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條李(外一篇)
作者:蔣鈺萱
我們每天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們都擁有屬于自己的特長,他們也許很平凡,可卻能給我們樸實無華的生活添上一縷不一樣的色彩。
每個周末的早上,無論起得多晚,我一定會去樓下的小面館打包一碗熱氣騰騰的“龍須面”。做面的老板姓李,我常叫他李叔叔。李叔叔高高瘦瘦的,像一根電線桿,他皮膚很白,像云朵一樣,他平時總穿黑白色的衣服,整潔樸素。他每天早上總是笑嘻嘻地招著手迎接客人。他做的面堪稱一絕。他也不藏私,直白地展示顧客他的制作過程:先把新鮮的黃豆泡入水中,直至泡得黃豆渾身腫脹再撈出來,再將晶瑩剔透的白蘿卜切成一毫米厚的薄片。話說李叔叔剝蝦殼非常厲害,他只要用手指輕按一下蝦的腹部,蝦殼就像脫皮的蛇一樣“呲溜”一下就滑了出來。最后李叔叔把自己拉的面條連同食材一起倒入鍋中,小火慢煮十分鐘,一碗熱氣騰騰的面就出鍋了。
晚上來面館里吃飯的人特別多,每當有人夸贊他做的龍須面時,他都不會故作謙虛,而是熱情地承認并炫耀自己的龍須面:面條是自己拉的,蝦是吃大魚大肉長大的,蘿卜也是自己家田中精心挑選最優質的!經常有人問李叔叔,為什么要這么說,他總是傻笑著回答:“我這一生都沒有干什么大事,好不容易把一碗面做好,可不得炫耀一下?”
只有做到極致才能有李叔叔那樣的自信吧?正是美味的面條和李叔叔臉上的燦爛自信的笑容,才使得客似云來吧?面條李,你也是俗世中的一位奇人呀!
《西游記》讀后感
作為一本家喻戶曉的名著,《西游記》的故事很難用三言兩語表達清楚,最令我欽佩是他們師徒四人堅持不懈奔向目標的精神。
唐僧本是一位被派去取經的僧人,他手無縛雞之力,憑他自己,又怎能成功?一路上多虧他那三個武藝高強的徒弟,才能取得真經。
唐僧沒有孫悟空的火眼金眼,經常錯怪孫悟空。在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這一回中,妖怪先后變成一家三口的樣子,被孫悟空全部打死,結果唐僧誤以為他是在濫殺無辜,被唐僧訓斥了很久,最后不耐煩地離開了,可實際上自始至終,孫悟空從未放棄保護師傅。豬八戒本是天上的天蓬元帥,挺著個大肚子,整天好吃懶做,在西天取經的路上艱苦無比,最終還是堅持到了最后。沙僧是一個老實憨厚的人,在西天取經的路上任勞任怨,每天都挑著大家的行李,無論遇到什么艱難險阻,從來也沒有離開師傅左右。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無論經歷怎樣的苦難都沒有放棄他們的初心就是守護師傅,求取真經。
相比于要克服九九八十一難的唐僧師徒四人,我們遇到的挫折又算得了什么?我們總為自己的失敗尋找各種各樣的理由,考試分數不理想,不承認自己日常沒有努力復習,而是埋怨試卷太難;沒有在一場比賽中奪得想要的名次,不認為自己沒有刻苦訓練,而是認為裁定不公平。每個人的成長的路上都荊棘遍布,困難叢生,只有我們堅持初心,牢記使命,并付諸努力,才會得到想要的成果。
學校:鎮海應行久外語實驗學校
班級:506班 蔣鈺萱
指導老師:周丹妮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