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思緒萬千憶崔灣

思緒萬千憶崔灣

 

作者:管懋晴

 

那天坐在城里3路公交車上,突然一位乘客大聲問我:“你是不是姓管?”我望著似曾相識的面孔對他說:“對,你是哪一位?”他笑著答道:“你在崔灣插隊時,我是嚴頂的會計,叫朱作人。”哦,我明白了,我的思緒一下被拉回到55年前。

1968年10月,我與同班同學王維政來到建湖縣近湖公社勝利大隊崔灣生產隊插隊。崔灣是一個小村子,有30多戶人家,160多口人,300多畝地。東邊是南莊,南邊是嚴頂和姚舍,西邊是北舍和道高,北邊與鎮南村相鄰。怎么叫崔灣的,隊里人都說不清楚。我想,可能因為最先有崔姓人家在此地居住,其實我們在那里時只有2戶人家姓崔。村里有條沒有名字的小河,從姚舍流過來,環抱著村子拐了一個大彎,從東邊南莊折轉流向北,接通盂蘭河,崔灣的名字也許是由此而來。

我們倆在崔灣插隊2年零1個月,便被招工回城,雖然時間很短,卻與村里的叔叔、嬸嬸和年齡相近的小兄弟姊妹們結下了深厚情誼,令我終身難忘。崔灣的群眾對我們恩重如山。在思想上,用行動教育我們不要怕苦、怕累、怕臟;在勞動上,手把手教會我們干活;在生活上,我們是靠吃百家菜立足的。沒有大伙的幫助,我們恐怕很難堅持下去。我們在崔灣過了2個春節,盡管離家較近,但都沒有回城,過了2個沒有雞魚肉蛋的年。

大隊書記王述章是我們知青的“知心人”。他到生產隊檢查工作,總是先了解知青情況。他騎著一輛破舊的自行車,到各個知青點看望大家,噓寒問暖,體貼入微,還不忘交待隊里人,對知青堅決貫徹同工同酬原則,不能歧視、克扣工分。他定期召開全大隊知青會議,聽取意見,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為使知青點的安置房早日建成,他親歷親為,跑建房材料,組織瓦工、木工施工,僅用3個月時間,就將全大隊所有知青點房屋蓋好。在他的努力下,勝利大隊知青工作成為全縣先進典型。全大隊共有來自上海、蘇州、無錫和本縣知青30多人,沒有一個調皮搗蛋、消極怠工和惹事生非的,人人安心勞動,與農民打成一片,真正融入了農村這個廣闊天地。

生產隊長李宏元,是一位為人善良、正直、在群眾中享有較高威信的人。全隊的糧食單產和工分值在全大隊是比較高的。他像父親一樣,對我們關懷備至。割麥時,如果我們落在后面,他立即安排人員在我們割的地塊頂頭開鐮,以接應我們;插秧時,他給我們“找師傅”,讓旁邊的人幫我們多插2行;挑豬灰時,他囑咐挖的人給我們筐里少裝一鍬灰;接擔子挑稻把時,他交待其他人多跑一些路,盡量縮短與我們的距離。他在生產隊的社員會上,常常對大家說:“這2個小知青都才十六、七歲,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我們要像對待自己的兒女一樣,愛護他們。”

李大爹爹是隊里干活的能手。他一有空子,就跑到我們屋里,把各種農活的技術要領講給我們聽。育秧苗是個細活,也是技術活。他領著我們,教會了我們如何平整地塊、做好秧池、施足底肥、理通水系、蒙好薄膜、控制溫度,什么時間節點,干什么活。在他老人家的幫助下,我們很快學會了割麥、栽秧、踩水車、挖草泥塘、做棉花營養缽等農活。他把親手編的草鞋、毛窩子,無償送給我們穿。

“蠻二媽”家離我們住處最近,也是最關心我們的人之一。因為她是浙江人,難以聽懂她說的話,所以隊里人給她加了一個“蠻”的頭銜。每天燒飯的時候,她就跑到我們屋里,指導我們放多少水,怎么煮好飯。有一次,我們煮的大麥糝子飯,她揭開鍋蓋,看到上面漂了一層麥糠,趕緊拿勺子幫我們撇盡。她說:“你們糧食沒弄干凈。”立即將我們的大麥糝子全部拿出來,到屋外風頭上揚凈。

大善子媽幾乎每天都要到我們屋里來轉一下,家里做了好吃的,都少不了我們的份。她家有4個子女,與我們年齡不相上下,她怕我們寂寞,每天晚上都叫4個孩子來到我們屋里玩。在昏黃的燈光下,我們談天說地,講四大名著,講唐詩宋詞,真是其樂融融,這也是勞動之余的一種休閑消遣方式吧。在生活上,我們有什么不懂的,大善子媽就指點我們如何去做。

