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仙山:風(fēng)景這邊獨好(上篇)
作者:安玉琦
萬仙山,
確切地說,
就是河南輝縣境內(nèi)的南太行山,
我們一天一個景區(qū),
先后游覽了——
南坪、郭亮村和八里溝,
真可謂“風(fēng)景這邊獨好”……
(一)
由于跟地導(dǎo)接頭不順,大巴在景區(qū)外圍轉(zhuǎn)悠了好幾個來回,所以進入南坪景區(qū)時已下午近兩點了。本來是徒步進入“仙境”的,但時不我待,沒得選擇,只好乘坐小交通,能坐7人,人均20元,一直送到“仙境”停車場。這位司機師傅真是膽大包天,車一上路,就玩起“車技”,嚇得車里幾個女同胞嗷嗷亂叫。可他更來勁了,似有萬無一失的把握,繼續(xù)著車技……我坐在副駕駛座,斜看他一眼,一臉信心滿滿的得意樣子,于是心虛地勸說女同胞:別怕,師傅車技好得很吶!其實我內(nèi)心是怕把他惹煩了,說不定真給我們個吃不了兜著走,那就麻煩了!我一邊安慰著女同胞,一邊緊抓把手,雙眼死盯前方,以防萬一。謝天謝地,好歹到了“仙境”,雖然只有20多分鐘,卻給我們“度分如年”的感覺。下了車,我們都不由得喘口粗氣,幾個女同胞有的臉色蠟黃,有的眼汪淚水,大家都敵視著司機——自覺沒趣,開著車竄走了!過后,聽地導(dǎo)說,這段路只有13公里,但有153道彎,從航拍照片上看,就像麻花擰出來的樣子。
(二)
南坪景區(qū)真正的“仙境”是從“丹分”開始的。因為這里有個美麗的傳說,古時候太上老君走了七七四十九個山嶺,才選中此處,便在這里煉丹,又經(jīng)過九九八十一天才煉出長生不老丹,分與眾仙享用,于是這里就成了煉丹、分丹的地方,所以這個村子也叫作“分丹”村。后來,大家嫌號“分丹”太俗氣了,便將“分丹”二字倒過來,于是有了“丹分”村。
另有一種說法,秦朝初年,豫晉兩省在此劃分省界——叫作分單。在古代,單與丹通假,因為后人對秦朝不滿,故而將分單(丹)改為“丹分”,企望改朝換代,以瀉世仇。
這個村,自古至今,只有三條通道可以進去,一條入山西,一條抵南坪,一條上王莽嶺。想當年,雖則閉塞,但卻幽靜,那才是神仙般的逍遙自在;現(xiàn)如今,人流如潮,歡聲笑語,嚇得飛禽走獸不見蹤跡,驚得山溪河流失聲啞唱,五峰林海蔥蘢著,但卻搖曳不出優(yōu)雅清風(fēng),赤壁丹崖乍看雍容華貴,凝目視之則如黛玉鎖眉愁顏……對此,我于景區(qū)那塊“人類活動與地質(zhì)遺跡”的告示牌產(chǎn)生了敬意,并且恰合我當時的心情——牌上這樣寫著:自然力量對地球的改變是非常緩慢的,地質(zhì)遺跡的生成也是漫長的,但人類活動對地球表面的改變,對地質(zhì)遺跡的破壞卻是瞬間的、巨大的。
美麗的石筍、石鐘乳,也許我們無意中的觸碰,幾萬年、甚至幾十萬年的積累就會毀于一旦;秀麗的石峰、石柱不遠處的開山放炮的震動,幾十萬年、甚至幾百萬年形成的美景,也許就不復(fù)存在。由此可見,人類活動對地球、地質(zhì)遺跡的影響、破壞是巨大的、不可逆轉(zhuǎn)的。
時至今日,對自然景觀的肆意開發(fā)與過度消費,是不是人類的罪過呢?
我們從“丹分”跟隨地導(dǎo)登山游覽,峰回路轉(zhuǎn),柳暗花明,不時有人駐足與景物結(jié)緣,一時路塞,而喊叫聲愈加亢奮,我沒聽過“喊山”號子,但絕不會讓“赤壁丹崖”發(fā)抖吧!——然而,在她那纖細、柔潤、淡雅,且層理分明、血脈清晰的肌膚上,仍有“到此一游”之爪痕,最不該有的是“摸一摸,十年少”的教唆,無數(shù)只手們摩挲過去,滿足了自己的心理,卻玷污了她的容顏,教寵愛者看著難受——盡管我七老八十了,還想多活幾年,但最終還是不忍心下手摸她。于是,我從人縫里鉆出來,直接往山下走去。
(三)
半山腰有個黑洞,名曰“黑虎洞”。穿過黑虎洞就是山西地界了。我覺著好奇,多走了些路,到它跟前望了一眼,里面黑乎乎地,貌似老虎,但絕非老虎,因為一路上連只松鼠都沒見著,何來“林中之王”呢!第三天,到了八里溝,在人行道上真見著了幾頭獼猴,那也是人工放養(yǎng)的,并非野生的。
山窩里,有兩個潭,一個叫黑龍?zhí)叮粋€叫白龍?zhí)丁N覀冊谶@里呆的時間最長,徜徉于此,真有種物我兩忘、心清氣爽的感受。大概是“龍的傳人”之緣,但凡中國游客對龍?zhí)丁堁ā垙R之類的景觀,獨具鐘情,總是有種看不夠又看不透的感覺。
黑龍?zhí)对诘刭|(zhì)學(xué)上稱作“壺穴”。它外形近似圓狀,口小肚大,此乃急流夾帶礫石沖擊下面巖石,被巖石阻擋后改變方向形成漩渦,巖石經(jīng)渦流十幾萬年的持續(xù)沖刷磨蝕,終于形成了如此神奇的流水地貌景觀。
黑龍?zhí)镀俨迹洳?/span>40多米。潭下有個深潭,潭水面積約有70多平方米。當?shù)鼐用駛髡f這里有條黑龍盤臥,故稱黑龍?zhí)丁榱颂綔y潭水深度,1998年濟南軍區(qū)派潛水員來到這里,當下潛到28米時,潭水呈螺旋狀,無法再往下潛去,所以至今無從得知黑龍?zhí)兜降子卸嗌睢S谑呛酰邶執(zhí)端罹统蔀榫皡^(qū)內(nèi)未解的神奇謎團之一,也是招攬游客的絕妙由頭。
白龍?zhí)侗戎邶執(zhí)兑〉亩啵灰娨粭l“白龍”從山縫中噴涌而出,勢頭很兇猛,但水柱短粗,瀑布低矮,也就有三五米的樣子,因此沒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氣勢;它下面的潭也不大,而且一眼見底,有塊龍背狀的白色巖石臥在水中,大概就是“白龍?zhí)丁钡膩碛砂桑康牵鼘嵲诓黄鹧郏詻]有引起多少游人的關(guān)注。倒是兩位保潔“老兄”坐在潭水邊石頭上,吧嗒著旱煙袋,眼瞅著潭中“白龍”,情有獨鐘——我猜想他倆肚子里一定有很多關(guān)于“白龍”的故事,但導(dǎo)游急著往回走,沒來得及請教,留下念想……
夜宿“圣賢閣”農(nóng)家樂。與m君入住108房間,比較干凈,但空調(diào)開不得,電視只收倆臺,噴頭沒有熱水……一夜無語,好夢難圓。
晚餐還算可以,八菜一湯,葷少素多,但是白饃饃管飽,尤其每人一個“特吃”——窩窩頭,吃完口有余香,真是別有滋味在心頭哪!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quán)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