?!薄N覀冞M來里面,游人不多,但是秘而不宣的故事卻引人入勝:傳說順治在做皇帝之前曾來過多次,為的是尋找他父親,但因不解活佛的“暗示語”,有時擦肩而過,有時失之交臂,有時甚至面對面,卻又難以父子相認——但他對鎮海寺別有深情,即使黃袍加身、高居龍位之后又多次前來拜謁。陳導向我們介紹過那位活佛對順治皇帝說的“暗示語”,什么來著,我也忘了;就連順治皇帝都解不開的迷,凡人更沒必要自尋煩惱啦。
(三)
出來游玩時間過得就是快,已過午時,我們在傍山“農家樂”停下,點了草雞、山雞蛋、野菜等山味,還有一笸籮“大豐收”,吃得興致勃勃。本來吃過午飯打算回太原,小張師傅見我們如此高興,便建議我們去看看“五臺頂”,盡管路途險要,但來一趟不容易,上午拜了這么多佛祖,神靈一定會庇護的,好人一生平安嘛!我們被小張師傅說動了,于是回去“仰華山莊”,先把行李放在客廳,便乘坐小張師傅顧來的越野車開拔而去。開越野車的林師傅跟小張師傅是戰友又是同行,這次上五臺頂是“雙保險”啦,不由得心存感激且慶榮幸。我好激動,便大話咧咧地說:“回來賓館,請林師傅好好喝幾杯!”
林師傅也很豪爽:“酒逢知己千杯少!喝個斤兒八兩的沒問題?!?/span>
小張師傅打個諢:“沒忘了,那年八一會餐喝到桌子底下,差點關禁閉!”
林師傅按聲喇叭,笑著說:“去你的!守著客人揭瘡疤,哪有戰友情份?!?/span>
小張師傅更來勁:“要說你的‘下酒菜’多著呢!”
說著笑著,沒試著就到了西臺頂,美其名曰“掛月峰”,海拔2773米。此臺“頂廣平,月墜峰巔,儼若懸鏡,因以為名。”這里的建筑既古老又神秘。整個院內陰森森的令人頭皮發麻,沉寂得叫人不敢說話,于是我們趕緊折回了。在車上,林師傅說,看西臺頂要晚上來,月亮的模樣跟山下的不一樣,你想像什么,她就像什么,非常神奇。
接著去南臺頂,也叫“錦繡峰”,海拔2485米。該峰“頂若覆盂,圓周一里,山峰聳峭,煙光凝翠,細草雜花,千巒彌布,猶鋪錦然,故以名焉?!彼x西臺頂不遠,但非常險要,又是原始土路,車行其上搖來晃去,像坐在轎子里,真是叫人捏把汗。到了南臺頂,我們找個高處站著,四下眺望,覺著這個頂不是一般,正如著名詩人元好問賦詩所贊:“沈沈龍穴貯云煙,百草千花雨露偏。佛土休將人境比,誰家隨步得金蓮?”
最為壯觀的要數中臺頂,亦稱翠巖峰,海拔2894米。其臺“頂廣平,圓周五里,巔巒雄曠,翠靄浮空,因以為名?!闭麄€建筑群富麗堂皇,殿堂宏偉。有詩贊曰:“群峰面面擁奇觀,朝雨和煙積翠巒。策杖千山渾不倦,披裘六月尚余寒。蒼崖碧嶂周遭合,古木黃沙四望寬。云霧漸看山半起,卻疑身已在云端?!?/span>
另有一番天地的是北臺頂,還有個別致的名字叫“葉斗鋒”,海拔3061米,有“華北屋脊”之稱。因其“頂平廣,圓周四里,其下仰視,巔摩斗杓,故以為名?!笨滴趸实墼x詩作證:“絕磴摩群峭,高寒逼斗宮。”當你置身此地,恍如來到青藏高原,給人一種遼遠的蒼茫感。這天狂風大作,讓人站不穩腳跟;放眼望去,依稀可見遠處山頭上的積雪,也就是康熙所說的“朔雪晴猶積,春冰暖未融”。這里的寺廟南北走向,呈梯形排上去,建有好幾個寺殿,但空間狹窄且幽深,氣氛肅靜又神秘,讓人忘卻塵囂與世俗;喇叭里誦吟著《阿彌陀佛心咒》,在呼嘯山風的應和下,愈加悲天憫人,不由得佛從心來。
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東臺頂,還有個教人期盼的名字“望海峰”,海拔2795米。由于東臺頂上時?!罢粼圃∪?,爽氣澄秋,東望明霞,如陂似鏡,即大海也”,故冠此名。我們到達這里,時至“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如果清晨到這里肯定能看到“天著霞衣迎日出,峰騰云海作舟浮,”(趙樸初詞)那種朝氣滿神州的美妙景象。另外,我頭一次在國內見到這樣的寺廟,它們都是白色建筑,教人好奇。而且晨鐘暮鼓碩大且威儀,有種“援玉枹兮擊鳴鼓”的氣勢……
天色不早了,便打道回府。在車上,林師傅說,最有意思是從飛機上俯瞰五臺頂,它就像巨人伸開的五根手指,猶如擎天巨柱把持著方圓五百里佛國圣地,并使之蜚聲國內外。再從飛機上俯瞰臺懷鎮,它就像五臺頂的手掌,豐腴而醇厚,形成天造地設般的風水寶地;所以如今社會清明和諧,百姓安居樂業。我們的“小康夢”已經實現了,正跟著中央做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中國夢”。林師傅說到這里笑出聲。但我覺著不是玩笑聲,而是發自內心自豪的笑聲。
小張師傅便打嘴說:“很講政治嘛!”
林師傅不無自豪地說:“咱們曾是當兵的人嘛!”
回到賓館,我們留住林師傅;稍加洗漱,便入席就坐,開懷暢飲,好個痛快淋漓;這回嘗到“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滋味,卻非同一般,那是因為我也曾經當過兵……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