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滄桑段家樓
作者:高擁軍
國慶期間一個秋高氣爽的中午,與朋友相約,驅車去了石家莊井陘礦區,然后一路向南約10公里,我們來到了位于井陘三礦的段家樓。
進入景區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古樸雅致的涼亭,涼亭后面總經理辦公大樓(總辦大樓)、小姐樓、公子樓、綜合娛樂樓等七座大樓錯落有致,在蒼松翠柏的掩映下顯得莊重大氣。段家樓原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現存9000多平方米),總占地面積16.32萬平方米。
段家樓是由當年北洋軍閥、時任北洋政府總理大臣和陸軍總長的段祺瑞家族投資興建的,故稱“段家樓”。
總辦大樓坐西面東,系紅頂、素墻、大磚石結構的德式建筑,為上下兩層,屬西洋風格,高大恢弘。正門呈拱券狀,有巨大石柱支撐,三面回廊環抱。地面為紅松地板,是特選的俄羅斯上好木材。樓頂造型原為德式鋼盔,后來由于戰火毀壞,1966年重修時改為紅瓦尖頂。樓前廣場有青石筑成的企業徽標,為外圓內方的古錢幣造型,象征著段家人對外處世圓滑,對內管理嚴格。
小姐樓坐西面東以小巧玲瓏見長,分上下兩層,坐落于青石臺基之上。大門正面有五孔拱券,樓后尾部與傭人居所形成連體,極具西洋風韻。樓內設有漢白玉雕花壁爐和精美瓷磚壁爐各一個,墻體四周有雕花墻裙和門套。小姐樓前有蓮花門、涼亭、噴水池等。樓前的40多棵古柏郁郁蔥蔥,樹齡近百年。
在總辦大樓和小姐樓之間建有一處近百米長的葡萄架長廊,當時栽種的全是德國馬奶葡萄,共有18道龍頭橫梁和木拱券分跨于古樸的石垛之上,材質為俄羅斯松木,葡萄架下有石桌、石凳供人休息……
其實,我是于1959年初出生于井陘三礦的,1969年夏于隨父母工作的調動,我們全家離開了井陘三礦。
記得兒時總辦大樓是三礦的職工宿舍,小姐樓是三礦的職工醫院……其余的知之甚少。
在朋友的安排下,我們隨一支旅游團一同參觀,并詳聽導游小姐的解說:
設計領先一百年
段家樓許多設計科學合理富于人性化,不但在當時遙遙領先于其他建筑,即使在今天看來也不落伍。
以小姐樓為例,樓內窗戶由外向內依次是百葉窗、紗窗和玻璃窗。百葉窗的合葉非常大,窗戶打開以后可以緊貼在墻上,不占用多余空間。小姐從百葉窗的外面可以清晰地瞧見外面的情況,而外人卻不能透過百葉窗看見里面。樓內設有木質的升降裝置,一日三餐可以通過這個裝置送到小姐樓上。
外面天氣炎熱,但是在段家樓內卻感到屋頂有涼風涌入,這是因為段家樓的設計師巧妙地運用空間布局引入了自然風??傓k大樓內會客廳、臥室、浴室、休息室、舞廳、健身房等一應俱全,打臺球和下圍棋是段家人的兩大愛好,現在健身房內仍存用四塊石頭拼成的臺球桌。房間里的家具留存不多,據說這是因為段宅的家具在當時非常先進,毛主席在西柏坡主持工作的時候從段宅拉去了四卡車家具。
無論是總辦大樓還是小姐樓,墻壁的拐角處全部鑲有異形磚,美觀結實;樓內的電路全部藏在墻壁之內,不會破壞建筑的完整性;幾座樓內的暖氣片比現在的暖氣片略粗,排列整齊,至今仍能取暖;屋檐下安有疏導管道,雨過天晴走在檐下不用擔心屋頂滴水……這一個個細節無不印證著段家樓的科學設計,徜徉其中,不得不由衷感嘆這座百年老宅的獨特魅力。
地下也是一座宮殿
段家樓的七座大樓以及無數亭臺閣榭在地面上構成一座規模宏大的宮殿,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在地下也有一個神奇的宮殿。
段家樓的地下宮殿由地下室和地道組成。每座大樓下都建有地下室,地下室有抬高樓梯、防潮、儲藏等功能。地下室與地道相連,地道總長5554米,在地面以下20—30米,恒溫18攝氏度,內部四通八達,設有指揮部、機要室、靶場、餐廳等,外設13個出口,可直通鳳山火車站、公路橋等交通要道和醫院等地。
作為緊急情況下的逃生要道,段家人在挖地道的時候給建筑工人開出了每天一塊銀元的高工資,而且還以殺頭相威脅,不許工人泄密,所以這長達5公里的地道,在很長時間內并不為人知。
有一年段家拖欠正豐礦的工人工資,工人們在盛怒之下聯合起來把段宅包圍得水泄不通,但是三天三夜之后里面沒有任何動靜。闖進去一看,偌大的一座宅院竟成了一座空宅,段家人早就順著地道逃跑了……
見證百年變遷
