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初戀時那桌“三把菇宴”
作者:羅勝謨
那是二十多年前夏末初秋的一個上午,天氣依舊炎熱。鄉(xiāng)司法所梁所長指派我去烏江河畔的地名叫緞子溝的村寨“回訪”一個贍養(yǎng)糾紛的家庭。當(dāng)天還正逢“七七情人節(jié)”,心里暗想,呵呵,我和戀人之前早有約定,“七七情人節(jié)”這天去她家撿“三把菇”,這豈不是“兩全其美”的“美差”嗎?!
在政府食堂吃了早飯,規(guī)范司法著裝后,于是手提公文包,開始徒步出發(fā),兩個多小時后,終于到達(dá)了“回訪戶”家中,雖走了二十多里的山路,全身汗流浹背,但一點也不感覺苦累。 “回訪”工作完成后,我沿著村寨的山腳開始了翻越大山,與其不如是一次爬山,雖然烏江河畔的路越來越陡,越來越險,越來越高,但愛情的力量勢不可擋,終于翻過了那道又高又陡的山梁子,再回轉(zhuǎn)頭望著走過的險路,一種欣慰難以言表。
剛翻過了這道山梁,堂思溝這個村寨便呈現(xiàn)在我眼前了露臉了。初秋季節(jié)的天,可以說是娃娃的臉,瞬息即變,一會是晴空萬里,轉(zhuǎn)眼間又出現(xiàn)了“太陽雨”,但雨還是阻擋不了去見初戀的激情。心想,沐浴太陽雨,多浪漫多愜意,還是一種難得的享受呢?!時值午飯時間,村寨的瓦房上面,炊煙裊裊升起,漸漸地籠罩了整個村寨,遠(yuǎn)處的烏江河美景使我陶醉其中,猶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畫,宛如人間仙境,讓人驚嘆不已,美不勝收。
午后的農(nóng)家小院,屋檐下的雨滴經(jīng)過陽光映襯,宛如一串串璀璨的珍珠,雨點落下來,像是咚咚的鼓點在演奏,聲音很清脆,那柔麗清新的旋律,溫情脈脈的音樂語言,猶如潺潺的清泉,融入了大地,融進(jìn)了秋天,融入了我的心靈,讓人向往,令人陶醉。被古樹包圍著的村寨,空氣顯得格外清新,撲面而來。在村寨的石板路旁,古井邊,上百年的藤蔓和古樹盡情纏綿,雖然歷經(jīng)風(fēng)霜雪雨,仍然不離不棄。詠虹家院子邊的花兒,又重新仰起了頭,綻開了笑臉;林蔭小道上,伴著牧童的吆喝聲和揚(yáng)鞭聲,一群牛羊悠然自得地沿路走來,牛兒時不時甩著尾巴啃食路邊的青草,遇見路人,羊兒“咩咩”的直叫著。詠虹家?guī)颗岳暇厦娴哪强蒙习倌甑蔫靼亍版⒚脴洹保?jīng)過太陽雨的“洗禮”后,依偎的更緊,也更加枝繁葉茂了。
初見詠虹時,她正在吊腳樓上專心致志地縫制鞋墊,繡的還是一對相思鳥呢!見到我時,詠虹嬌羞著臉,小聲說:餓了沒,先吃碗甜米酒,我們再去撿“三把菇”。詠虹知道甜米酒是我的“最愛”,端起一大碗甜米酒,吃起來芳香四溢,磬人心脾,頓覺精力充沛、神情氣爽。“你看看我爸媽年輕時的結(jié)婚照,好看不?!”“你爸多英俊,你媽和你一樣更漂亮!”期間,我們喁喁私語,欣賞著“準(zhǔn)岳父”“準(zhǔn)岳母”年輕時的結(jié)婚照,還翻看著一摞“準(zhǔn)岳父”就讀高中時的藏書。
正當(dāng)我沉湎于書中萬千思緒里時,忽然間被一陣呼喚聲把我從書中驚醒。“詠虹,詠虹,快來看喲,天上有 ‘杠’(彩虹)了,下了太陽雨就要生菌,你們還不快點去撿些菌來吃”。原是詠虹八十高齡的太爺爺在屋后提醒孫女去撿菌。
雨過天晴,我抬起頭向東望去,對面相隔甚遠(yuǎn)的兩匹大山之間,果然有一架彩虹橋橫跨在兩邊的天空,與藍(lán)藍(lán)的天空交織出一匹瑰麗無比的絳緞,它在陽光下綻放出七彩光芒,赤、橙、黃、綠、青、藍(lán)、紫,交相輝映,美麗極了。遐想中,我似乎看見了久別的牛郎與織女在彩虹橋上重逢,相互傾訴著久違的心里的悄悄話。我又驚又喜,說時遲那時快,我趕忙回屋里里取出照相機(jī),終于定格了一幅太陽雨、彩虹、少女的浪漫畫卷。心里默默地許個心愿并深情地表白:詠虹!你是烏江河畔最美的姑娘,你在我眼里就是美若天仙,我已經(jīng)離不開你了,我會一輩子好好的愛你呵護(hù)你的!讓我們幸福地在一起,好么?!”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此生遇上你足夠難得,我會足夠珍惜的。
