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了一種果,火了一座城
作者:梁耀鮮
經過日月星辰的催促和陽光雨露的哺育,六月的田東,又到了芒果香飄千家萬戶的美好季節(jié)。走進田東,一片又一片的“芒海”是這里獨特的風景,哪怕是家門口、庭院后,隨處都可見到一棵棵枝繁葉密、碩果累累的芒果樹。芒果,這個遠道而來的天使,使這一方神奇的土地脫胎換骨,破繭為蝶。可謂是,種了一種果,火了一座城。
我的芒果印象,是從20世紀80年代末,在田東中學宿舍的庭院開始的。當時,學校分配給我的宿舍是一間瓦房。房前有一塊菜地,房后是一條長約十米、寬五米左右的庭院。庭院與低矮的廚房相連,兩邊有兩米多高的圍墻跟鄰居隔開,地面水泥鋪得平整干凈。庭院最有特色的地方,是在靠近廚房門口處,長有一棵芒果樹,那應該是先前住在那里的老師種下的,是正宗的田東老品種。那樹雖然高大,但風雨輪回,年歲已高,枝葉蕭疏,幾經努力,每年才結下幾個果。到七、八月份,在樹上熟透了的芒果自然掉下,落在水泥地上,給整個院子帶來了一股清香。成熟的芒果,皮特別薄,輕輕一剝就下來了。果肉新鮮黃嫩,汁水多,用舌尖舔一舔,軟軟的,又甜又香。吃到中間,會感覺到有一絲一絲的東西,那是一種纖維。吃到了最后,便剩下橢圓形的、中間凸四周薄的果核。當時我也不知道什么維生素ABC,只覺得味道很特別,舍不得把果核丟掉,還要狠狠地吮吸幾口,才戀戀不舍地把它扔走。
田東舉辦第一屆芒果節(jié),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那是激情在燃燒、精彩在招手的歲月。全縣上下,各行各業(yè),都在全力以赴,都在打造品牌和特色。立面改造,統(tǒng)一風格;街道翻新,拱門飛架;高桿燈,映照著人們心中的榮耀;芒果街,開拓出人們心中的自豪。我穿上統(tǒng)一的文化衫,圓領、大紅,跟大伙兒一起,忙忙碌碌,搬桌子椅子,掛橫幅標語,寫報告總結,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為火熱六月放歌,為飄香芒果過節(jié)。
豐收帶來節(jié)慶,節(jié)慶助推更大的豐收。第一個芒果節(jié)之后,田東的芒果勢起風至,動能澎湃。從種植到管理到營銷,都發(fā)生了非常大的發(fā)展和變化。大量的荒山荒坡得到開發(fā),不少甘蔗地、玉米地變成了芒果地。臺灣老板、福建能人聞香而動,紛紛涌入田東。在他們的影響和帶動下,規(guī)模化、標準化的果園越來越多。當?shù)毓r從中學習吸取了很多種養(yǎng)芒果的知識和智慧,催生了一大批土專家和帶頭人。當時自治區(qū)科技廳每年都大張旗鼓評選全區(qū)十大科技種養(yǎng)大王,田東一個芒果種植大戶脫穎而出,光榮當選。后來,在芒果發(fā)展領域,田東涌現(xiàn)了一批很有影響的先進集體和個人。有一個農業(yè)科技工作者在芒果的種植和研究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田東縣林逢鎮(zhèn)東養(yǎng)村芒果種植示范基地發(fā)揮芒果優(yōu)勢,傾力打造田東芒果品牌,成績顯著,被全國婦聯(lián)授予“全國巾幗建功先進集體”稱號。我多次到那個萬畝芒果綠色生態(tài)園參觀考察,目之所及,皆為芒樹,樹上所掛,累累碩果,外觀靚麗、香氣濃郁,猶如仙境,場面撼人。為此,我曾為百冠芒園題寫一首七絕:“四面芒坡樹樹春,果香花氣沁人心。丘山累土千千畝,跬步不休萬里臻。”后兩句詩取意于《荀子 修身》:“跬步而不休,跛鱉千里;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詩中表達了豐收的希望和喜悅,創(chuàng)業(yè)的不易和艱辛。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節(jié)不同。一年一屆的芒果文化節(jié)是花與果的浪漫邂逅,是驚喜與愜意的真情表白。芒果文化節(jié)已經成為田東對外開放的載體和名片,成為田東形象展示的窗口、招商引資的平臺、全民同樂的佳節(jié),規(guī)模宏大,氣勢磅礴,各具品味,一屆有一屆的美,一屆有一屆的特色。每年夏日,成千上萬來自全國各地的商賈游客聚集在這一塊熱土,與當?shù)馗髯迦罕姳M情享受芒果文化盛宴。