據介紹,總辦大樓最初為段祺瑞之胞弟正豐礦首任總經理段祺勛居住辦公之所,1927年段祺勛去世,段祺瑞之子段宏業繼任總經理,總辦大樓成為段宏業辦公和居住地。
1937年日本人占據正豐礦后,段宏業于次年將正豐礦及段家樓一并賣給日本人;
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后,段家樓于同年11月被國民黨河北省政府接收;
解放后,段家樓曾為井陘礦務局三礦機關行政辦公樓;
1948年春,朱德總司令在聶榮臻陪同下,視察了井陘及正、豐兩礦,并在小姐樓下榻……
讓我們重溫近百年前的那段歷史: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正豐公司由段祺瑞的胞弟段祺勛入股辦礦,公司董事會設在天津,段祺勛任總經理。當年井陘礦在天津、石門、北平、保定等地均設有煤炭分銷處。
次年,正豐公司建總經理大樓,即今段家樓。正豐礦以民族資本的身份開礦,形成與德國人買辦資本開采的井陘礦的抗衡之勢。
1920年,皖系軍閥段祺瑞的兵潰,路經井陘礦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1923年,正豐公司開鑿井陘礦新井,是年,曹錕為賄選總統,強行從井陘礦索款200萬元。
1927年2月,正豐煤礦公司總經理段祺勛病故,段祺瑞長子段宏業繼任公司總經理。
1928年,井陘礦在天津建成天津勸業場和交通旅館。次年,南京政府行政院下令將井陘礦每年利潤的四分之一撥歸故宮博物院作為文化建設基金。以后多年,正豐礦多次舉行工人大罷工,井陘礦幾度興衰。
1937年,日軍占領井陘正豐礦,組建偽滿鐵興中公司經營煤礦??谷諔馉幹?,井陘礦在支前作戰中做出重大貢獻。
1940年8月,八路軍百團大戰首戰首捷攻克井陘礦,在新井車站救出兩名日本小姑娘——四歲的美穗子姐妹倆。聶榮臻司令員派專人將其送往石門日軍司令部。演繹一場兩軍對壘、戰爭罪惡但孩子無辜的我軍人道主義的感人活劇。
1945年11月,國民河北省政府接收正豐礦。次年蔣介石以國民政府名義電令井陘礦由經濟部與河北省政府合辦。
1947年4月我晉察冀軍區攻克井陘煤礦,成立以楊成武、姚依林為首的管委會,從此井陘礦回到人民手中……
在三年解放戰爭中,正豐礦用自己的發電設備將電流源源不斷輸入西柏坡和設在天戶村的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機房,保證了黨中央、毛主席的聲音響徹解放區。
在黨中央由陜北轉戰到西柏坡后,段家樓軍管會又將4卡車的辦公桌椅、沙發、文件柜等家具運去供黨中央、毛主席使用。所以今天的礦區老人們仍在敘述這樣一段歷史:新中國從西柏坡走來,而西柏坡卻從段家樓走來。老人們會指著小姐樓的書房說,那可是當年朱總司令下榻的地方……
段家樓是中國民族工業的見證者,是我們紅色政權初創時的奉獻者,那中西合璧的雕花鏤空大門,那中國式的歇山頂影壁墻,那滄桑斑駁的小姐樓、公子樓,還有那意大利風格的總經理辦公大樓以及葡萄架長廊、小橋、湖泊、庭院以及那長達5500多米的迷宮般的地道,無不在向人們訴說那久遠的故事……
天生麗質難自棄,藏在深處人未識。由于歷史和政治的原因,段家樓并不為包括家鄉人在內的人們所熟知。如今,她恢復了歷史的本來面目,已是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她有很多紅色旅游的亮點,讓我們記住她,歷經百年的段家樓。
作者簡介:高擁軍,男,1959年2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期刊編輯,石家莊人,大學文化(河北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筆名:高軍、高仁。(網名:高山大海)
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文學藝術研究會會員。
1985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主要作品:
散文集《美麗的回憶》,書信體散文集《羽高家書》,散文集《笑對人生》,游記散文集《足行山河》及詩集,詞集《夢歌暢吟》,科普集《龜舟搏楫》等。
曾任報刊社編輯,期刊主編,國企宣教處長,學院國學教研員等職。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