“走,詠虹,撿菌去!” 我們說走就走,詠虹嬌羞地背上了小竹簍,放進(jìn)一把長柄的鐮刀,我的肩上也挎上照相機(jī),出發(fā)時,詠虹母親特地叮囑:“去年我在向陽坪那塊土里撿到了 ‘三把菇’,那個地勢年年都會生的。”頂著午后炙熱的陽光,我倆徑直向?qū)ふ摇叭压健钡哪繕?biāo)前進(jìn)。踏進(jìn)茂密的林中,詠虹手握鐮刀“開道”,碩大的老樹樹干,虬枝伸展,冠蓋蔽日。一片片林木就像一扇扇屏風(fēng),日夜守護(hù)在村莊周圍。在飄香的叢林中,我們吮吸著花草的芳香,和煦的陽光,透過稠密的樹葉灑落下來,點綴成了點點金色的光斑,如同陶醉在這如癡如醉的夢幻里。
我們走出了這片茂密森林,終于來到了向陽坪的小溪流旁,山泉從山澗傾瀉而下,有些口渴了,我們各自用手捧著山泉水,味道清甜清甜的。我們坐在青石板上小憩,真正地感受到著大自然的氣息,令人心曠神怡,陶醉其中。“哇,我看到三把菇了,就在土坎坎邊,你看,那幾朵就是”。頃刻間,詠虹直接從青石板上一躍而起,我們走近一看,玉米地旁的土坎邊,果真是“三把菇” ,真還有緣。目光再沿著玉米地里環(huán)視,又發(fā)現(xiàn)了兩大籠“三把菇”,看著那醉人的模樣,一簇簇,一籠籠,鮮嫩油亮,仿佛似一張絨毯上鑲嵌著無數(shù)個璀燦的明珠,又如夏秋夜星空中閃亮的繁星點點;又恰是雪白如玉的嬌羞休憩的打開銀鈴般小傘的少女,正搖動著迷人的身姿,正繾綣地等待著癡情的“白馬王子”對她的撫愛,我捧起她們吸吮著特有的馨香。
早聽前輩老人說,“三把菇”可遇而不可求。有緣的人,往往會在不經(jīng)意間偶遇,而刻意求取的人,往往是在林間山道轉(zhuǎn)了大半天,獲得的可能性仍是那么極小。傘把菇的神奇,由此可見一斑。我和詠虹二話不說,高興的合不攏嘴,托 “準(zhǔn)岳母”的吉言,真是遇到可遇又可求的山珍美味了。“感謝大地母親的饋贈!”我對著大山一陣狂嘯“祭拜”后,然后直接進(jìn)行開撿“儀式”,撿得停不下來,山野里,詠虹銀鈴般的笑聲,直讓我們歡呼雀躍。
把大半簍“三把菇”背回家中,詠虹一家老少甚是喜出望外。留著銀白須八十高齡的詠虹太爺爺以及爺爺、奶奶也見證了我們的收獲。太爺爺先發(fā)話,“命令”他的曾孫子把自己飼養(yǎng)的一只老母雞揪來宰殺合著“三把菇”燉湯。一場開心的分工有條不紊的開始了:詠虹和她奶奶、媽媽擇菇去泥,把菇腿撕開,我也沒有當(dāng)閑人好好“表現(xiàn)”一回,從老井里提來清水把菇洗凈;“砰砰砰”……準(zhǔn)“大舅官”開始在菜板上剁雞;準(zhǔn)“岳父”開始劈柴生火洗鍋,詠虹太爺爺和爺爺各自用大煙桿吸著旱煙,回憶他們年少時撿“三把菇”的故事……“三把菇”燉“老母雞”熬湯就開始了。不大一會兒功夫,一股鮮香的味道開始在屋里彌漫,“準(zhǔn)岳母”再放進(jìn)些鹽,加些豬油,鮮香味兒變得濃烈起來,夾雜著“三把菇”與雞肉的鮮味!等詠虹母親反復(fù)查看鍋里的大蒜后,一道“三把菇”燉“老母雞”湯終于宣布大功告成。
傍晚時分,堂屋的大桌上,一桌“三把菇宴”正式開始,小鐵鍋兒里盛裝的三把菇燉老母雞湯在土爐子木炭火的支撐加熱下,彌漫著陣陣香氣,被青椒炒臘肉、爆炒茄花、鹽蛋等十多道鄉(xiāng)土味十足鄉(xiāng)村家常菜包圍著,直讓人垂涎欲滴。“三把菇好香好香,我們今晚好好喝一杯!這壇酒我存放五年了,是我親自烤(釀制)的,一直沒有舍得喝。”詠虹太爺爺抱著一壇自己釀造的“陳年老窖”也準(zhǔn)時赴宴,“四世同堂”的“三把菇宴”開始了,其樂融融真暖心!