選功媽更是一位熱心人。盡管自家生活困難,她還無微不至關心著我們。我們不會種菜,因而沒有蔬菜吃,只有從家里帶來的小咸菜、蘿卜干就飯。她見狀,天天將揀好洗凈的蔬菜送到我們屋里。有的時候,還幫我們將飯燒好,以讓我們收工后吃上現成飯。每逢下雨、下雪天,都到我們屋里查問有沒有干草燒,如果沒有,她就從家里抱來柴火給我們燒飯用。

光陰似箭。在崔灣,我們不知不覺度過了兩個年頭。1970年10月,縣里決定在已插隊滿2年的知青中,招錄一批工人。全公社13個名額,我們獲得了一個,兩人互相推讓,誰也不愿丟下伙伴先行離開。這件事被反映到縣上山下鄉辦公室,這在當時還是不多見的。縣上山下鄉辦公室領導親自帶隊調查,隊里群眾一致反映,這兩個知青比親兄弟還親,難舍難分,一個名額就拆散了他們。事情又被反映到縣委,最后領導拍板,給我們增加一個指標。在離隊返城前,我們一一登門,向鄉親們道別。我們將住房交給生產隊,勞動工具、生活用品全都 留給了左鄰右舍。

在回城的路上,我倆依依不舍,頻頻回首,深情眺望那片灑下無數滴汗水的熱土和可敬可愛的鄉親們。是這片多情的土地滋養了我們,使我們經受了風雨的考驗,從毛頭小伙成長為較成熟的年輕人。我們心存感激,從心底里發出:再見,崔灣!

回望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太多的情感值得去追憶。張大爺、婦女隊長曾大姐、曾正才會計、秀蓮姐、雙喜哥、小順子、桃子妹、殘障大嫂……一張張鮮活的面容,一位位淳樸的身影,在我腦海中不斷閃現。相逢即是緣份,兩年多,我們同甘共苦,同歡共樂,走過了一段難忘的日日夜夜。風雪年華的洗禮,使我們收獲了人生最寶貴的財富,懂得了什么是苦,什么是樂;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從而確立了新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獲益匪淺。對兩年多的插隊經歷,我們是刻骨銘心的。2004年,在省級機關工作的維政回到建湖探親并參加同學聚會。我對大家說:“我與維政還多一層關系。我們同插一個隊,同干一樣活,同吃一鍋飯,同點一盞燈,同睡一床被……”我的話還沒講完,維政已是熱淚盈眶。我問他為何激動,他說:“你提到那段歷史,我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心情太激動了。”

朱會計見我臉色凝重、沉思不語,對我說:“找個時間,我陪你再去崔灣轉轉?”我對他說:我已經去轉過多少次了,雖然那個炊煙裊裊的村莊,那條我們夏日洗澡、冬天溜冰、平素洗漱的小河不見了,蹤跡全無,但令我欣慰的是,隨著新農村建設的實施和城市規模的擴展,崔灣已經變成雙湖公園中西湖景區和建寶公路的一部分。全大隊拆遷后,建起了美麗的翠湖新村和翠湖人居,全村的人都住上了小高層,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遺憾的是,比我年長的人基本都離開了人世,我在感嘆人世滄桑、潮漲潮落的同時,衷心祝福勝利村的百姓們和崔灣人的后代們,生活越來越好,一代更比一代強!

 1

作者簡介:管懋晴,江蘇建湖人,在報紙刋物、網絡平臺、學習強國發表各類題材作品若干篇。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作家網新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 91色在线观看| 鲁一鲁中文字幕久久|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观看| 免费播放美女一级毛片| 99久久精品国产免费| 欧美人成网站免费大全| 国产成人刺激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理论电影理论片| 第一次h圆房细致前戏| 孩交精品xxxx视频视频|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黄色网|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吞精 | 亚洲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flstingextreme头交| 精品无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桃花岛| 免费网站看v片在线香蕉| 一卡二卡三卡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动态图| 国产伦理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 美女的尿口无遮掩的照片| 成人欧美1314www色视频| 四虎4hutv永久在线影院| 99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暖暖日本免费中文字幕| 又大又黄又粗又爽的免费视频| 一本久道中文无码字幕av| 欧美日韩不卡视频| 国产一区日韩二区欧美三区|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专区 | 理论秋霞在线看免费|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a第一页| 亚洲一欧洲中文字幕在线| 欧美另类xxxx图片| 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一级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