田東的30多萬畝規(guī)模的芒果種植,近50個的芒果優(yōu)良品種,還有許多成熟先進的芒果生產管理技術,引起了國外同行的關注。有一年,借助芒果文化節(jié)的浩蕩東風,世界芒果產業(yè)大會在田東隆重舉行,吸引到了美國等50多個外國商會、外國專家共享盛會。田東芒果,中國芒果之鄉(xiāng)、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無公害水果產地認定、廣西優(yōu)質產品、入選中國農業(yè)品牌目錄、入選中歐地理標志首批保護清單等等聲譽和美名,在那些外國學者、專家的實地考察中,變成了一句句毫不吝嗇的肯定、贊譽和感嘆。那天,我跟隨一個考察團到平馬鎮(zhèn)的一個果園參觀,看到大大小小的芒果綴滿了枝頭,他們嘗到了得天獨厚的生長環(huán)境造就的那些芒果特殊的口感,特別是吃到了甜度高達20度的成熟的桂七芒,看到它那綠色、天然的外觀美,有一位來自澳大利亞的專家從口袋里摸出一個弓箭小模型,他說那是他的家族的傳統(tǒng)紀念品,是向最尊敬的客人表達情意的吉祥物。他要把這個紀念品送給這個果園的主人,以表達他心中的崇敬和佩服。他倆熱情擁抱、相互致意。那時,天高高的、藍藍的,芒香繞繞,馥氣盈盈。我覺得眼前的芒果是芒果,但眼前的芒果又不只是芒果。
現(xiàn)在,田東芒果產業(yè)的布局越來越清晰、齊全。整個夏天乃至更長一些時段,位于十里蓮塘旁邊的中國芒果交易中心都是一樣的人頭攢動,車水馬龍。果農、批發(fā)商、游客等每天都會聚集市場內,推銷、選購自己心儀的芒果品種。田東有很多芒果品種,其中最有名的當數(shù)桂七、金煌、紅象牙、臺農、玉文等,據(jù)說那里最貴的芒果可賣到100多元一個。在市場內逛上一圈,幾乎芒果的品種就可一覽無余,想吃什么,想買多少,想送哪里,不出市場就能做到。買過了也不要急著走,拍一拍咱田東的芒果,曬一曬朋友圈,給朋友寄個念想,解個眼饞。
芒果交易的方式現(xiàn)在已經發(fā)生很大的變化。通過淘寶、阿里巴巴、聯(lián)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等各種營銷平臺,使田東芒果出口加拿大、俄羅斯等國家,銷往北京、上海、香港等各大城市。現(xiàn)在的果販子,已經不再是一車一箱地倒騰了,他們大多是先接訂單,再到實地包下整個果園,然后分揀包裝,通過電商,送達千家萬戶。還有更高端的銷售方式,就是“認養(yǎng)”模式。就是消費者在網上點購,“認”品種和數(shù)量,并堅持長年在網上監(jiān)控跟蹤,你負責按我的要求“養(yǎng)”,我按我的標準“收”,從而解決了一些有特別需求的管理銷售難題。由于田東芒果的不凡表現(xiàn),引來了八方媒體聚焦。幾年來,中國消費網、新華網、鳳凰網等多家媒體逐芒香而來,用筆紙和鏡頭記錄下田東芒果的色香味。田東芒果,香飄四海,名揚八方。
火熱的夏日,是田東人感情最發(fā)燙的時候。芒果,成了他們表達情感、舒緩思念的最佳選擇,最好托寄,最美紙鶴。一件兩件,千里送芒果,禮輕情意重。我喜歡旅游,這時候外出,我的車后廂都會備有幾件桂七,見到新朋舊友,拿出一箱兩箱,夏風拂面,主客皆歡。趁機,我會悄悄地對朋友說,別忘記了,在宋元時期,田東芒果就作為地方名產進貢朝廷。我們在吃這些芒果的時候,可能一不小心就和宋元代皇帝打卡了“同款貢品”。那時候,我收獲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田東芒果情。
2008年,我曾經寫了一篇名叫《田東,讓你心動的請柬》的散文詩,文末的一句是:“芒果熟了,我在田東等你!”現(xiàn)在的我,走過多少年,這份情不變。
前來田東,你不需要導航,那個橫臥在右江之濱的金黃大芒果,是我們孕育活力和希望的體育館,也是熱情的田東人用心給你做的特殊路標。下了高速,金芒大道就在面前,兩旁清一色的扁桃芒果路樹告訴你已經到了中國芒果之鄉(xiāng)。如果你要尋找芒果來到田東的前世今生,請走一走位于城西的濕地公園,那些沉默厚重的浮雕會告訴你,看似尋常最奇崛。如果你要了解田東芒果的明天,請你去看看位于平馬鎮(zhèn)小龍村的國家芒果種質資源圃,青青芒苗,茁壯成長。
有人說,李白,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我們說,田東,種了一種果,火了一座城。
得么?
2023年6月10日
作者簡介:梁耀鮮,壯族,廣西田東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語文教師出身,供職多個行業(yè)。愛工作愛生活愛文學,詩情約畫意,我手寫我心,喜歡在散文詩歌創(chuàng)作中尋找快樂。心香一瓣常分享,網絡報刊有稚文。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