“喝酒吃肉堂思溝,一斤八兩不算多;寨上姑娘不一般,端莊漂亮賽七仙……”從這段流傳多年在天橋周邊的“打油詩”,我早有所聞,描述的就是周氏家族不僅喜愛喝酒,更有“客人到家無酒不成敬意”的傳統(tǒng)“酒仙村”,見證的是他們的純樸和熱情好客,而且家家都會土法釀酒的技藝。周氏家族挨著定居的寨子有堂思溝、上寨、巖上,足足有上百戶,還被譽(yù)為鳳岡、思南、石阡、余慶結(jié)合部的“美女寨”,這里美女如云,姑娘們個個貌美如花,膚色潤澤白嫩,那烏黑發(fā)亮的長發(fā)、清澈的大眼睛、修長的身材,顯得格外的美麗迷人,只要到哪里就是一道靚麗的風(fēng)景線。
我記得,那晚,詠虹的太爺爺知道我是曾祖父羅安鴻的曾孫后,很是喜愛我,席間還拉我和他一起坐上席。酒過三巡,我的敬酒禮儀也全盤用上了場,大家酒勁也開始上頭,幾代人的熱情款待感動著我的心田,倍感溫暖。詠虹太爺爺擺起了我曾祖父羅安鴻昔年天橋從湄潭永興街上連夜背泥撒街舉辦建街儀式、砍耳山培銀耳遠(yuǎn)銷重慶譽(yù)播四方以及為官清廉等方面的故事,還多次叮囑我要熱愛事業(yè)、珍惜愛情的滿滿祝福。
一九九八年秋,相愛四年的詠虹和我終于如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兩年后,愛情的結(jié)晶產(chǎn)生了,小公主、小公子相繼降臨。婚后,我們夫唱婦隨,齊家和睦,幾經(jīng)輾轉(zhuǎn)之后從烏江流域的鳳岡縣飛翔到余慶縣建起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一對兒女健康成長。我和愛妻都生活工作在警營這個大家庭里,我也連連榮獲國家、省、市等文學(xué)、新聞、攝影類獎項三百余項。
“這些點點滴滴成績的獲得,與愛妻的關(guān)愛支持是分不開的!軍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愛妻的一半。”這些年,不管是在深夜挑燈筆耕,或是在首都北京登臺領(lǐng)獎,愛妻始終陪伴著我。二零一八的“七夕節(jié)”當(dāng)天,在遵義市首屆“十大恩愛夫妻”評選中,我和愛妻也成功入選,當(dāng)我們托舉 “十大恩愛夫妻”的獎杯自豪地站在頒獎臺上時,喜悅的心情難以言表。
彈指一揮間,二十多年過去了,至今憶起那桌“三把菇宴”,不僅品嘗了舌尖上的美味,還收獲了美好的愛情和暖心的祝福,幸福感在心里慢慢升華。
初戀有許多美好記憶,花前月下相依相偎,手牽手漫步走過的腳步……唯有那頓美妙絕倫的“三把菇宴”,更是讓我至今口有余香。夢里依稀,這段浪漫的奇遇將永遠(yuǎn)烙印在我心中,我的心也將永遠(yuǎn)沿著初戀的這條路一直走向遠(yuǎn)方。
作者簡介:羅勝謨,男,仡佬族,貴州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六十年代末的九月秋季出生于烏江中游河畔鳳岡縣天橋鎮(zhèn),愛好文學(xué)、攝影和新聞寫作,現(xiàn)供職于余慶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從事宣傳工作,榮獲國家、省、市、縣級文學(xué)、新聞、攝影類獎項300多項,1996年8月撰寫的小小說《“8.伐.罰.法”》榮獲西南西北十一省(區(qū))紀(jì)檢監(jiān)察期刊文學(xué)作品評選一等獎,2010年11月17日,《遵義日報》發(fā)表的《栽好梧桐樹,引來鳳凰棲》一文得到時任貴州省省長趙克志批示,為余慶工業(yè)園區(qū)建設(shè)贏得了發(fā)展商機(jī),也為全省其他地方提供了借鑒模本;2018年5月榮獲遵義市委、市政府 “十佳政法先進(jìn)個人”稱號;2018年8月,被余慶縣人才工作領(lǐng)導(dǎo)小組辦公室列入“851重點本土人才培養(yǎng)工程”培養(yǎng)對象;2018年12月26日獲得人民公安報、中國警察網(wǎng)第五屆優(yōu)秀通訊員稱號,在妻子陪伴下親臨首都北京領(lǐng)獎;夫唱婦隨,齊家和睦,2018年度遵義市首屆“十大恩愛夫妻”獲獎?wù)摺?/span>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quán)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