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隨筆五則
作者:安玉琦
(一)
時代的寵兒
——讀《羊的門》
(1)呼天成,意為呼“天”既“成”。茫茫宇宙,蕓蕓眾生,無不在“天”的涵蓋之下。事實上,呼天成不僅是呼家堡的“主”,而且是“精神上的父親”,“平原上的魂”。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修煉到如此程度,靠的是什么功夫呢?
(2)呼天成,自稱是捏泥丸的,但他的心思卻不是真正用在種地上,而是慘淡經營著他的“人場”。的確,“人場”被他掌控到那種程度,可謂爐火純青、刀槍不入的地步。是的,沒有出神入化、超凡脫俗的能耐,是難以修成正果的。而呼天成卻輕易地達到了。尤為不同凡響的是,他在“人場”上操弄得面面俱到、左右逢源而又嚴絲合縫、滴水不漏,沒有留下任何笑柄,更沒有什么把柄,可謂“超人”乎?由此使人想到河北大邱莊那位曾赫赫有名、不可一世的邱作敏——到頭來卻落個鋃鐺入獄、身敗名裂的可恥下場,終未像呼天成那樣修成正果,看來還是欠著“人場”火候呢?
(3)呼天成,做了那么多人盡皆知的“人場”業務,而“四十年不倒”,也算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奇葩”吧?!
附錄:《羊的門》(李佩甫著,33.9萬字,定價:19.80元,華夏出版社出版)
《羊的門》扉頁題記:耶穌對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我就是羊的門。
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并且出入得吃草。盜賊來,無非要偷盜、殺害、毀滅。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豐盛。
《羊的門》提要說,本書以歷史與現實的交匯為基本結構框架,塑造了呼家堡“四十年不倒”當家人呼天成的形象。他無疑是中原大地上的智者和行動家。他在村中君臨天下、舍我其誰的優越感是基于他對“土地”與“人民”原初而真切的認識,基于他對“父老鄉親”有計劃的“修理”,他成功地把村人控制在掌股之間的膽識,與他以遠大的眼光經營“人場”緊密相連;他用四十年的時間,營建了一個從鄉到縣、從省城到首都的巨大關系網,這確保了他呼風喚雨、左右逢源的神力和“只有成功沒有失敗”的輝煌。
(2000.09.19隨記,2023.09.13整理)
(二)
中國就該頂天立地
——讀《中國可以說不》
對“強盜”說不,需要勇氣與膽量;“不”,要說的精彩,需要智謀與雄辯。
我們的大中國,就該頂天立地!——書中這些都有了,所以讀來蕩氣回腸,痛快淋漓!
附錄:《中國可以說不》(宋強等著,定價19.80元,中華工商出版社出版)——冷戰后時代的政治與情感抉擇。
前言說,這不是一份民族主義宣言,也不是確立中國在國際政治中的位置的戰略大綱。把它看成是廣泛的民意的影射或許更確切一些。
然而,中國說不,并不是尋求對抗,而是要在更平等的氛圍下尋求對話——這便是本書一以貫之的主題。
也就是說,美國也領導不了,它只能領到它自己;日本也領到不了,它有時連自己都無法領導;而中國呢,誰也不想領導,中國只想領導自己——用鄧小平的話說,即:冷靜觀察,守住陣地,沉著應付;韜光養晦,善于守拙,決不當頭。
此后又出版了《中國還是能說不》(宋強等著,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出版)——對于正在以及將要和中國打交道的人士,包括克林頓先生、橋本先生和李登輝先生,都應讀一讀這本書——如果他們真正尊重中國大陸的人民與民意的話。——新加坡《聯合早報》如是說。
還有《中國不僅僅說不》》(北京大學留美博士賈慶國著,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出版)——未實現的和解:冷戰初期的中美關系——美國休想“獨霸”,中國也是醒來的“雄獅”嘛!
(1996.12.19隨記,2023.09.13整理)
(三)
開拓生命之路的楷模
——讀《極限人生》
這是一位奇人寫的一本奇書。
只要有了書中主人公石癡那種自強不息、不向命運屈服的精神與毅力,即便是“石頭人”也能大徹大悟、活靈活現起來。
一個“肉轱轆”居然創造出非凡的奇跡,我們每個四肢健全的人應作何感想呢?
讀畢,教人怦然心動,難以言表啊!
附錄:《極限人生》(朱彥夫著,黃河出版社出版,定價15元)——中央軍委原副主席遲浩田題寫書名。這是一部由失去四肢和左眼、一天學沒上過的特等殘廢軍人親自寫成的自傳體小說,讀后會使人領悟很多很多……
《生命的贊歌》(代序·陳傳玉)評介道,這部作品,以作者自身為生活原型,塑造了石癡整個重殘人自強不息、不屈服于命運的形象,譜寫了一曲生命的贊歌。
(1997.03.25隨記,2023.09.13整理)
(四)
大寫“人”的頌歌
——讀《五體不滿足》
從某種意義說,乙武是肢體最健全的人,因為他的身心完美無缺。
我喜歡閱讀類似“喜歡體育課”的篇章,因為它是大寫“人”的頌歌。
乙武告訴我們:只要自強、自立和走自己要走的路,世界上就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
只要心靈無障礙,人生的意義就燦爛輝煌!
附錄:《五體不滿足》(日·乙武洋匡著,郅颙譯,定10.60元,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這是一本風靡日本的書,1999年日本發行420萬冊。
本書描繪的是,讓所有的人都能煥發活力的健康人生。
先天四肢殘缺的殘廢青年、早稻田大學政經系學生乙武洋匡,駕乘電動輪椅無處不往,走過了23年的人生之路。他自強不息,快樂灑脫,一路微笑前行,身后是撼人心魄的生命軌跡。
乙武在《后記》中寫道:我一生下來就是一個殘廢兒。我(頭、四肢)不滿足,不僅不滿足,而且五體中缺少四肢。但父母沒有放棄養育我的責任,朋友們聚攏在我的身邊,我一天天長大,與輪椅一道自由自在地生活著,一點兒也沒有感到不滿足。我要大聲宣告:“我是殘疾人,但我的每一天都是快樂的。”有的人發育正常,身體健康,但他的人生卻是憂郁昏暗的;而有的人身有殘疾,卻有美好幸福的人生。其實,人生與殘疾毫無關系。
因此,人生的美好而偉大,并非取決于身健還是身殘。乙武就是楷模!
(2000.06.05隨記,2023.09.13整理)
(五)
妙文不在字數
——讀《百字雜文》(載《雜文選刊》2016·9期)
《百字雜文》短小精干,但卻言簡意駭。
01
在甚囂塵上的世俗時代,人們亦難免“勢利眼”,何況動物們呢?狗搖尾也好,喜鵲歌唱也罷,甚而鸚鵡學舌,其本能無非是為了一塊“骨頭”,為了討巧,為了“小康生活”……人若如此,此時幸也,乃世禍矣!
02
警言曰:沖動是魔鬼。但當下卻是出魔鬼的時代,而且有些魔鬼尚以“老大”自居,干出一些傷天害理、貪贓枉法的勾當。
03
非常時期,偶爾出現非常事件,似在情理之中。然則,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非法”事件,實屬制度缺失、官員不作為造孽也!
04
俗話說:虎毒不食子;有狠心的兒女沒有狠心的爹娘。此乃可憐天下父母心是也!
(2016.09.04隨記,2023.09.13整理)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